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大学2013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及考试科目(15)

上海大学 /2013-04-22


  冶金工程专业是国家及上海市重点学科。建有科技部与上海市共建“现代冶金和材料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上海市科委直属的“上海市钢铁冶金新技术开发应用重点实验室”,并设有冶金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结构合理,科研条件为国内前列水平,在冶金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新技术的开发方面成果丰硕显著。学科带头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教授。
  本学科点的主要研究方向有:(1)钢铁冶金的新理论和新技术,(2)冶金熔体的结构与凝固,(3)外场下的冶金与材料制备,(4)冶金反应工程学理论及应用,(5)有色冶金新工艺及资源综合利用。
  现在进行中的科研项目有:焦炉煤气副产制氢技术、高温合金叶片定向凝固、钢液精炼、熔融还原技术、高合金组元活度及熔渣键合结构模型、冶金熔体数据库、高温Raman谱研究、金属凝固过程、外场下金属凝固组织细化技术、电磁净化与电磁连铸技术、电磁冶金过程数值模拟、超导强磁场下的凝固和材料制备、氧流控制冶金技术、转炉及电弧炉炼钢过程的计算机仿真、连铸工艺优化、电化学冶金、转炉和电弧炉的计算机控制、高压下高合金的还原脱磷和高氮金属的制备、夹杂物控制技术、氧化物矿石的氢还原等。
  至今,已有2名本学科培养的博士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2名提名奖。欢迎跨专业报考。

  研究方向:
01 冶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能量转换
        02 熔体精炼和纯净钢及特殊钢
        03 冶金熔体物理化学和数据库
        04 强磁场下冶金及材料制备
        05 特种物理场下冶金及金属材料制备技术
        06 高温合金精密铸造技术
        07 渣金反应的电化学机理及固体电解质脱氧新技术
        08 金属的快速及亚快速凝固与新材料
        09 铁合金熔炼和精炼新技术
        10 冶金传输理论
        11 过程数学模拟及仿真
        12 外场下电化学冶金
        13 特种熔炼及冶金质量控制
        14 金属凝固过程与连铸
        15 外场下金属凝固组织细化技术
  指导教师:徐匡迪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国治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丁伟中教授;任忠鸣教授;翟启杰教授;邓康教授;洪新教授;鲁雄刚研究员;张捷宇教授;操光辉教授;钟云波研究员;李重河研究员;尤静林研究员;汪学广研究员;高玉来教授;李喜教授;丁亚萍教授;李辽沙教授;兰尧中教授;吴平教授;陈双林教授;李谦教授。
  招生人数:13
  考试科目:1.英语
        2.冶金物理化学 或 金属学 或 普通物理学 (根据报考导师任选一门)
        3.钢铁冶金学 或 金属凝固原理(根据报考导师任选一门)
  参考书目:冶金物理化学:
        《冶金热力学》李文超 冶金工业出版社, 1995
        金属学:
        《材料科学基础》胡庚祥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
        普通物理学:
        《普通物理学》(第五版)(力学,电磁学部分)程守洙、江之永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6
        钢铁冶金学:
        《钢铁冶金学原理》黄希祜,冶金工业出版社,2002
        金属凝固原理:
        《金属凝固原理》(第二版)胡汉起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0
        《凝固过程》M.C.Flemings主编,关玉龙译,冶金工业出版社 1981

