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外作品获教育部关工委“读懂中国”活动优秀征文奖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6

我校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陈越洋副教授撰写的征文《家国情怀写春秋,一片丹心铸师魂》被评为2019年“读懂中国”优秀征文。
“读懂中国”活动是教育部关工委助力主渠道开展思政教育的品牌活动,旨在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全面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及《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精神,引导广大青年通过身边人身边事,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凝心聚力,接受生动鲜活的党史国史教育。以下为征文原文。
【相关阅读】
家国情怀写春秋 一片丹心铸师魂

陈越洋
1960年秋,一个上海重点中学毕业生听从校长指导,报考当时鲜为人知的小语种,被北大东语系录取,来到绿树成荫、湖光塔影的北大燕园,有幸师从我国东方学大师季羡林、阿拉伯语教学宗师马坚等名师。自此,他与阿拉伯语与中东问题研究结下了毕生之缘。
六十年一甲子,曾经的年轻学子如今已步入古稀之年,他就是我国阿拉伯语学界和中东问题研究学界的资深****上海外国语大学朱威烈教授。
回望六十年前,初入北大的朱威烈参加新生入学分专业动员大会,听到东语系主任季羡林亲自给他们做报告说:“国家对外交往很需要阿拉伯语专业的毕业生”。从此,家国情怀四个字便深深铭刻在他的心中。他回忆说:“那时阿语专业虽然办学点少,人数也不多,属于小语种,但却是国家需要。我们学习阿语专业的目的是为中国对阿拉伯国家的外交外事服务,家国情怀理应是每一个中国阿语工作者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
在治学执教的五十多个年头里,朱威烈对党和国家的知识分子政策感受很深,他特别感恩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教师身心俱获解放,受信任,获擢用,是他得以专心做事做学问的美好时代。他1965年北大毕业后,来到上海外国语学院任教,直到今天。其间的1978年,他获国家公派赴埃及开罗大学进修,那也是他工作13年后的第一次出国学习。1980年回国时,他没有带回电视机和冰箱等国内稀缺大件,而是整整60公斤重的阿文书籍。回国后他深受王季愚、胡孟浩等校领导器重,先后担任过阿拉伯语言文化研究室主任、阿语系副主任、主任、社科研究院院长、中东研究所所长等职。“作为一名高校教师,从报效祖国的高度回望自己的生平,我能述及的有意义的工作,主要是推动学科发展、建设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和参与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工作这三个方面。”朱威烈教授概括自己的教师生涯如是说。
朱威烈热爱自己的阿语专业。在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为适应国家了解世界的需要,他创办了国内第一本介绍阿拉伯国家知识、国情的正式刊物《阿拉伯世界》,自已翻译了大量阿拉伯文学、史地、艺术、社会科学著作,并带领校内外同行出版有关文集、选集。他推动阿语学科的发展堪称矢志不渝。他在上外主持申报建成了阿语硕士点、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使之成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培育)学科。遵照教育部要求“学科要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朱威烈很早就提出阿语发展要坚持“小学科,大内涵”理念,紧密结合国家发展需要,通过科研推动学科的交叉融合发展。他80年代开始承担教育部重大课题,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的阿拉伯学、中东学;90年代他编撰出版《世界热点:中东》专著,实施教学改革,缩短阿语学制,设立阿语—英语和阿语—中东经贸两个专业方向。上世纪末他组建起以阿语博士点为支撑的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东研究所,这也是教育部国际片基地中唯一以外语博士点为基础的重点基地。
