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MBA20年——忆往师:著名统计学家薛仲三

上海财经大学 /2013-02-16

薛仲三(1907-1988),出生于河北省宝坻县。1930年,薛仲三毕业于沈阳东北大学数学系,1931年期间在北京协和医院从事医学统计工作。1941年入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学院统计系,1943年获硕士学位。同年回国后,任重庆中央卫生实验院卫生资料组主任、研究员、教授,1945年任复旦大学统计系主任、教授,1952年任上海财经学院统计系主任、教授,1954年任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军队卫生教研处教授,1958年到1969年期间,先后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总后卫生部、后勤学院统计学教授,1969年起任军事医学科学院教授直至去世。
 
薛仲三非常热爱自己的事业,他为统计学的研究倾注了毕生的精力。“统计图表规格化、符号系统化、计算程序化、说理通俗化”是他在统计学研究和教学中的四大标准,这四大标准使统计学变的易学、易懂、易用。同时,他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对大量的资料进行了处理分析,为统计学的研究做了开拓性的创新。
 
薛仲三早年就对医学统计学做过比较深入的研究。
三十年代初,他首创了利用统计表进行格式排列的研究方法。1940年,他与欧阳颐合编出版了《两千年中西历对照表》,为查改和对照使用中西历提供了极大便利。1948年,他出版了《高等统计学》一书,紧接着在1950年出版了《普通统计学》和《大众统计学》。他在书中指出,统计学其实就是统计方法,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无时间性数列统计分析法、有时间性数列统计分析法以及统计误差论是统计学的四大部分,缺一不可。这些书中内容纠正了当时统计学教材中的很多问题,后来被很多高等院校作为统计学的教材使用。
他擅长对大样本统计资料进行处理,曾为部队编写了多种卫生统计资料。同时他也檀长对数据进行分析,曾经改进多种统计公式。1963年,他出版了《六位简易对数表》,在此基础上补充修订,1975年又编辑出版《六位对数表》。对数表检索方便,为数学和统计的计算,特别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平均发展速度的计算,提供了很大便利,深受读者欢迎。
1978年,他的《医学统计方法和原理》一书正式出版发行。这本书引用了大量的医学统计资料、表式和例证,特别是临床医疗和实验例证,内容丰富,深人浅出,是医学统计方面不可多得的一本好书。
 
薛仲三在统计学研究上的成果可谓是硕果累累,但是他对后辈的影响却不止于此。他诲人不倦,培养了大批的统计学人才。在复旦大学和上海财经学院任统计系主任期间,他亲自参加教学实践;在军队工作期间,他组织开办了几十期全军卫生统计员集训班,亲自到南京、济南、广州、成都、沈阳等军区参加统计教学活动,曾先后给后勤学院越南班、沈阳军区后勤部、旅大警备区司令部、河北新乡运输学校讲运筹学,为国家培养了大批卫生统计骨干;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期间,他为院内外培训数期统计进修生,给驻京的军队医院、科学研究所等十几个单位讲授医院管理和统计方法课,给本院数届研究生讲医学统计课……
薛仲三总是这样激励自己:有一分热,就要发一分光,一息尚存,就要做有益于人民的事。在从事统计学研究和教学的每一天,薛仲三都要工作十二、三个小时以上,大多数的节假日也是在工作中度过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已到古稀之年的薛仲三本该颐养天年,但他拼搏的劲头却仍丝毫不减,腿脚不灵活了,他就扶杖上班,但一直坚持工作在一线。75岁高龄时,虽已体弱多病,他仍然坚持培养统计研究生,曾在病房里多次为研究生修改毕业论文。“疾病何所惧,事业重于山”,便是对薛老暮年最真切的概括。
 
薛仲三为中国统计学的创立、发展和建设呕心沥血,无私地贡献出自己全部的光和热。他德高望重,既博学多才,又谦逊朴实,不愧为知识分子的楷模,不愧为一位严于律己、品德高尚的共产党人。
相关话题/MB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