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新型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2018-05-05

在人体内植入无生命的人工材料,就能诱导生命组织器官再生,调动人体自身修复功能。这种看似只能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场景,因为有了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并非遥不可及。不久前,在长春举行的中国科协年会先进材料展上,中国工程院院士、四川大学教授张兴栋展示了一种骨诱导性人工骨生物材料,将它植入人体后,就能调动人体自身的康复功能,形成新的组织,既无异物反应,又可实现人体的永久性康复。

  生物陶瓷可诱导骨组织生成,开拓生物材料发展新途径

  据介绍,这种人工骨生物材料就是多孔磷酸钙生物陶瓷,是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的一种。经过多年研究,张兴栋发现,多孔磷酸钙生物陶瓷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在一定条件下还表现出骨诱导性,即不用外加生长因子或活体细胞就可以诱导骨组织生成,在治疗骨缺损方面有很好的应用前景。“植入人体内过一段时间,陶瓷中会形成新骨头,陶瓷本身会慢慢消失,最终转变为人骨。”

  传统观念认为,无生命的生物材料不可能诱导组织器官再生或形成,因此治疗骨缺损时,医生通常向断骨处植入金属、高分子等材料,这些材料的腐蚀、排异特性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

  张兴栋和他的团队上世纪80年代在国内率先研发出生物活性陶瓷及涂层等。上世纪90年代,他又首创迄今国际唯一的骨诱导人工骨并应用于临床。在此基础上,他提出了“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这一颠覆性概念。这一概念赋予材料诱导组织形成或再生的生物功能,开拓了生物材料发展的新途径。

  体外培养组织技术由于缺乏人体神经和体液系统的控制,应用中可能出现风险。可诱导组织再生的材料的优势在于,调动人体自身力量,在机体环境下再生,并降解转化成为身体一部分,不会留下异物,修复效果更好。

  张兴栋团队研发的骨诱导性人工骨生物材料,是目前全球首个硬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产品,自2013年临床应用至今已逾数万例,疗效良好。此外,他的人工关节的羟基磷灰石涂层技术成果也具有世界先进水平,临床应用近10万例。目前以骨诱导人工骨为代表的一批产品已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第二代可承力骨诱导人工骨、胶原水凝胶软骨诱导材料等多个产品已完成实验室研发。

  拥有更强拉伸力的可再生人工韧带,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除了治疗骨缺损,可诱导组织再生的理论还成功应用于再生韧带和中枢神经等软组织上。材料展上,上海松力生物技术公司展出了由他们研发、世界上首个有组织诱导功能的生物人工韧带,部分性能超越了国际上最先进的人工韧带。

  跑步等日常活动都有可能造成韧带损伤,尤其是膝关节的前交叉韧带,一旦损伤就需要手术进行修复。“我们研发的人工韧带是用松力纤维蛋白原和可吸收材料为原料共混后,采用静电纺技术制备的具有超亲水性的、类似细胞外基质的生物复合支架材料,是一种软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松力生物董事长何红兵说,该材料植入机体后,在逐层降解的同时进行组织再生,诱导机体自身组织长入韧带中,逐渐演变成自身韧带组织。

  据介绍,以法国LARS韧带为代表的合成材料人工韧带,成分是聚酯材料,不可吸收、也不能再生。同时产品使用寿命有限,时间长了韧带可能松弛、断裂。“可再生生物材料制成的人工韧带,可吸收和再生,静电纺技术工艺比较简单,在疗效及安全性更好的同时,还能降低成本。”

  何红兵说,通常,人体膝关节需要承受1500千克至2000千克的拉伸力,可吸收的韧带植入后要逐步降解、吸收、再生,初始的强度通常要达到承受力的2—3倍,才能保证该材料的正常使用。目前,松力生物制备的人工韧带已突破了这一技术瓶颈,达到4000千克的拉伸力。

  目前,上海松力生物技术公司的人工韧带已经在大动物山羊上实验并成功。“山羊的抗张强度和人体比较接近,对未来应用到人体很有参考价值。”何红兵说,公司接下来会跟骨科专家合作,研发符合骨科实际要求的产品。

  “韧带重建存在的一大问题是缺乏合适的人工韧带,因此临床上主要采用自体韧带。但取自体是拆东墙补西墙,就是抽自己的筋来补自己的韧带,这样会造成新的创伤,还会削弱自身组织,因此可再生的人工韧带在临床有很大的应用价值。”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运动医学科主任赵金忠说。

  作为一种平台型技术,该软组织诱导性生物材料除了可制成韧带外,还可以制成各种软组织替代物,以及系列组织修复材料,包括心脏补片、腹膜补片、膀胱补片、脑膜补片、骨科填充材料、人工血管等。未来,更多患者可能受惠于可诱导组织再生材料的发展。

  可诱导组织再生材料研究方兴未艾,是未来生物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

  “以可诱导组织再生材料为核心的新一代生物材料,已成为生物材料发展的方向和前沿,将在未来10年至20年成为生物材料产业主体,应通过产学研协同创新,抢占制高点。”张兴栋说。

