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news.shu.edu.cn/__local/A/C1/26/4055C548FB7E0CD14BCAC0FEA13_081E122C_34CA7.jpg)
会议由上海大学理学院常务副院长、上海大学催化化学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主任张登松研究员发起并组织承办。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美国太平洋西北国家实验室、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日本北海道大学、泰国国家科技发展署国家纳米技术中心、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国内外科研院校100多名****参加了本次会议。
![](https://news.shu.edu.cn/__local/9/5C/D7/F3092144DD9E73EFD1D141E7423_418DFC36_E817.jpg)
会议于2021年11月18日上午开幕,张登松研究员主持并致欢迎辞。在会议邀请报告中,来自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的Wang Lianzhou教授、电子科技大学Dong Fan教授、华中科技大学Wang Jiangyu教授、上海师范大学Zhang Dieqing教授以及泰国国家科技发展署国家纳米技术中心的Bunyarat Rungtaweevoranit研究员分享了以光催化,光电催化以及电催化等手段实现温室气体转化,污染气体消除的最新研究成果;美国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的Gao Feng研究员、浙江大学Weng Xiaole教授以及清华大学Peng Yue副教授以及美国中佛罗里达大学Liu Fudong助理教授,报告了分子筛催化剂,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在移动源及固定源尾气治理,含氯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方面的研究进展,并探讨了催化剂抗中毒的机制;北京大学Lu Keding教授、复旦大学Zhang Liwu教授以及中国科学院生态研究中心Chu Biwu研究员分享了气体污染物的生成机制以及污染气溶胶组分解析;日本北海道大学Gao Min助理教授、瑞典查尔姆斯理工大学Chen Lin博士以及Yao Dawei博士的报告从理论计算及有限元模拟层面出发,为小分子污染物的催化转化以及吸附提供了思路。与会师生在会议中针对大气污染的起源、污染的控制及污染协同治理等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探讨。
![](https://news.shu.edu.cn/__local/6/74/C1/77CC5A3123F52E13E216745A503_50C15F58_17EE0.jpg)
![](https://news.shu.edu.cn/__local/F/6C/C7/47A3687D20E5BCA1F8BC2382EAD_96D7246B_E5A5.jpg)
最后,大会主席张登松研究员对本次国际研讨会进行总结并致闭幕词,对来自世界各个知名研究机构的报告人表示感谢,并指出本次研讨会不仅给研究人员提供了很好的交流平台,也给研究生提供与知名专家交流的珍贵机会。本次大气污染控制化学国际研讨会聚焦大气污染成因及控制技术,聚集了国内外顶尖的科研工作者,给广大的****提供了新颖的研究思路,助推了上海大学在大气污染控制化学领域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