进入新世纪,上外不仅建成了松江新校区,而且在学科建设方面先后设立起了国际关系博士点和政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改变了单一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局面。朱威烈亲力亲为,参与见证了全过程,这也是他自己最感欣慰的一页。
朱威烈是一位在国内外中东学界都颇具影响的****,曾多次率团出访,被多家阿拉伯学术机构聘为外籍院士和荣誉研究员。他在开展国际交流中始终秉持“国家的需要就是我们的使命”理念,这也是他对家国情怀的诠释。进入新世纪以来,朱教授的工作重心转向了智库建设。2010年外交部在上外设立中阿合作论坛研究中心,聘他担任主任。2013年他出任上海高校中东研究智库主任。2017年4月习近平主席倡议建立的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交由上外承办,朱威烈任专家委员会主任。他深感要跟上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发展需要,必须加强学习,深入调研,努力为党和国家做好咨询服务工作,以不辜负领导所托,也不负此生所学。
从1965年离开北大,五十余载光阴弹指一挥间,朱教授从未忘记北大对他的培养与保护,更没有忘记他的恩师季羡林、马坚、刘麟瑞先生的谆谆教诲。朱教授常和他的学生谈起恩师季羡林的“人生四要”:爱国、孝亲、尊师、重友。他以此来缅怀自己的恩师,也当作他为师者应遵循的准则。2008年,他赴北大参加刘麟瑞教授九十诞辰纪念会,作题为《缅怀阿语教育前辈 推进阿语学科建设》的发言,他饱含深情地说:“我常为自己受教于马先生、刘先生等一批回族阿语先师而感到庆幸和荣耀……我愿意推动《马坚传》《刘麟瑞传》等有利于促进中阿文化交流的书籍进入阿拉伯世界的书市、馆藏;我还期盼着,在北大校园或阿拉伯语系的某一合适地点,矗立起一座中国阿拉伯语学科奠基人马坚教授的塑像……”十年后北大外文楼里马坚先生的半身铜像已然屹立;他联系沙特知名学术机构出版《刘麟瑞传》阿文版,已寄来清样,今年即将付梓发行;2019年1月,他参与作序的《马坚译著全集》已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朱教授的为人为学之风同样感染着他的学生,朱教授的弟子、回族****丁俊教授曾撰文回忆朱先生说:“每次上课,朱先生总会情不自禁讲到马坚先生,讲马先生丰富而卓越的学术成就,一丝不苟的治学精神,淡泊名利的人品修养以及关爱学生的师长风范……马坚先生已经去世几十年了,朱先生依旧牢记着自己的老师,这种真诚持久的师生之情,使我深受感动,在当今人情淡漠的社会环境里,这种美好的师生情谊是多么弥足珍贵!”
“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贯穿了我教师生涯的执教历程和工作轨迹。”朱教授是国内阿语学界最先跨阿拉伯语、国际关系两个二级学科的博士生导师。朱教授的学生中,有国内知名****,有阿拉伯国家的大使、总领事、参赞等外交官员,也有驻外记者等,他指导的硕士、博士和博士后学生约四十余人,对他的严格要求、循循善诱、悉心指导和关爱提携都感同身受,不时便会提及。
朱教授常对他的学生们说:“读书、写作、思考是中国文人的天职”,这也是他一生从未停下的工作。年过七旬的他,2013年出版了一套四卷两百余万字的《岁月留痕—朱威烈译作选》,2015年沙特授予他阿卜杜拉国王世界翻译奖,颁奖词中写道:“朱威烈的卓越贡献,为中阿文化之间架起了一座交流的桥梁”。2017年,他又出版了《学思刍议》和《中东研究管见》,真可谓是不辍笔耕。“我们生活在一个创造奇迹的新时代,作为大学文科教师,总想能跟上时代步伐,能再尽一点绵薄。”这确实是朱教授的心声。





相关话题/学科 阿拉伯

  • 领限时大额优惠券,享本站正版考研考试资料!
    大额优惠券
    优惠券领取后72小时内有效,10万种最新考研考试考证类电子打印资料任你选。涵盖全国500余所院校考研专业课、200多种职业资格考试、1100多种经典教材,产品类型包含电子书、题库、全套资料以及视频,无论您是考研复习、考证刷题,还是考前冲刺等,不同类型的产品可满足您学习上的不同需求。 ...
