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陈新汉

上海大学 /2013-04-21

陈新汉
 
性 别:男

出生年月:1947年11月

籍贯:浙江余姚
 
 学历与工作经历
 
  1982年春,华东师范大学政教系毕业,1986年获哲学硕士。

  1993年从华东师范大学到上海财经大学工作。1995年6月被评为教授。

  现为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哲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认识论研究会主任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价值理论研究室”兼职研究员和室副主任。
 
 研究专长
 
  哲学、社会学
 
 教学工作
 
  主讲课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国传统宗教文化》、《逻辑学概论》、《经济哲学》、《认识论研究》。
 
 科研项目
 
  承接课题: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95规划重点课题《邓小平认识论思想研究》
       上海市2000年哲学社会科学课题《社会经济价值观念与市场经济的相互作用》、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2001年课题《民众评价论研究》
       国家教育部2001年课题《权威机构评价活动研究》等等。
 
 科研成果
 
  专著: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真善美》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2,《评价论导论--认识论的一个新领域》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5年版。 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1993--1994)著作类三等奖。
     3,《社会评价论--社会群体为主体的评价活动思考》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版。 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       学优秀成果(1995--1996)著作类三等奖。
     4,《邓小平认识论思想论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民众评价论》,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此五本书为上海市马克思主义学术著作出版基金资助。
     6,《审美认识机制论》为上海市教育出版基金资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7,《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获国家教育部2001年全国"两课"优秀教材奖。
       共著有专著和编著15本。
  论文:1,《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发展的几个生长点》 获上海市社联1992年优秀论文奖。
     2,《精神生产的两重性与精神文明建设》获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1995--1997)论文类三       等奖。
     3,《真理标准的讨论和伟大理论的学习》获第二届上海市高校邓小平理论研究论文二等奖。
     4,《论自由向必然的转化》获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1997--1999)论文类三等奖。
     5,《邓小平认识论思想论纲》获上海市邓小平理论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1997--1999)论文类三等奖。
       此外,在《哲学研究》和《中国社会科学》、《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被《新华文      摘》全文转载或摘载8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0多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报文摘》转载10多篇。
 
 出国情况
 
  1987年6月到日本神户学院大学学术访问,1987年11月到日本东京参加日中价值哲学学术研讨会,1998年8月到美国波士顿参加第20届世界哲学大会。2003年到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参加第21届世界哲学大学,2004年到韩国讲学。
 
 

相关话题/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