本专业博士研究生导师介绍:
   徐匡迪 (男),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专业:钢铁冶金。主要研究领域:徐匡迪教授长期从事喷射冶金、钢的二次精炼及熔融还原新流程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创造性地解决了一些关键的技术难题。他的工作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重视和赞赏。是我国喷射冶金技术的开拓者,他提出的真空循环脱气-喷粉技术(RH-IJ)引起“新日铁”等国外大冶金企业的高度重视,成为国外生产高纯管线钢的重大技术手段,他领导的超低硫钢研制和熔融还原不锈钢母液的工业试验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徐匡迪教授先后获得国家、冶金部和上海市颁发的重大成果奖和科技进步奖7项;出版专著1部,译著1部;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170余篇(其中国外期刊上21篇);1986年被国务院授予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科学家称号,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周国治 (男),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导师。专业:材料和冶金过程物理化学。主要研究领域在以下三个方面:(i) 多元熔体的物理化学性质的测定和计算;(ii)材料过程的物理化学规律及其在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和储氢材料中的应用;(iii)氧离子的迁移规律及其在冶金过程新工艺和能源开发中的应用。
   在熔体物理化学性质的计算中,他导出了一系列各类熔体的热力学性质计算公式,概括了一些新原理。他提出的新一代溶液几何模型解决了国际上三十多年来几何模型存在的固有缺陷,为实现模型的选择和计算的完全计算机化开辟了道路。在材料过程的物理化学规律的研究中,他全面和详细地研究了储氢材料的吸放氢的规律和无机非金属材料的氧化规律,提出了新的实用模型。他深入研究了氧离子的迁移规律,提出了一系列的可控氧流冶金新工艺,并为能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提供了有用的新信息。他的工作已被国内外专家学者应用到合金、熔盐、炉渣、半导体材料等多种体系中,用来处理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他的研究成果已被同行系统地编入到多部高校教科书中。先后发表论文180篇,取得五项中国专利,三项美国专利。他曾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各一次,以及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三次。他所指导的博士论文获得了2000年和2006年“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奖”。
   联系方式:kcc126@126.com
  
   丁伟中 (男)教授,挪威工学院博士。中国金属学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铁合金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冶金热力学、熔体精炼、冶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与能量转换。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和教委重大项目以及国际合作项目等。主要科研成果有:高炉冶炼不锈钢母液、金属硅的氧化精炼、冶金方法生产用于发电的低硫清洁煤气(与日本住友金属合作)、金属熔体的等离子体精炼、氢等离子体强化还原氧化物。目前正在开展的课题:冶金过程炉气高效规模制氢研究,这是一项跨学科、多领域的研究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申请和获得发明专利12项,发表学术论文70余篇。
   联系方式:Tel & Fax: 021-56331618,E-mail: wzhding@public7.sta.net.cn
  
   任忠鸣 (男),博士,教育部长江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专业:冶金,材料加工。国家百千万人才。中国金属学会炼钢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电磁场在冶金和材料制备中应用、金属连铸凝固和高温合金精密铸造。任忠鸣教授是我国最早进入这一领域研究者之一。先后承担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973项目、省市重大课题和企业课题60余项,现正承担国家973课题“强磁场下多元多相合金凝固研究”和上海市重大专项课题“高温合金叶片制造技术研究”等。已开发了调幅磁场应用新技术,提出连铸坯振痕形成新机理,并将电磁连铸技术和电磁净化钢液等技术在企业中推广应用,开辟了强磁场下的金属凝固和新材料制备研究方向,并取得突出成果,研究工作受到国内外专家的重视。已发表论文230余篇,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所指导的博士论文获2002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和2006年“全国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与国外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数名。
   联系方式:021-56331102,zmren@mail.shu.edu.cn
  
   翟启杰 (男)教授,博士。专业:钢铁冶金。主要研究领域:金属凝固理论与控制技术。现任中国铸造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专家和国内7种学术期刊副主编或编委,是中国金属学会及美国材料学会会员。1996年在北京科技大学破格晋升教授,先后被评为北京市(青年)学科带头人、获得教育部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奖,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等。先后承担973、863、国家攻关、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部委及企业协作项目60余项,提出了磁致振荡等10项金属凝固组织细化新技术,开发出离心铸造双金属复合辊圈等9项新产品,申报及获得发明专利42项,有11项技术成果投入应用,发表学术论文280余篇,出版专著2部,获国家部委和地方科技进步奖5项,培养了22名博士、36名硕士。
   联系方式:56331218, qjzhai@shu.edu.cn
  
