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论坛 yjssilas 2012-04-13
终于等来了复试的结果,在招生管理系统里面查到我的拟录取状态之后,没有莫名的兴奋,只是感觉心中打翻了五味瓶,百感交集。
本人是89年男生,本科是南京审计学院金融学专业的。考研考了两年,去年报考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国民经济学,没过初试,政治65;英语一58;数学三139;专业课97;总分359;今年报考上海财经大学应用统计专硕,幸运的被录取,政治66;英语二82;数学三132;专业课88;总分368。我想以这篇文章纪念一下我两年的考研历程吧!
(一)一战复旦
现在回想一战时的情景,能够记起来的东西已经不多了,所以这部分很简略。
依稀记得三月份,也就是大三下学期刚开始的时候,有一天晚上,学校下着大雪,我和一个研友打着伞顶着大雪回宿舍,后来开玩笑说刚刚开始准备考研就已经这么困难了,后面该怎么办。其实,第一年就是看着网上前辈的一些考研经验,再结合已经考取研究生的学长学姐们的一些建议,自己订计划复习的吧!准备了差不多10个月,最后考试成绩不是很理想吧!主要是英语一考的太差,专业课也不是很给力。
当时我的情况是,我的数学和英语不错,政治完全一窍不通,复旦经济学院专业课要考的内容真的很多。因此我的选择是,重点抓150分的数学和专业课,政治按照常规的进度复习,轻视了英语。最后58这个分数也是深深地刺痛了我。事实上,我也是冲着英语58分二战的,当时想如果考不上应该是专业课不够,没想到栽在了英语上,很不甘心,于是选择了二战。复旦经院的专业课内容真的很多,加上我是擅长理解、推理和计算,不喜欢死记硬背的那种人,所以感觉专业课始终是个问题,结果考的一般,不算理想,只有97分。政治65,虽然和我的同学比起来不高,但我自己比较满意这成绩。数学139,不算出彩,不过也还过得去。
关于调剂,我身边有同学通过调剂上了研究生,但我似乎对于调剂不是很感兴趣。之后开始找工作,找到工作之后,一方面是出于对工作的不满,一方面是对研究生的向往吧,后来工作了两个月,8月底选择了辞职二战。
(二)二战上财
1.专业和院校选择
当时决定二战,首先一个问题就是今年选择的学校和专业问题。回想本科所学的经济、金融以及管理方面的课程,实在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加上如果继续学经管类的课程我肯定不会有多大的动力,于是选择了换专业。因为本科数学水平所限,只学了经济类的微积分、线性代数和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三门数学课程,因此数学一的那些专业肯定有点力不从心。后来思前想后,选择了应用统计这个专业硕士:考数学三,统计学本科也学过一点,不算完全陌生的专业课,我觉得可以接受。接下来是学校的问题。因为想在上海读研究生,打开一张上海地图,圈出来若干学校,发现应用统计的招生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是划分在数学系下面,那种基本都是很偏数理的,我虽然挺喜欢数学,但是对于纯数理还是有点害怕的;第二类是统计学院,这种我觉得是比较好的,统计学院一定有自己的专门的教学计划,比较系统,上财就是这样;第三种是在金融学院下面,这种可能比较偏向金融应用,但是统计学的基础和其它方向的延伸可能会差一些。基于这样的考虑,我就选择了上海财经大学。
2.二战注意事项
我的二战从2011年9月份开始,前后差不多4个月时间。由于比一战准备的时间差不多短了半年,我认为大规模地毯式的复习基本上应该是时间来不及的。我觉得二战最大的优势就是你比别人更加了解研究生考试,更加了解命题的特点,更加了解自己的状态。因此,二战一定要制定出适合自身情况的策略。以我自己为例,第一年因为专业课的内容实在太多,挤占了很多英语和政治的复习时间,最后专业课考的不高,政治考的一般,英语可以说是失利吧!因此我二战的时候更加注重英语,给了英语足够的复习时间。虽然英语二比英语一简单一些,但是我两年24分的分差不是难度差异可以解释的。
事实证明,今年也是英语救了我,真是成也英语败也英语啊!我对第一年的政治成绩比较满意,虽然还有提升的空间,但我没有那个兴趣,所以基本沿用了第一年的策略,只不过复习时间稍短,毕竟不少东西背过了还是有印象的。数学的时间缩短的比较多,因为去年真的复习的到位了。今年的考试发挥不是很好,本来应该140+的,不过132的成绩也可以接受。专业课88分,分数比较低,但这不是我复习的问题。今年上财统计学院的专业课出了一点问题,所以导致分数比较混乱,具体情况我也不想多说。我想表达的重点是:合理的策略是二战的根本!
1/2 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