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安维复老师介绍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8

安维复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0年

籍贯:

基本情况
  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技术学学会、工程哲学学会理事。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学历与工作经历
1979-1986,在吉林大学哲学系获哲学学士学位、硕士学位;
  1995-1998,在山东大学获博士学位;
  2000-至今在上海大学任教授,副院长。

研究专长
科学技术哲学;STS和唯物史观,目前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建构主义。
教学工作
主讲课程:

  1.科学哲学(哲学专业本科生)

  2.自然辩证法(理工科硕士生)
  
  3.现代科技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理工科博士生)
  
  教学情况:
  
  1. 2003年,主持上海大学新版"两课"系列教材的编写(共七卷本)及上海大学"两课"多媒体工程建设。

  2. 主持上海大学"两课"精品课程建设。上海大学两课在2003年教学评估期间受到专家的一致好评,也受到文汇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

  3. 2004年主持上海市精品课程"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研项目
承接课题:

  1.2004年国家社科基金课题:"索卡尔事件"之后的社会建构主义研究,批准号:04bzx019

  2.1998国家社科规划基金资助课题:现代科技革命与可持续发展战略,批准号:98CZX003

  3.1996山东95规划研究项目:社会主义现代化理论研究。批准号:鲁社规1996.4号

  4.1998山东95规划年度课题:知识经济与科教兴鲁战略。批准号:鲁社规1998.4-02号

  5.2002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课题:网络社会的交往模式研究,2002BZX003

  6.2003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招标课题""三个代表"与新兴学科的理论创新"

  7.2004年上海市浦东新区"十一五"规划重大课题,"浦东新区科教兴区战略与聚焦张江问题研究。

  8.2004年教育部重大招标课题"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精彩一门课"全程教学示范片研究制作"教社司2004[256]

科研成果
专著:

  1、科技兴国:社会主义命运之所系,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30万字,独立完成。

  2、科技生产力论,山东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40万字,与李庆臻合著。

  3、从征服到和谐-人与自然关系新论,济南出版社1997年版,40万字,与郭佳新合著。
  
  4、裂变与再生--20世纪的重大革命,泰山出版社2000年版,主编。
  
  5、技术创新的社会建构文汇出版社2003年。

论文:

公 开 发 表 的 主 要 论 文

刊物名称及发表日期
论文题目
学术反响情况

哲学研究1988.4
元哲学与哲学
中国哲学年鉴1989;哲学动态90.10;哲学原理90.11

中国社会科学2000.5
从国家创新体系看现代科技革命
科技哲学2000.12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2
弗郎霍夫模式:一种可行的创新机制


吉林大学学报2000.3
从国家创新体系看发展观重建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0.5

哲学研究1996.10
全面理解马克思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
社会主义研究1997.1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1.4
超越凯德罗夫模式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6.9
技术统治论:从空想到科学的探索


新华文摘1994.4
求是学刊1994.1
哲学观的嬗变:从拟科学到拟价值
哲学动态等94。3
哲学原理1994.4

新华文摘1989。6
齐鲁学刊1989.2
从传统哲学看思维结构的本质
高校文科学报文摘89。4

新华文摘1989。4
齐鲁学刊1989.1
学术自由的三个条件.笔名施任言
高校文科学报文摘89。4

哲学动态1990。3
从思辨认识论到社会认识论


哲学动态1992。12
从交往范畴看主体性与实践范畴


吉林大学学报1987.6
纽拉特的科学哲学
自然辩证法88.1;外国哲学与哲学史88.1

文史哲1997.2
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两个模式
马克思主义研究1997。5

齐鲁学刊1997.2
科技进步是社会发展的不竭之源
科学技术哲学97.6;
管理科学1997.5

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2000.1
科技革命与苏联兴亡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2000.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0.12
弗郎霍夫模式:一种可行的创新机制


吉林大学学报2001.6
全球化与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


人文杂志2001.5
现代哲学的走向:科学与人文的统一


齐鲁学刊2002.1
古典经济学与唯物史观


哲学动态2002.2
创新范畴与马克思哲学当代形式研究


上海大学学报2002.6
科技哲学的最新走向:社会建构主义
高校文科学报文摘2003.1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2
社会建构论的科技哲学


社会科学辑刊2003.1
社会建构论与网络社会人学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03.4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2.6
走向社会建构主义:海德格哈贝马斯和芬伯格的技术理念


教学与研究2003.4
社会建构论评价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3.10
网络社会:一个可共享的真实社会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3.6
Andrè Kukla的社会建构主义


工程、技术、哲学年鉴2002,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03
社会建构主义:一种新的技术哲学


吉林大学学报2004年1期
社会建构主义:一种建够的的辩证法


科学学研究2004年2期
STS的终极关怀——从社会建构主义看


江西社会科学2004—3期
数字化与生产方式的当代形式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我建构故我在--从社会建构主义看工程哲学的合法性


获奖:

  1、1988年论文"纽拉特的科学哲学"(吉林大学学报1987年6期)获山东省教育厅二等奖。

  2、1989年论文"元哲学与哲学"(哲学研究1988年4期)获山东省教委二等奖。

  3、1990年论文"从传统哲学看思维本质"(新华文摘1989年4期)获山东省教委三等奖。

  4、1995年论文"哲学观的嬗变"(新华文摘1994年4期)获山东省教委二等奖。

  5、1996年论文"哲学的价值化"(吉林大学学报1995年1期)获山东省教委三等奖。

  6、1997年论文"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论"(哲学研究1996年10期)获山东省教委二等奖。

  7、1998年论文"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发展趋势理"(哲学研究1996年10期)获济南社会科学联合会一等奖

  8、1998年著作科技兴国:社会主义命运之所系获山东省教委二等奖。

  9、1999年著作科技生产力论(与人合著)获山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3等奖。

  10、1999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3等奖。

  11、2002年获得宝钢基金优秀教师奖。

  12、2002年获得上海市2000-2001年第六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2等奖。

  13、2003年获上海市统战系统先进个人。

  14、2004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

  近两年参加学术会议

  1. 2002年参加全国在山西召开的第九届技术哲学学术研讨会。

  2. 2003年参加全国在上海市召开的数字化与当代人文精神研讨会,提交的论文:"数字化时代的人文精神--从社会建构论的角度看",有关论点在网上广为流传。

  3. 2003年参加全国在浙江大学召开的科技革命与哲学创新研讨会,提交的论文:"当代科技革命及其对马克思哲学本体论的启示",有关论点发表在中国社会科学2003年的5期。
  
  4. 2003年在西安参加自然辩证法学术年会--工程哲学研讨会。提交论文:""索卡尔事件"后的现代科技哲学新动向"。
  
  5. 2004年8月5日在沈阳参加国际技术哲学学术会议暨全国第十届技术哲学年会,会议主题为?quot;技术哲学与工程伦理"。提交的论文:"回到马克思:技术哲学终极关怀"
  
  6. 2004年8月9日参加全国首届哲学大会。做了题为""索卡尔事件"后的社会建构论研究"的大会发言。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