   邓 康 (男),教授,博士。专业:钢铁冶金。主要研究领域:电磁冶金,连铸工程,冶金反应工程,冶金工程力学。研究方向:特种金属材料的磁悬浮熔炼与制备;连铸中电磁搅拌、电磁制动、软接触凝固等电磁场应用和控制技术;高塑性高强度导电、导热金属材料的电磁制备技术;冶金过程中的磁流体力学、弹塑性力学和传热传质学等工程力学及反应工程学问题。1990年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工程力学系。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并入选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优秀群体和上海市高校优秀青年教师。发表论文50余篇,获中国专利4项,有2项成果处于国际前沿水平。现为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反应工程委员会委员。
   联系方式:(021)56331102(O),56332939(Fax);dengk2000@163.com
  
   洪 新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亚琛大学博士。专业:钢铁冶金。主要研究领域:冶金及材料制备过程模型与仿真、冶金能源与资源利用。自1994年回国后选择在对冶金过程理论与实践中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问题立项,获得上海市科委、教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的资助,并得到有关冶金企业的支持和合作。几年来负责和合作承担纵向和横向课题近四十项,其中包括转炉炼钢终点预报及无副枪模型、电弧炉冶炼不锈钢泡沫渣技术、直流电弧加热特性仿真、电弧炉全过程仿真、高拉速无缺陷圆坯连铸制造技术、铁与有价元素的渣化分离技术、铁矿微粉低温还原中的微空间尺度传输问题等课题。在相关领域已取得多项国家专利,在国内外学术会议和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所取得的部分研究成果已得到工业性应用并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近期完成的科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钢铁工业炼钢厂含铬含镍废弃物综合处理"、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新一代可循环钢铁流程工艺技术研究"子课题"基于氢冶金的熔融还原炼铁新工艺开发"等。现为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分会理事、炼钢工艺理论学术委员会和特钢冶炼学术委员会委员、上海重型装备制造行业协会专家委员会成员。
   联系方式:Tel: 021- 56331176, Tel/Fax: 021-56774261
   E-mail: xhong@mail.shu.edu.cn xhong@online.sh.cn
  
   鲁雄刚 (男),研究员,博士。专业:钢铁冶金。研究领域:绿色冶金新工艺及技术、高温冶金电化学。主要包括:渣金反应的电化学机理研究、无污染脱氧新方法、氧化物短流程制备金属绿色新工艺、H2-CO在还原过程中的耦合反应机理等方向。承担科技部973、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上海市科委重点基础研究项目、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项目以及企业合作等项目20余项。目前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专著一部,申报专利45项(授权9项),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200余篇,被SCI、EI收录190篇次。曾获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上海市科技启明星、宝钢优秀教师、上海市优秀曙光学者、上海市新长征突击手、上海高校优秀青年教师、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荣誉和称号。现为中国金属学会第八届理事,上海金属学会理事、上海市分子研究学会理事,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物化分会第五届委员、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分会第五届委员,炼钢分会质量与非金属夹杂物控制专业委员会第五届委员。
   联系方式:56335768(Lab),66132237(O),luxg@shu.edu.cn
  
   张捷宇 (男),教授,工学博士。专业:钢铁冶金。中国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学术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冶金过程数学物理模拟;冶金物理化学及相图计算。作为访问学者于1991年~1993年在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从事冶金过程数学模拟研究,1998年~1999年在威斯康星大学从事计算相图方面的研究工作。在冶金与材料工程研究方面,主持和参加了20余项科研项目,仅在近五年就获得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近五年发表论文40余篇,获得了包括科技进步三等奖,冶金厅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省,市级科技进步奖5项。
   联系方式:56337920, E-mail:zjy6162@staff.shu.edu.cn
  
