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大学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招生简章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20)

上海大学 /2013-10-21


    4.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
    5.C++程序设计 、编译原理 或 计算方法和理论*(复试科目)   
  备  注:
    * 为报考系统生物学方向考生的招生人数与考试科目。

081400 土木工程                返回页首
  上海大学土木工程系拥有“结构工程”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以及“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土木工程系在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结构抗震减震及控制、工程结构抗风、饱和/非饱和土的基本特性及理论模型、岩土结构变形机理及加固技术、港口工程与水工结构研究、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地下结构和土木工程材料等领域有着较强的师资力量和科研实力,拥有多名高声誉专家、学者,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如美国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加拿大University of Manitoba、英国Aston University、University of Exeter、澳大利亚University of Newcastle和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等)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共同完成多项合作研究项目。挂靠土木工程学科的上海大学-上海城建(集团)公司建筑产业化研究中心牵头成立了“上海建筑信息化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重点加强建筑信息化和绿色建筑的研究和应用。本领域教师已承担多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省部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众多社会科技服务项目,获得过多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奖等,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大量的科研论文,并有相当数量的论文被SCI、EI、ISTP三大检索机构收录,拥有发明、实用和软件著作权专利多项,这些科研成果成功应用于建筑与土木工程相关行业的实际工程,获得较高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为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和投资决策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土木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着重研究解决建筑、桥梁、道路、隧道、地下及水工等结构的基础理论、计算方法及其工程应用,紧密结合上海市的长远规划,在民用及工业建筑、轨道交通、灾害预测防治、结构修复与加固、港口工程、再生建筑材料及近代优秀历史建筑保护等工程领域的研究和应用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并取得了丰富科研成果。
  在教育教学方面,广大教师积极投入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构建基于项目的研究型教学和学习的环境,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科研能力。近年来曾多次获国家级及上海市教学成果奖,其中,“土木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教学团队”2008年获国家级教学团队称号,《土木工程概论》于2005年获国家级精品课程,并有若干门上海市精品课程。
  依托上海城建集团、上海市闸北区房管局、上海上大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土建甲级)、上海真迪土木工程检测有限公司等实践基地,本科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注重专业理论与应用实践相结合,以重要的实际工程为背景,结合工程中所出现的重大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分析,着重培养研究生独立解决和处理实际工程问题的分析研究能力,使研究生具有广博的专业理论基础及一定的工程应用经验,最大限度地开拓研究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方向:
    01.结构计算理论与工程应用
    02.重大工程设施抗风、抗震、减震与智能控制
    03.岩土结构变形机理及加固技术
    04.饱和/非饱和土的基本特性、理论模型及应用
    05.港口工程与水工结构研究
    06.桥梁、隧道的性能分析及其设计
    07.土木材料断裂、损伤及裂缝控制
    08.结构检测与加固技术研究
    09.环境岩土工程
    10.城市道路与轻轨交通工程的设计
    11.计算机图像技术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
    12.地下结构设计理论及应用
    13.土-桩-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及其应用
    14.结构优化、可视化设计及计算机辅助设计
    15.新型生态型道路材料的研究
    16.工程结构抗风
    17. BIM与建筑信息技术
  指导教师:
    叶志明教授、周文波教授、徐旭教授、杨骁教授、张孟喜教授、朱杰江教授、李春祥教授、孙德安教授、姚文娟教授、刘文光教授、徐金明教授、彭妙娟教授、孙家瑛教授及13名副教授等。
  招生人数:38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英语一
    3.301数学一
    4.875结构力学
    5.专业英语、混凝土和土力学(复试科目)
    6.材料力学、工程结构抗震(同等学力考生和跨专业考生加试科目)

081700 化学工程与技术                返回页首
  作为一级学科的化学工程与技术其下又设化学工程、化学工艺、应用化学、工业催化和生物化工五个二级学科。本专业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几乎包含上述所有的五个二级学科。主要的研究方向为绿色化学与工艺、(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功能高分子材料、精细化工工艺、生物(质)能源、能源(钠米)材料、新型分离技术与设备、催化反应工程等。研究课题大多数来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与教委项目,大中型企业委托的重大项目等。研究领域多为结合国家经济发展需要的应用基础理论及相关的技术开发工作,多数研究项目属于国际上应用化学前沿课题。培养的学生既具有扎实的应用化学基础理论和全面的实验技能,又具有独立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自1979年以来,已招收硕士研究生300余名,毕业的研究生大多数在高等院校、研究所及相关领域的大中型企业工作。近年来,随着国家化学工业及经济的发展,学生的就业状况明显提高,为我国化学工业发展和建设培养了众多的可塑型高级人才。
  研究方向:
    01.绿色化学与工艺
    02.功能高分子材料
    03.精细化工及工艺
    04.新型分离技术与设备
    05.辐射化学与应用
    06.催化反应工程
相关话题/专业目录 招生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