    本站小编 Free壹佰分学习网 2022-09-19
  • 我校召开第五轮学科评估迎评准备工作会议
    7月29日下午,我校在虹口校区第二报告厅举行第五轮学科评估迎评准备工作会议,启动全校所有参评学科的迎评准备工作。校长李岩松以及副校长杨力、查明建出席会议,参评学科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迎评顾问组成员、研究生院全体成员参加了本次会议。会议由研究生院院长赵蓉晖主持。杨力副校长介绍了学校的迎评准备情况并做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
  • 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齐聚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上外:真挚友谊共促改革发展
    12月7日,阿拉伯国家驻华使节代表团到访位于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的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代表团一行18人,包括阿拉伯国家驻华使团长、沙特驻华大使图尔基,阿尔及利亚驻华大使布哈利法、巴勒斯坦驻华大使马赫达维、突尼斯驻华大使哈立德、阿联酋驻华大使扎希里、黎巴嫩驻华大使贾布尔、索马里驻华大使阿瓦莱、毛里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
  • 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举办第十期阿拉伯国家官员研修班
    11月18日至25日,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第十期阿拉伯国家官员研修班在上外松江校区举办。本期研修班由来自16个阿拉伯国家的31名政府官员组成。19日上午,开班仪式在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举行。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苏丹外交部新闻司司长兼新闻发言人曼苏尔·努尔丁及全体学员出席开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
  • 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第七期阿拉伯国家官员研修班举行结业仪式
    6月22日上午,由外交部、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承办的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第七期阿拉伯国家官员研修班结业仪式在上外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举行。外交部中阿合作论坛事务大使、中心理事长李成文,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中心理事长兼主任李岩松,中心专家委员会主任朱威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
  • 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第七期阿拉伯国家官员研修班举行开班仪式
    6月13日上午,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第七期阿拉伯国家官员研修班开班仪式在上外松江校区举行。本期研修班为叙利亚官员研修班,由来自叙利亚政府各部门的35名官员组成。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主任李岩松,叙利亚公共工程与住房部工程研究与咨询局长穆罕默德·阿比丁,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副主任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
  • 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第六期阿拉伯国家官员研修班举行结业仪式
    2019年3月17日上午,由外交部、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上海外国语大学承办的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第六期阿拉伯国家官员研修班结业仪式在上外松江校区国际教育中心举行。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中心理事长、主任李岩松,也门驻德国大使馆参赞阿迪勒·哈姆德,外交部亚非司参赞华昕,中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
  • 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第六期阿拉伯国家官员研修班举行开班仪式
    3月9日上午,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第六期阿拉伯国家官员研修班开班仪式在上外松江校区举行。本期研修班由来自也门的30名外交官组成。上海外国语大学校长、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主任李岩松,也门外交部副部长奥桑·欧德,外交部中阿合作论坛事务大使、中阿改革发展研究中心理事长李成文先后致辞。开班仪式由中心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
  • 上外教师获首届“外指委杯”全国阿拉伯语金课大赛一等奖
    2019年5月5日至7日,首届“外指委杯”全国阿拉伯语金课大赛总决赛在北京外国语大学举行,东方语学院阿拉伯语系鞠舒文老师以优异的表现荣获了一等奖。本届大赛面向全国设有阿拉伯语专业的高校,由教育部高等学校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阿拉伯语分委员会主办,北京外国语大学阿拉伯学院、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
  • 高级翻译学院“研究生学术训练营:口笔译跨学科研究”——阿语口译第二讲“阿汉互译实践与能力提升”举行
    2020年10月28日上午,上海外国语大学高级翻译学院主办的“研究生学术训练营:口笔译跨学科研究”——阿语口译第二讲“阿汉互译实践与能力提升”顺利举行。此次讲座的主讲人蔡伟良教授系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阿拉伯文学、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研究,已出版专著、译著十余部。在本次讲座中,蔡教授结合自身使用阿拉伯语4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
  • 首届语言学跨学科研究论坛在上外举办
    首届语言学跨学科研究论坛于2020年11月21日在上海外国语大学虹口校区举办。本次论坛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料库研究院与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语言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联合主办,论坛采用线下报告与线上腾讯会议、B站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论坛开幕式由上海外国语大学教授王雪梅主持,上海外国语大学李岩松校长和李维屏 ...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