   操光辉 (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透射电子显微术、金属间化合物、热障涂层和纳米材料研究。2001年至2007年在TU Dresden及美国能源部Ames Laboratory从事研究工作,其中2003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已在Acta Materialia、Chemistry of Materials等国际期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并和德国的TU Dresden、Karlsruhe Institute of Technology及美国的Iowa State University等大学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和上海市科委基础研究重点等项目。
   联系方式:021-56337244,E-mail : ghcao@shu.edu.cn
  
   钟云波 (男),研究员,博士。上海大学材料工程系副主任,日本铁钢协会海外会员。主要从事钢铁冶金、有色冶金和材料电磁制备领域的研究,目前的研究方向涉及:强磁场下金属凝固及凝固中第二相颗粒行为控制、电化学、纳米材料制备及成型、均质偏晶合金材料制备、外场下金属材料热处理、金属熔体净化、特种熔炼及冶金质量控制、有色金属提取等。发表论文170余篇,被SCI和EI收录110余篇次,累计引用次数大于320次。获授权专利15项,获受理专利16项。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青年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优秀博士论文作者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攻关项目、上海市科委重点基础、滇沪合作、宝钢集团、太钢不锈钢股份有限公司委托项目近二十余项,参与科技部重点基础预研、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杰出青年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基础研究、上海市科委重点攻关项目十余项。近年来还与法国EPM Madylam实验室、德国Forschungszentrum Rossendorf研究所、德国Dresden技术大学、日本Tohoku大学、Nagoya大学、Tokyo大学、Osaka大学等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曾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2002年获教育部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称号,先后入选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启明星跟踪计划、上海市教委曙光学者计划等。主讲冶金工程硕士研究生课程《金属凝固原理》、《Visual Basic 6.0 程序设计语言》、《连铸技术》及本科生课程《金属材料制备新技术》。
   联系方式:021-56336048; Email: yunboz@staff.shu.edu.cn
  
   李重河 (男), 研究员,1962年生,新加坡材料学会会员(Singapore Material Society, member), 美国陶瓷学会会员(American Ceramic Society, member), 新加坡国际研究者协会会员(Singapore International Researcher Club, member), 中国有色金属学会冶金物理化学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具有材料物理化学博士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近年来一直从事钛合金领域的研究工作。曾任新加坡高性能计算研究院高级工程师(Senior Research Engineer in Institute of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of Singapore),中国科学院上海冶金研究所研究员、研究室副主任。在材料设计、新材料研制、储氢材料和动力镍氢电池、计算材料科学和材料物理化学等领域,有十多年经验和积累,负责和参与了多个国家级或国际合作的科研项目,发表科技论文70余篇,其中40多篇被SCI收录。
   联系方式:Tel:56332934;E-mail:chli@staff.shu.edu.cn
  
   尤静林 (男),研究员,博士。专业:材料和冶金过程物理化学。主要研究领域:材料结构化学,冶金熔体结构及物理化学,高温分子光谱学等。目前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冶金及无机熔体结构与性能、无氟和低氟保护渣研究、熔盐分子光谱、结构与性能和无机晶体生长机理研究以及结构和光谱理论计算模拟等。自主开发超高温(2023 K)拉曼光谱原位技术,建成国际前沿的高温及熔融态实验平台,建立铝硅酸盐及其熔体结构的光谱表征技术,并扩展应用至其它无机聚合体系,充实和完善结构定量分析的基础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及面上项目、国际合作和引智项目、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教委项目以及企业合作等项目18项。目前出版专著三部,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论文120余篇,有八十余篇次论文被SCI、EI和ISTP收录。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和Intel 优秀教师奖。2010年4月至2011年7月由法国Le Studium引智,受聘于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高温和辐射研究所研究员。作为负责人成功组织和承办了2005年国际拉曼光谱研讨会暨第十三届全国光散射学术会议(中国上海),以及2011年国际原位分子光谱会议(法国奥尔良)。保持了与法国、俄罗斯、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际研究小组的长期密切合作。现担任中国物理学会光散射分会副主任和中国分子光谱学会委员,国内物理学类核心刊物《光谱学与光谱分析》和《光散射学报》的编委。
   联系方式:021-56331482(O),021-56331617(Lab) Email:jlyou@staff.shu.edu.cn
  
