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学系乃是适应当前社会对既具有经济学背景又具有社会学背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所开办的一个新系科。经济社会学系成长于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与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依托上海财经大学拥有的财经学科雄厚的师资力量,以经济社会学、企业社会学、劳动社会学为主要学科特色和专业特色。2004年计划招收本科生30名、研究生7名。
专业介绍
1、经济社会学
经济社会学是在经济学和社会学交叉领域中蓬勃发展着的一门重要学科,也是当代社会学诸多分支中最为活跃、最富于成果的一个分支。经济社会学着眼于社会学视角下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经济问题,将对社会生活的经济学分析与对经济生活的社会学分析融合在一起,并通过探讨经济行为与经济制度的社会性构成,大量参与到当代经济学前沿问题的研究之中。
通过多年的教学科研积累和不断的探索,上海财大的经济社会学研究逐渐形成了自己独色的研究取向和研究特色,我们从哲学理性、社会文化等非经济因素入手,立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形成了以张雄教授为代表的市场经济理论研究方向,着重探索经济转型过程中的社会文化心理变革;以陆绯云老师为代表的华人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方向,着重探索沪港台社会经济问题;以余红老师为代表的城乡经济问题研究方向,着重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农村和农业的发展和变迁。还有张彦教授对非线性经济和非规范经济等学术前沿问题的研究、对网络经济和数字化经济的研究。以经济社会学系为主体,我们现在有一支结构合理的教学科研队伍。近些年来,本研究方向的各位老师承担了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并通过专著、论文、讲义、调研报告等形式发表了一大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其中相当一部分成果发表在国内外各级权威、核心刊物上,并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兴趣与关注,获得了广泛的好评。部分研究成果被有关政府决策部门采纳。
面对全球化浪潮和上海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上海与海外的经济联系日益增多,财大经济社会学今后的发展将立足长江三角洲,以沪港澳台四地的经济联系与经济互动为主要研究方向,以两岸三地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分析为切入点,形成特色,将经济社会学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新水平。
2、劳动社会学
劳动社会学是运用社会学方法和原理,对劳动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相互作用及其规律进行分柝研究来解决实际社会问题的一门学科。由于劳动在社会整体中具有重要地位,与此相联系,就业则是许多国家、也是中国目前面临的最大的社会问题。因此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劳动社会学研究对我国社会经济系统的稳定发展有着很重要的积极作用。
上海财经大学的劳动社会学研究首先在运用社会学方法和原理研究劳动与社会就业、劳资关系等问题上形成特色,其代表性成果有张彦教授的《高技术社会的劳动前景》(1993)、《劳动与就业》(2002),沈志义副教授参编的《劳动经济学》(2002)。例如张彦教授在《高技术社会的劳动前景》一书中结合知识经济和第三产业对信息劳动和信息劳动者作了系统研究,在劳动和就业上对高技术的双刃性作了评估。该书还对非规范经济作了独到的研究,提出了五色经济的概念,特别强调第二职业、非正规就业、家庭经济等对缓解社会就业压力所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劳动与就业》这本论著中,有关劳动社会学的研究则涉及到劳动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劳动力市场的二元性、劳动者收入分配、就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失业治理和下岗职工再就业等。沈志义副教授则在企业劳资关系的理论构架和实证研究上有不少建树,具体表现在对中国劳动就业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研究和中外合资企业劳资关系的实证调查等方面。对劳动者与企业家的生活与心理进行了调查。特别关注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后企业的社会文化背景及其适应性问题以及新经济条件下工人对新技术的适应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的劳动社会学研究还在运用社会学方法和原理研究劳动与社会保障上形成特色,其代表性论文有郭士征教授的《关于减少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支出的若干构思》、《关于社会保障制度的经济分析》等,著作有张彦教授的《社会保障概论》(1999)、沈志义副教授参编的《社会保障经济学》(1998)等。
3、企业社会学