  在何红兵看来,目前我国在再生生物材料领域已走在世界前列。2016年5月,张兴栋当选国际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会联合会主席一职,这是该联合会成立以来,首次由我国科学家担任。“这表明我们原创性的发现已获国内外认可,中国生物材料科学与工程不仅成功登上了世界舞台,而且进入了舞台的中央。”张兴栋说。由于未来前景大好,可诱导组织再生的新一代生物材料已被列为国家“十三五”重点专项“生物材料研发与组织器官修复替代”的重点和核心。

  生物材料应用市场也很广阔,涵盖了齿科、血管支架、骨科、创伤修复等多领域,市场规模非常大。何红兵说,传统组织工程材料不可降解,基本会以异物存在于体内,且存在活性欠佳,可能与人体有排斥反应,有时甚至在治好一种疾病的同时又产生了新的疾患,“所以,可诱导组织再生材料是未来生物材料发展的重要方向。”

  对于未来,何红兵有着清醒的认识和规划:“总体上我国生物医学材料,尤其是高端产品生产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不小差距,希望我们能跨越式地建成新一代生物材料产业体系,摆脱落后局面。”
来源:科学网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7/7/381321.shtm

相关话题/材料 生物 组织 技术 骨科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俄罗斯研发出热电转换新材料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俄罗斯国家研究型大学“莫斯科钢铁学院”能效中心研发出热电转换新型材料,由于材料具有非常高的品质因数,可作航天器长期供电用电池。此项成果发表在JournalofMaterialsChemistryA科学杂志上。  在原理上,所研发的热电转换材料是由两类具有不同性能的原子组成,严格固定在晶体晶格节点上原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长春应化所新型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制备研究获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近年来,纳米多孔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在气体吸附和分离、多相催化、传感器和微反应器等方面展现出较好的应用前景。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稀土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轻金属与电池材料组,合成了一系列过渡金属氧化物及其复合材料,该类材料具有高的放电比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在MOF模板合成锂离子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麻省理工:基于石墨烯透析膜 比现有材料过滤快10倍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石墨烯是一种导电导热性能超强的新型纳米材料,强度比低碳钢强10倍。在最新的基于石墨烯的创新中,麻省理工学院工程师团队利用这种材料中研发出一种新型的膜,可以过滤溶液中的纳米级分子,比目前的透析系统中快10倍以上,从而彻底改变了透析过程。    除了血液透析,帮助肾脏无法正常工作的患者清除血液中的废物,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基于多金属协同效应的高性能层状金属氧化物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近期,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郭玉国教授课题组采用简单的固相法合成获得了纯相的NaFCM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过同参比样品的性能比较系统的分析了各种过渡金属在材料中的贡献。通过和不含Fe元素的NaCo0.95Mg0.05O2(NaCM)首圈充放电曲线对比可知,Fe的引入显著地提升了材料的储钠电压,将Na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三维石墨烯超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近日,兰州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在三维石墨烯超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先后在国际材料工程领域顶级刊物AdvancedMaterials发表论文2篇,在美国化学学会旗下材料科学Top期刊ACS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发表论文一篇。  三篇文论题目分别为:“Flyweig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新工艺获取热电材料更经济快速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俄罗斯国家研究型工艺技术大学(NUST)节能中心的研究人员近日开发出一种全新方法,可经济快速地研制航天器中高效热电发生器所需材料,这种材料能直接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相关文章发表在《材料化学学报A》上。  新制作方法利用了金属化合物的结构特点,他们借此创建出含有空隙的金属化合物晶体,再用原子填充这些空隙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中科院合肥研究院发表单质二维纳米材料主题综述文章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强磁场科学中心双聘研究员陈乾旺和博士后孔祥恺等的综述文章Elementaltwo-dimensionalnanosheetsbeyondgraphene作为杂志封底发表在《化学会评论》(ChemicalSocietyReviews)上。近年来,科学界对二维(2D)纳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俄罗斯科学家研制出生产碳化铪的新技术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俄罗斯科学院西伯利亚分院布德克尔核物理研究所与固体化学和力学化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联合研制出了制造碳化铪的新技术。这种新的制造技术高效、廉价,生产出的碳化铪质量高。    科学家首先把铪和碳放在球磨机中旋转,研磨成粉末,进行同步辐射的X射线衍射,然后通过电子束焊接方法进行定向电子束加热,温度至3953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清华大学发现高储能密度无铅反铁电陶瓷材料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李敬锋教授课题组在《先进材料》(AdvancedMaterial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高性能铌钽酸银无铅反铁电储能陶瓷”(Lead-FreeAntiferroelectricSilverNiobateTantalatewithHighEnergyStoragePerformance)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
  • 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新型化学方法将带来石墨烯技术革新_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UIC)的科学家已经发现了一种新的化学方法,将扩大石墨烯的应用同时保持其超快速电子学。该化学方法将通过扩大石墨烯纳米材料的应用范围来彻底改变石墨烯技术。  近日,《纳米快报》(NanoLetters)在线发表了UIC的科学家通过使用化学工艺将纳米材料附着在石墨烯上而不改变石墨烯中 ...
    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免费考研网 2018-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