   汪学广 (男),研究员,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介孔材料、金属和金属氧化物纳米材料、复合金属氧化物材料、多相催化反应等。2002年至2007年分别在以色列本古-里安大学、台湾大学化学系、日本国家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从事催化材料和催化反应方面的研究工作。已发表论文30余篇。
   联系方式:021-56338244; 15921971425. Email: wxg228@shu.edu.cn
  
   高玉来 (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金属凝固及其组织控制技术、块体非晶材料及其晶化、材料的纳米量热学研究、纳米无铅焊料、纳米多孔材料。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1 项、上海市AM 基金项目1项以及Robert Bosch Foundation 德国资助基金项目1 项等十余项研究课题。参与承担国家863计划、973前期研究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等多个项目。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其中被SCI收录40余篇,EI收录50余篇,论文被引近200次。申报及获得国家发明专利16项。目前担任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Thermochimica Acta、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onents and Packaging Technologies、Materials & Design、Nanoscale Research Letters、Soldering & Surface Mount Technology、Journal of Nanoparticle Research、Material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es、Microelectronics Reliability、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B等国外学术期刊的Peer-reviewer。
   联系方式:021-56332144 Email: ylgao@shu.edu.cn
  
   李 喜 (男),博士,上海市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专业:钢铁冶金,研究领域:强物理场下冶金,材料加工和纳米材料制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留学回国人员启动基金,上海市科委和教委基础研究等项目。在国外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60余篇论文被SCI收录,其中10篇发表于材料界著名刊物Acta Materialia。获授权专利6项。曾获法国格勒诺布尔工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和上海市科技启明星。与法国EPM Madylam实验室和法国Grenoble LNCMI强场实验室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联系方式:Tel & Fax: 021-56331012, E-mail: lx_net@sina.com
  
   丁亚萍 (女),博士,教授,博导,宝钢奖优秀教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分析化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现任上海大学化学系分析化学教研室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冶金分析、纳米材料分析、材料设计与优化。是上海市科技进步奖评委及浦江人才计划评审专家,国际电分析化学杂志(Journal of Electro- analytical Chemistry)等SCI源期刊审稿人。
   近年来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部级课题共7项。已在《Journal of Electroanalytical Chemistry》、《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Applied Physics Letters》等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8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6项;获省部级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培养的研究生曾获上海市优秀论文奖,在分析科学和纳米材料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联系方式: 66134734;65913250 E-mail: wdingyp@sina.com
  
   李辽沙 (男),教授,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冶金工程与冶金一次、二次资源的高效利用与再生循环利用。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协会金属矿产固体废弃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金属学会会员,中国化学会会员,日本ISIJ会员。长期从事冶金过程基础理论与冶金一次、二次资源高效、循环利用的研究,并在该领域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曾主持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2项(重点1项);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大项目1项;973基础研究项目1项;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并完成与企业合作项目15项,成功开发并转化科研成果3项。近年来,在《金属学报》、《物理化学学报》、《化工学报》、《硅酸盐学报》、美国冶金会志、日本ISIJ、Steel Research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基础研究论文约50余篇,20多篇被SCI、EI等收录。曾获省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申请发明专利5项,已获授权3项。
   联系方式:0555-2311879;13605555876;liliaosha@sina.com
  
