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10)

上海大学 /2014-05-21


联系方式:021-56331167, Email:hanzheng@staff.shu.edu.cn

戴元光 (男)教授。专业:新闻传播学。主要研究领域:传播学理论、传播学研究方法、传播社会学、文化传播等。撰写了我国大陆第一部传播学专著,较早提出传播学中国化理论,较早用定量研究方法研究中国文化,较早提出重构中国新闻传播理论价值。先后承担国家社科重点和一般项目4项,国家教委、省部项目14项。著(主编)有《传播学原理与应用》、《传播学通论》、《传播学的研究理论与方法》、《撞击下的浮躁与选择》、《中国传播思想史 现当代卷》、《20世纪中国新闻学与传播学.传播学卷》等15部,发表论文(译文)60余篇,代表性论文有《论传播学的中国化》、《论新闻传播的价值重构》、《超越传统,建构诚信的传媒体系》等。曾获省优秀园丁奖、省社科最高奖、省优秀图书奖、国家教委人文社科奖、国家优秀教材奖及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社科奖,是上海市教学名师。先后在复旦大学、美国EWC、夏威夷大学等研修。现任上海政法学院教授,上海市学位委员会学科组成员,全国新闻与传播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传播学会副会长,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第二批重点教材《西方传播学评析》首席专家。
联系方式:021-56332733;e-mail:daiyg@shu.edu.cn

吴信训 (男)教授、博士。专业:新闻传播学。主要研究领域:新闻传播与社会发展、传媒经济学、广播影视与新媒体研究、中外传播比较研究。两度获国外奖学金及研究基金,公派在日本东京大学新闻研究所(社会信息研究所)及上智大学新闻系留学研究,任客座研究员。曾应聘为清华大学高级访问学者。著有《世界大众传播新潮》、《都市新闻传播学》、《中国有线电视经营论》、《中国传媒经济研究(1949-2004)》、《现代传媒经济学》、《实用电视传播学》、《新闻传播百科全书》、《电影电视词典》等著作十余部,发表论文数十篇。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四川省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多项,"全国十佳"电视理论工作者,国务院颁发"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曾应四川省广播电视厅聘请,兼职参与领导创办了四川有线广播电视台,兼任台长助理。现任上海大学传媒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高校广播电视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研究员、《世界广播电视》及《世界宽带网络》杂志编委。
联系方式:E-mail: xinxunw@yahoo.com.cn

张咏华 (女)教授、博士。专业:传播学。主要研究领域:中外大众传播比较研究、中外网络传播与网络新闻业比较研究、传播学理论、国际传播、文化与传播、传媒社会学等。在20多年的新闻传播学研究和教学生涯中,先后撰写出版著述超过120万字,其中新闻传播学领域的专著、教材和译著(包括合作项目)有10部、学术论文有约70篇。代表性专著有:《中外网络新闻业比较》、《媒介分析:传播技术神话的解读》和《大众传播社会学》;学术论文代表作有:《传播基础结构、社区归属感与和谐社会构建:论美国南加州大学大型研究项目"传媒转型"及其对我们的启示》、《论我国信息公开实践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因特网及网站的经济模式》、《境外媒体进入上海的现状与挑战》、《新形势下对麦克卢汉媒介理论的再认识》、《一种独辟蹊径的大众传播效果理论》等。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并曾先后获上海市育才奖、上海市教育基金科研奖、上海市普通高校优秀教材奖等。现任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上海大学国际传播研究中心主任。兼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会常务理事。
联系方式:021-56331921;Email:zhang.y05@gmail.com

许正林(男),博士,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主要致力于传播史论、西方广告理论、宗教史论的教学与研究,现主持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当代西方宗教大众媒介传播态势与影响研究”(08JA860011)国家社科项目“当前西方基督教网络传播态势及其影响研究”( 09BZJ011),国家体育总局项目“中国体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研究”(1656SS11064),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育部第二批重点教材《新闻编辑》首席专家。主讲课程《新闻编辑》为上海高校市级精品课程。出版著作《欧洲传播思想史》《传播理念的核心与边界》《中国新闻史》《新闻编辑》《体育传播学》《中国现代文学与基督教》《老舍》等,主编《中国广告研究30年文选》《西方广告学经典著作导读》《新媒体新营销与广告新理念》等,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著作《欧洲传播思想史》2006年获上海市第八届哲社优秀成果二等奖,获“2007年上海市育才奖”,2008年9月获“王宽诚育才奖”。现兼任中国广告协会《中国广告业发展报告》编委、中国广告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广告教育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  
联系方式:021-62316681(H,可传真) 021-66135068 (O)
E-mail: xzhlsh@126.com

张 敏 (男)教授、博士。专业:传播学。主要研究领域:广告传播、会展传播、营销传播理论与实践。在国内较早提出广告业现代转型、广告代理实名制、公益广告促进公共传播、品牌内涵在于质量信用与公平、会展学科以营销传播为定位、世博与会展业联动、世博促进服务社会转型、世博推动文化城市创新等主张,得到好评。在各级各类报刊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克罗齐美学论稿》、《冰点的热度——比较文学与文化论集》、《西方文学史》、《外国文论史》等著作多部,主持会展高地教材建设、品牌空间研究、广告美学研究、世博会主题论坛议题深化研究等课题多项。曾获全国专业学会优秀论文一等奖,省市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高校名师一等奖等。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美学文艺学专业,曾赴日本、美国、香港、台湾访学。现任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会展传播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文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长三角会展城市联盟教育专业委员会副主任。
通讯方式:021-66121696(H),021-66135068(O),
Email:sdzhangmin@126.com

