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经验(2)

上海外国语大学 考研论坛/2013-02-24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经验
2008-12-06



  六月份正式开始看书的,有半年的时间,又加上有工作,因此是要把时间好好的规划一下的。因为上外重视基础,二外占的比重较小,而我的法语基础,英语基础是非常好的,所以很容易就定下了看书的计划。
  看到上外的论坛上有一个同学讲,自己看政治书,不去报班,因为他相信自己可以看懂的。我也效仿了,下定决心自己搞定它。拿着好朋友给的红宝书,就是《2007考研政治理论考试参考书》,每天都看一小节,把它看懂不是很容易的事情,尤其对于我这个理科生来说。所以开始的时候是痛苦的经历,但是也会有看明白时的快乐。我是把一半的时间付出给了政治。政治的学习和复习一直贯穿了整个准备的过程,几乎没有间断过。当这本教科书看完了之后,就匆匆看了两本很旧的题目。我想看了书,再看一下题目是很好的,这是一个巩固记忆,又检测记忆的好办法。看题目时能做对的相当少,就知道第一遍看的效果是不好的。实在是没有政治细胞。于是又买了《2008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用书--陈先奎政治考前大串讲》,这也是像教科书的,但是看的时候更痛苦,它把内容分条列出来,没有连贯性。不过硬着头皮看完了,而且看了两遍。接着仍然是题目,《政治理论基础过关2000题》,好好的做了,比第一次做题好多了,但是对问答题仍是门外汉。记得快考试的前几天做到答题的时候仍是模糊的,幸亏了文都(考研辅导班,讲义是mp3,一个同事报了班,录下来给我听的)的冲刺班的讲义像帮我指明了一条道路,不怕大题了。原来大题都有一套回答的方法的。希望大家不要学习我的经验,辅导班是有用的,要有选择性的报,否则就是浪费金钱了。在政治的复习上,我是很卖力的,结果差强人意,62分。
  接着讲一下法语吧。这是我用的时间最少的一门了。大学的时候用的课本是《大学法语简明教程》(薛建成编),这本书已经把语法基本讲完了。当我拿到《公共法语》上下册两本书的时候,是在六月中旬,因为那时候重点放在了政治上,法语书只是偶尔有时间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没有很努力的记单词,只是去理解文章的内容,也会记下课后的词的用法及词组。到放暑假的时候已经看完了一本半了,决定不看剩下的。炎热的暑假看书的效果是很不好的。中间抽出来一个星期做了《大学法语考研必备》,这本书相当的好,难度适中,包含所有的题型。今年的考试中竟然考到了原题。所以还是很重要的。做了后面三套模拟题,分数是很好的,于是就放下不管了。一直到考试前三天才把它翻出来看了一下。今年的法语考试是很难的,等到走出考场有些心灰意冷,因为考的不是我擅长的语法,而是词汇。所以词汇仍然是很重要的。希望09年考试的同学好好的记单词啊。
  下面说英语了,这是专业,也是我最不怕的一门。但是考场上仍然出现了想要退却的一刻,就是考到综合训练的时候,做完了两个阅读理解,我想放弃了,因为觉得看的很不明白,答案也是凭感觉选择的。英语的参考书是最多的。我还是选择性的看了。从论坛知道综合英语的完形填空考过八级真题的阅读理解,于是买了真题,认真的做了十套,并且每套的翻译也是好好的翻了的,然后对照答案找出不足的地方。有时候也会翻了给妹妹看,她说翻得很地道,因此对自己的翻译有了一点信心。八级的作文每一个我都好好的看了写作的思路和句型。这是我薄弱的地方。其实看别人写的作文是很好的,有借鉴的作用,可以帮助自己展开思路。知道上外考研的改错是很难的,八级的改错看了,考试的时候仍然摸不找头脑。看来功夫不到。建议大家掌握好基础知识,以不变应万变。八级共有十套,基本是十天看完的。暑假到了,就回家了。在家里的时候就开始看最重要的书了,《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二辑》,这本书一共有45篇文章,每天都强迫自己看五篇。首先看原文,然后看翻译,最后看后面的解释部分。看的时候是用心在记的,记一些难翻的句子,和一些植物的,动物的,风景的词汇。看英文的时候会想想原文是什么,而看中文的时候会忍不住自己翻一下试试。看完了一遍后,就放下了,转入法语的复习。七天之后又重新把散文选看了第二遍,这次是先看英语再看汉语。后来回到学校里,呆在寝室里好好的开始看《新编英语教程》(8册)。从8册开始看是因为担心时间不够,毕竟开学的时候有四个班,而且还有很多的额外的事情要做,学校到了评估的关键时期。第8册的书不厚,有10个单元,每个单元有两篇文章,还有很多的练习,所以一天看一个单元已经是极限了。所以那个时候每天上午看政治,下午一直到晚上看英语。每天坚持看一个单元,有时候仍是完不成的,就托到了第二天。看完这本书就到了9月,要开学了。很出人意料的是今年开学很晚,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可以自由支配。我就离开学校去了姑姑家,随身带的一本是陈先奎的政治书。再回到学校是十月了,不断的提醒自己还有至少《新编英语教程》5,6,7册,张培基散文选第一辑没有看,除此之外还有几本政治书。有些着急,还是好好的计划一下,觉得要慢慢来,看书是不能急躁的。每天起早,晚睡,课很多,只好找没有课的时候看书。时间是间断的,还好晚上的时间可以完全交给自己。仍然坚持每天一个单元。看完了第7册《新编英语教程》,就简单的看了5和6册,然后是《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第一辑》,像看第二辑时一样的方法。好像很罗嗦哦,不过还有一点就说完了。第一辑看了两遍,中间又看了一遍第二辑,因为我的记忆力很不好,所以喜欢用这样的方式记东西。论坛上又讲到会有GRE的阅读,于是借了一本来看,发现很难就放下了。没有坚持下来,建议大家还是努力的看看,不要像我这样。在考试的时候也不会像我那样看不懂阅读,中途想要放弃了。
  考试是在一个高中进行的,那两天天空飘着大雪,很冷,我抱着一个暖宝还是不能御寒。座位靠着窗户,冷风把挨近窗户的胳膊吹的很凉。还有考生穿着军大衣,带着棉拖鞋,到了考场就换上了拖鞋。写字的手冻得有些僵硬,把暖包使劲捂在肚子上以保持温度。考完了政治感觉是一般的,选择题做得很不好,问答题做的很好的。没有很失望,也没有开心的感觉。下午的法语给了当头一棒,觉得希望不是很大了,但是还是安慰自己不要紧。不能给自己太大的压力了。第二天的综合英语比较糟糕,下午考完翻译我笑了,这是所有的考试中唯一一门让我感觉有了自信的科目。回家耐心的等待结果。过年的时候心里没有在意考试的事情,似乎它离我很远。再开学,离分数公布就不远了。心里也渴望看到分数,但是身边的人比我还要着急。后来我也着急了,每天上网看论坛,还是没有。有一天一个朋友说可以查分了,分数终于出来,总分让我激动不已,像疯子一样大笑,大跳。政治和法语不好,综合一般,翻译是相当棒的。但是心里是七上八下的,因为担心政治不能过国家线。后来又担心法语不能过线。可见还是考高一点好,不用这么提心吊胆的。





2/3 首页上一页123下一页尾页
相关话题/考研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