   兰尧中 (男),教授,博士,留美回国人员,云南大学工程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兼云南大学矿产研究所所长,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主要研究领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物理化学;冶金二次资源利用新技术,选冶过程计算机模拟。现为国际学术期刊Metallurgical and Materials Transaction B (SCI Ei 收录),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Section C Mineral processing and Extractive Metallurgy( MPEM) (SCI Ei 收录), Minerals Engineering (SCI, Ei 收录),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MST) (SCI Ei 收录) 等学术期刊论文评审人。长期从事冶金过程基础理论与矿产资源高效利用的研究,并在该领域取得系列创新性成果。目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1项;云南省国际合作重大项目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曾主持并完成与企业合作项目5项,成功开发并转化科研成果1项。近年来,分别在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ion of mining and Metallurgy Section C Mineral processing and Extractive Metallurgy( MPEM) (SCI Ei 收录), Minerals Engineering,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MST),Functional Materials《金属学报》、《有色金属》、《Chinese. J. of metal》和国际学术会议发表学术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 Ei 收录共14篇。
   联系方式:0871-5037186;13888082687; lanyz2003@yahoo.com
  
   吴 平 (男), 首席科学家 ,新加坡材料学会会员(Materials Research Society of Singapore, member), 美国矿物金属材料学会会员(TMS, member)。具有材料化学博士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硕士学位,近年来一直从事计算材料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现任新加坡高性能计算研究院首席科学家(Principal Scientist, Institute of 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Singapore)。同时出任国际著名学术期刊 Calphad 副编辑。在半导体-金属界面理论、应用热力学、化学催化原理、低温合金、核材料、燃料电池、锂离子电池,光电,铁电和生物材料等领域,有几十年经验和积累,负责和参与了多个国际合作的科研项目,为多家著名跨国公司完成数十项商用科研合同,获授权专利3项,发表科技论文150余篇 (全部被SCI收录,包括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 并获选登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的封面。
   联系方式:E-mail: wuping@ntu.edu.sg
  
   陈双林 (男),教授,博士。美国金属学会(ASM)和美国TMS学会会员。主要研究领域为多元多相体系中热力学与相平衡理论,相图计算及相图计算软件。研究方向为冶金过程模拟,材料设计。结合热力学、数学和计算机科学,提出了一种多元多相平衡中最稳定相平衡的算法,领导开发了多元多相热力学与相图计算软件—Pandat,推动了多元多相相平衡计算软件的发展。美国、欧洲、日本、韩国、中国、印度等一百多个大学、国家研究所和企业已经使用该软件。负责和参与了多个国家级或国际合作的科研项目,在国际期刊上发表了70 多篇学术论文。曾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冶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教委科技成果二等奖。
   联系方式:021-56337920: Email:shuanglin.chen@hotmail.com
  
   李 谦(男)教授,博士。专业:冶金物理化学。主要研究领域:能源材料,相图计算,有色金属。美国能源部橡树岭国家实验室Distinguished Visiting Scientist and Faculty,中国材料研究学会终身会员,中国氢能学会高级会员,中国金属学会会员。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863项目(“稀土-镁基复合储氢材料的微波合成技术研究”)、国家支撑计划项目1级子课题(“新型钢铁热浸镀用铝合金材料研发及产业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稀土镁基(RE-Mg-Ni-H)体系的微波合成机理研究”)、教育部优秀博士论文作者基金(“外场下细晶富镁复合储氢合金的研制及其过程的物理化学”)、上海市科委纳米专项(“Mg 基-AB2 新型纳米复合储氢材料的制备和研究”)、上海市科委人才计划(“轻质储氢材料的热力学和动力学”)等国家、省部级及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16项,在国内外重要刊物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Journal of Research Materials, Intermetallic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 Journal of Alloys and Compounds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有152篇次论文被SCI/EI 收录,SCI 论文检索“他引”为228 次,H 指数为10。曾获2006年获教育部百篇优秀博士论文作者称号,冶金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入选上海市科委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启明星跟踪计划、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及上海大学十大杰出青年等。
   联系方式:021-56338065,021-56334045; 传真:021-56338065
   Email: shuliqian@shu.edu.cn; shuliqian75@gmail.com 080804 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               

相关话题/专业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