查灿长 (男)教授, 博士,博士生导师。专业:传播学。主要研究方向:西方传媒与现代化,文化传播与现代广告,国际传播与公共关系。1995年至1999年间,先后短期在意大利、美国、墨西哥工作学习。近年主持的研究课题有:澳门基金会项目《澳门早期现代化研究》(2004年)、国家体育总局社科项目《奥运后效应:跨文化传播的策略及其运作模式研究》(2009)等。近年出版的著作有:《转型、变项与传播:澳门早期现代化研究》(2006年),《当代新闻实务》(2007年),《国外高校广告教育研究》(2010年)、《公共关系学》(十一五国家级教材)等。近年在CSSCI期刊上发表《美国的广告教育理念》、《奥运的商业价值与广告效应》、《公益广告的二元性刍议》、《抗战时期的澳门报业》等学术论文20多篇。学术著作获省部级奖项1项。
通讯方式:021-66135068(O),13564956679(手机),Email:chacanchang@126.com


郝一民 (男)曾用笔名郝雨、郝亦民等,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自1986年以来,曾经在《现代传播》、《当代传播》、《新闻记者》、《中国电视》、《电视研究》、《编辑学刊》、《中国传媒报告》、《河北学刊》、《河北大学学报》、《上海大学学报》等十几家核心期刊发表新闻传播学论文50余篇,在《二十一世纪》(香港)、《联合文学》(台湾)及国内许多刊物发表其他类学术文章和文化批评等文章数百篇。被《新华文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学》和其他学科的有关专辑全文转载数十篇。出版专著《中国现代文化的发生与传播》(上海大学出版社,2002年)、《新闻学概论》(上海大学出版社,2003年)、《告别世纪》(河北大学出版社,1997年)、《当代传媒与人文精神》(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新闻学引论》(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年)、《媒介批评与理论原创》(上海三联书店,2009年)《新闻学:世纪性开拓与重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年)《新闻,如何改变世界》(上海大学出版社,2010年)等十余部。并曾获河北社会科学优秀青年专家提名奖、河北省新闻一等奖,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等各类奖项。
通讯方式:13391076572,email:haoyu211@sina.com 060200 中国史                返回页首
中国史一级学科博士点充分利用本地本校的史学资源,依据错位发展的策略,聚焦于中西社会--文化的历史。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拥有教师31人,其中博士25人,教授11人,先后引进7名留学归国学者。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项,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8项,上海浦江人才计划3项,曙光人才计划2项,晨光人才计划3项。近年与旧金山大学、美国宗教学会、耶鲁大学等长期合作,并成功举办9次国际性学术会议,形成较强国际学术交流能力的师资队伍。每年延请伦敦大学Gary Tiedemann等外籍著名教授开设专业课程;积极推荐博士生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派遣学生前往欧美、日本等大学留学和交流。目前本学科以“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古代文明研究中心”、“国学研究中心”为平台,凝炼成如下几个有特色的研究方向:
1.先秦史。本方向结合晚近发现的新的考古资料及出土文献,重点关注古代文明与国家的形成及传统先秦史相关问题在新材料支持下的重新解读。理论与材料并重,尤其关注古史在解释学工作上的推进。
2.隋唐史。本方向以经济与社会的互动为研究视角,尤其注重区域经济的研究,强调经济与社会的互动、文化与社会的互动及其作用,力图对中古时期社会发展的动因做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3.古代文献与学术史。本方向立足新出土文献,探讨古书的体例及形成过程,并将其与古史史料学的研究相结合,探讨建立从史料辨识到解释力评估的全新的古史史料学理论体系。
4.基督教及近现代中西文化。本方向依托上海是中国基督教档案文献中心和中外学术交流中心之一的有利条件,形成三个特点:一、研究内容全面,对基督教新教、天主教以及本土宗教与外来宗教等都有长期深入的研究;二、注重在中西互动中考察基督教与近现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双向历史进程,涵盖了基督教与近代中国的内政外交、基督教与中国知识分子和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内容;三是注意运用新方法、新资料,尝试在历史学与宗教社会学相结合、中西文献资料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基础上,研究作为一种文化、社会现象的中国基督教,以丰富和深化对中国近现代史和中外关系变动的认识。
5.近现代中国学术思想史。本方向着重关注中国社会近现代转型过程中若干重大的学术与思想文化问题:一是研究传统思想文化在近现代的嬗变,二是新思想输入进程中的接受和排斥,三是关注中国传统学术在近现代的赓续和发展。本方向注重古代和近现代学术互动的研究和跨学科的交叉研究,注重在打通古代与近现代、中国和世界及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分隔的多重视野中,来研究和展现中国学术与思想的发展进程。
6.近现代中国社会史及城市社会史。本方向着重考察近代以来城市社会转型进程的历史趋势和运动规律。一、关注近现代城市发展和城市转型研究。尤其是通过近代上海城市社会生活史研究,考察城市社会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民众的生活状态、职业经营、文化教育、团体组织、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等与上海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各种结构性社会问题。二、关注对近代上海为首的口岸城市、长江三角洲城市乃至与中外城市,在城市社会、社会生活等维度的比较研究;在多维学科视野下长期开展对长三角的区域研究,通过个案的、实证的和比较的方法,探寻中国社会长期性的历史变迁对于地方的特定意义以及对于全球的普世意义;三、在大量搜集、运用各种中外文献资料和口述资料的基础上,辩证地分析近现代中国转型的深层次社会根源,为认知评价历史发展提供社会史的依据。
7.上海当代史。本方向主要研究1949年以后的上海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等各个方面。
相关话题/专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