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钟顺时(ZhongShunshi)老师介绍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8

钟顺时(Zhong Shunshi)

男,1939年9月生,浙江瑞安人。1960年毕业于军事电信工程学院雷达工程系,留校任教。1980年至1981年在美国华盛顿大学任访问学者;1981年至1982年在美国伊利诺伊大学任访问学者、研究顾问;1986年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副教授;1988年起在上海科技大学任教。历任上海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通信工程系微波教研室主任。现任上海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钟顺时教授主要从事电磁场理论与微波技术专业、微带天线理论与应用、反射面天线计算机分析、波纹馈源设计与波导缝隙阵天线研制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他是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全国高校电磁场研究会常务理事、国际电机电子工程师学会(1EEE)高级会员、IEEE南京(华东)分会副主席、美国纽约科学院院士。
钟顺时教授曾负责我国第一部三坐标雷达的波导缝隙阵天线研制,该雷达在198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主持的微带天线双频段和宽频带技术研究在1986年获电子工业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合作主持研制成国际上第一副C波段卫星接收站微带天线、我国第一副Ku波段卫星接收平面天线;负责完成了紫金山天文台大型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天线的电设计;主持制成我国第一副K波段波纹喇叭馈源等。获电子工业部与陕西省、上海市等部委省市级科技进步三等奖4项,并获1项中国发明专利。微带天线理论与应用在1995年获全国电子类优秀教材二等奖;电磁场理论基础在1997年获上海市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1998年获宝钢优秀教师奖。1991年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担任主编或编委的期刊:
(1)天线学报,编委,1985年至1986年
(2)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常务编委,1991年起
(3)电波科学学报,编委,1997年起
(4)上海大学学报(英文版),编委,1998年起
主要专业论文:
(1)钟顺时,随机误差地线阵天线性能的影响,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学报,1975年第1期
(2)钟顺时、费桐秋、张玉林,波导窄边缝隙阵天线的设计,西
北电讯工程学院学报,1976年第1期
(3)钟顺时、施明光,大型卡塞格仑天线的计算机分析与参数选择,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学报,1980年第l期
(4)Shun ShiZhong, A study of gravitational astigmatism
compensation of 1arge Cassegrain antennas, IEEE AP—S Int.Symp. Dig.,Los Angeles,Junel981
(5)S.S.zhong and Y.T.Lo, Single—element rectangular
microstrip antenna for dual — frequency operation, Electronics
Letters,19(8),April 1983
(6)钟顺时,矩形微带天线的带宽和宽频带技术,电子科学学刊,7(2),1985
(7)S.S.Zhong, A Broadband feeding technique for
microstrip antenna elements, IEE 5th Int. Conf. on AP, April 1987
(8)钟顺时、罗远祉,双频工作的废型矩形微带天线,电子学
报,15(6),1987
(9)钟顺时,微带天线技术综述,通信学报,8(4),1987
(10)Shun—Shi Zhong and Hong Zhang, Analysis of the
tapered slotline antennaon a dielectric substrate,IEEEAP—SInt.Symp. Dig,Syracuse,June l988
(11)Chi—Sen Lin,Shun—Shi Zhong,Gain enhancement for
microstrip antennas,IEEEAP—SInt. Symp. Dig,San Jose,June 1989
(12)Shun—Shi Zhong?GangLiu andGhulamQasim,Closed
form expression for resonant frequency of rectangular patch
antennas with multidielectric layers; IEEE Trans. Antennas and Propagation,42(9),Sept. 1994
(13)杜彪、杨可忠、钟顺时,多波束抛物面天线的理论分析,中
国科学A辑,25(12),1995
(14)钟顺时、朱春辉、刘俊、许国庆,一种低旁瓣微带天线阵的
分析与设计,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l(6),1995
(15)S.S.Zhong, C Yu, An efficient integral equation
analysis o士waveguide slot coupling, Proc.Asia Pacific Microwave C0nference,Hong Kong?Dec.1997
(16)S. C Gao and S. S. Zhong, Analysis and desigh of
dual—polarized microstriP antenna array, Int. J. R & Microwave Computer—Aided Engineering,9(1),1999
(17)S.S.Zhong,X.X.YANG,S.C.Gao,M.Ahmed,A
low=cOSt dual—polarized microstrip antemnna array, Microwave and Optical Technology Letters,24(3),Feb.2000(其中文会议稿获1999年中国电子学会优秀论文奖。)
(18)Shun—Shi Zhong, Jun— Hai Cui, Compact dual。
frequency microstrip antenna, IEEE AP—S Int.Symp.Dig, Salt Lake City,July 2000
(19)钟顺时、杨雪霞、高式昌,一种新型极化捷变有源微带天
线阵,电子学报,29(6),200l
(20)S.S.Zhong,J.H.Cui, A new dual polarized aperture—coupled printed arrayfor SAR apPlication,J.Shanghai University (English Edition),5l(4),Dec.2001


主要著作:
(1)钟顺时等译,天线理论——分析与设计,电子工业出版社,
1988年
(2)钟顺时,高等天线理论(上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1988年
(3)钟顺时,微带天线理论与应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1年
(4)钟顺时、钮茂德,电磁场理论基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
社,1995年


主讲课程:
电磁场理论基础、通信新技术讲座、天线理论与设计、电磁场
理论、微带天线与格林函数、高等天线理论等。


承担的主要研究项目: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提高我国通信卫星性能的一种新型天线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有源微带天线的研究
(3)微带天线小型化的研究
(4)微带天线高增益技术研究
(5)槽线及宽带天线单元特性参数计算
(6)多层复频航天器天线研究
(7)多波束反射面天线研究
(8)新型平面缝隙阵天线研制
(9)多功能微带天线,嵌入式天线











--------------------------------------------------------------------------------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