企业社会学是当代社会学发展的重要分支,它以社会学理论为知识背景,融合现代组织理论和管理学的最新发展,从现代社会的整体结构这一角度分析企业中的社会组织,说明企业经营的社会特质,尤其强调运用社会学概念来解释现代企业的经营与劳动、劳资关系以及企业与社会的良性互动等问题。现代意义上的企业社会学研究在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上海财经大学的企业社会学研究已在企业家阶层、企业家职业化和企业伦理两个方面形成特色。已发表的成果主要有《企业家理论研究的历史回顾与世纪发展》、《论企业家的本质及其相关问题》、《我国企业家职业化的探讨》。以徐大建教授以企业和社会的关系为核心问题,对市场经济的伦理基础与道德评价,财务管理中的伦理问题,特别是会计活动和金融活动中的伦理问题等等能够体现财经大学学科与专业特色的领域进行了广泛的探索和深入的研究,并通过出版相关教材、学术著作,广泛参加国内外相关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等方式积累相当一批学术成果,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上海财经大学于2000年成立了企业社会学研究所,特聘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社会学系王勋博士担任该所所长。
师资队伍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社会学系由知名社会学家、社会活动家,博士生导师邓伟志教授担任名誉系主任,张彦教授担任系主任,形成了一支以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资深教授为主体,有香港回沪的社会学博士加盟,专业知识扎实,年富力强、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经济社会学系现有专业教师9名,其中教授2名,副教授4名,讲师2名,助教1名,下设社会学研究所、企业社会学研究所两个专业研究机构。
张彦教授早在八十年代就在南京大学社会学系开始从事社会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现在社会学等领域已发表个人著作《科学价值系统论》(社科文献出版社1994)等12部、译著2部、《计算机犯罪的多因素分析与犯罪社会学的发展》等论文30余篇,另有大量合作成果,有许多获奖、引用、转载、收录、评介、采纳、再版等。还主持完成了包括国家课题、教育部课题在内的六项课题,获教育部等省部级奖励七项。
徐大建教授是复旦大学的经济学博士,1987至1989年获包玉刚先生赞助的中英友好奖学金,访问了英格兰的牛津和北爱尔兰的贝尔法斯特,在女王大学做访问学者。主要的著述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伦理论纲》等。他的《企业社会学》新近获得全国研究生通用教材优秀成果奖。
陆绯云研究员1997年底获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1998至2002年底先后任职香港城市大学人文学院与香港岭南大学族群与海外华人研究部研究员,2002年来我校工作。她主持并参与了香港新界原居民的族群研究和香港本土经济与香港新市镇发展等研究项目,撰写了“社会支持网络与中国民工潮”、“性别与社会:女性主义社会学概念框架和典范转移”等论文。
余红副教授早在八十年代就开始从事社会学教学科研工作,近期完成的著作有《中国农民负担与农村发展研究》论文有《社区文化建设中的女性参与》《公民道德与社会心理》等。主持完成两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现阶段农村社会问题成因研究》和《农民社会负担与农村社会发展的相关性研究》;省级社科基金课题两项:《农村主要社会问题及对策研究》和《反贫困中的政府行为》;参与完成国家教委重点课题一项:《中国浅内陆省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出版专著、合著七部,代表作为:《中国农村五大社会问题》、《农民负担与农村发展的相关研究》。
课程设置
1、本科生
文科类普通共同课11门,大学语文、管理信息系统、大学英语、政治经济学、哲学、微积分、邓小平理论、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毛泽东思想概论、大学生思想品德修养、体育、卫生保健、军事理论。
学科共同课13门:国外社会学理论、中国社会学史、社会统计学、社会心理学、社区概论、社会工作概论、发展社会学、公共关系学、社会保障学、科技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研究、会计学、计算机应用。
专业核心课3门:社会学原理、经济社会学、社会调查研究方法。
专业方向课5门:西方经济学、社会经济问题解析、专业英语、企业社会学、劳动社会学。
专业选修课11门:人口社会学、文化人类学、网络社会学、城市社会学、行政管理学、宗教社会学与宗教问题研究、分支社会学、社会性别研究。管理学、经济法概论、行为科学、市场调查与策划、另有共同限选课9学分、社会实践课6学分(含军训2学分)。
2、硕士研究生
公共必修课5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马克思主义认识方法论、现代微宏观经济学、第一外语(英语应用)、社会学实证研究方法。
专业必修课5门:理论社会学、社会学方法论、中外社会学名著导读、经济社会学原著选读、发展社会学专题研究。
专业选修课: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现代社区理论与发展研究、组织社会学、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社会问题与控制、青少年社会问题研究、当代中国社会问题分析、社会网络和社会资本等。
经济社会学研究方向:非理性与市场经济、中国社会与经济分析、城市化与城市现代化、社会心理学与组织行为研究、信息化与社会现代化、经济学和社会学中的制度主义、经济领域的社会问题等。
企业社会学研究方向:企业社会学专题、企业与社会、CI理论与企业形象策划、企业伦理学、企业管理学、跨国公司的文化环境、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等。
发展规划
经济社会学系自建立以来,各方面发展势头良好,我们将建设好社会学本科点和硕士点,大量培养出既懂经济学背景又懂社会学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学术研究方面,我们将立足于上海,积极参与到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在新世纪发展的社会实践之中,同时立足长三角,面向海内外,拓展对沪港澳台四地经济社会互动的研究,陆续引进一批高质量、具有博士学位的专业教师和具有高级职称的资深教授,并计划在若干年后达到更高的研究生培养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