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死亡率最高的疾病,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发病和死亡的主要病因。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过程中,炎症和氧化应激发挥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发现多种磷脂氧化产物,并证实这些氧化产物通过与血管壁中的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平滑肌细胞等相互作用,参与动脉粥样硬化发展的每个阶段。但是,由于这些氧化产物具有高度的异质性,所以促进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均有报道。
博士研究生陆剑虹等在尹慧勇研究员的指导下,利用脂质组学技术在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LDL)和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中发现了一类新的磷脂氧化产物deoxy-A2/J2-IsoP-PC,并且其水平在心血管病人血浆中是下降的。通过独立化学合成15d-PGJ2-PC作为代表分子研究这类新产物的生物学功能:研究发现15d-PGJ2-PC通过调控NF-κB, PPARγ和Nrf2信号通路,诱导巨噬细胞抗炎抗氧化应答;在LPS诱导的系统性炎症小鼠模型中,15d-PGJ2-PC减轻多个组织的炎症反应。此外,15d-PGJ2-PC通过下调ERK/SR-A抑制巨噬细胞泡沫细胞的形成。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北大医学院郑乐民教授课题组、首都医科大学天坛医院、美国范德堡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等合作者的大力支持,受到了国家自然基金、中科院和科技部等项目经费的支持。(科技处)
文章链接:http://www.jbc.org/content/early/2017/02/15/jbc.M116.751909.full.pdf

图示: 新型磷脂氧化产物对巨噬细胞的生物活性和在动脉硬化中的作用机制。 (A)转录组学发现这类氧化产物和前列腺素15d-PGJ2影响不同基因表达。(B)氧化应激和炎症响应是该氧化产物影响的主要途径。(C)在心血管病人血浆中这类氧化产物水平降低,提示可能具有保护作用。(D)这氧化产物的形成和可能的作用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