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维克多·拉林教授作客欧亚研究前沿讲坛,探析21世纪中国在俄罗斯太平洋政策中的中心地位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6

2019年5月17日晚,应上海外国语大学欧亚文明研究特色研究生班的邀请,欧亚班访问教授、俄罗斯科学院通讯院士、俄罗斯科学院远东分院历史、考古与民族志研究所前所长维克多·拉林(Viktor Larin)教授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松江校区应行政楼129教室作了题为《China in thefocus of Russian Pacific Policy in the 21st Century》的专题讲座,欧亚班、卓越学院、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等单位众多师生参加。
拉林教授强调,中国是俄罗斯太平洋政策的关注重点和核心。地理位置、国家利益、经济合作、人民交流和意识形态都决定了中俄关系的不寻常。俄罗斯对华政策可分为四个层面:在国际层面,需要制衡美国,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在欧亚层面,需要共同保障安全,促进经济发展,实施大欧亚伙伴关系计划;在地区层面,对俄而言需要促进太平洋俄罗斯(拉林教授使用这一概念作为替代西方中心主义式的“远东”概念)的社会和经济发展;在国家层面,需要保障国家安全和包括能源领域在内的国家及企业利益。
在拉林教授看来,20-21世纪交际之时,俄罗斯的对外政策出现了整合和调整,具体表现为1986-2013这一时期以亚太地区为主,2014年之后对外政策以欧亚地区为主。他认为,新的时代条件下,全球化与逆全球化两股潮流及与之对应的开放主义与孤立主义、保护主义日益对立,东西方的角逐和对抗出现新形态。迫于北约扩张、西方制裁等带来的意识形态和政治压力,出于对俄罗斯文化认同的渴望,同时遵循俄罗斯历史、外交政策和国际关系的传统,制定俄罗斯太平洋政策在当下显得尤为必要。
拉林教授强调,俄罗斯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包含着地缘政治的对外目标和经济发展的对内目标。俄希望在积极参与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基础上成为太平洋地区的强国,并且充分利用自身在太平洋地区的资源和亚太地区国家的潜力来推动俄罗斯的现代化建设。这就要求俄一方面积极开发远东和西伯利亚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更要通过积极参与地区整合加速东西伯利亚和远东的经济发展。基于此,拉林教授形象地用三种颜色来形容俄罗斯的太平洋政策——分别是代表太平洋的蓝色,代表西伯利亚的绿色和代表北极东部的白色。
拉林教授指出,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对亚太事务的参与分为四个阶段,1992-1999年为亲华的双边阶段;2000-2006年,俄致力于发展多国多边关系;2007-2012年俄致力于创造在太平洋地区的经济和体系立足点。其活动的领域和方式主要有加入APEC、ARF、EAS等地区组织、成为能源市场、通过六方会谈等形式积极参与解决环境、自然灾害等地区问题、参与亚信峰会更好保障地区安全、在亚太地区创建经济立足点以及与亚太国家建立双边关系等。
他表示,2014年乌克兰危机爆发后,构建大欧亚和广泛的欧亚伙伴关系是俄未来十年主要的地缘政治目标。俄希望与中国一同协作,重塑欧亚政治和经济版图。其中,维护地区国家乃至整个地区的安全和政治稳定是大欧亚伙伴关系和“一带一路”倡议合作的基础。
拉林教授强调,太平洋俄罗斯的发展仍然是普京当局国内政治的优先任务。然而,莫斯科的财政资源和技术有限,无法自行开发这些地区。这就给亚太诸国的参与提供了足够空间。
在这次讲座中,拉林教授还具体分析了俄中、俄日、俄韩的双边关系和发展前景。他认为,丰富的自然资源、绵长的海路和临近中日韩等发达经济体与广阔市场为太平洋俄罗斯发展的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恶劣的天气、稀少的人口、薄弱的基础设施建设、不利于生活和商业活动的条件等则无疑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其发展。2007-2013年,俄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太平洋俄罗斯的发展,例如对太平洋俄罗斯地区进行大量投资,建设石油和天然气管道等。太平洋俄罗斯地区对于克里姆林宫而言,是一个巨大而永久存在的问题,是潜在威胁的源头,也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讲座结尾,拉林教授总结道,尽管俄罗斯的焦点从亚太地区重新转移到欧亚大陆,亚太地区仍是其对外和对内政治的重要优先方向。虽然全区域基础设施项目的实现由于政治因素仍然受限,但能源、农业和旅游业的合作对各方来说都是最有希望和最有利的。目前中俄在高科技、科学等领域的合作仍然不足以满足21世纪的要求,需要特别的关注和投入。
最后在问答环节,拉林教授针对同学们的问题进行了耐心全面的解答。
欧亚班是上外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和俄罗斯东欧中亚学院两院以及政治学学科和外国语言文学学科两个一级学科点的协同创新合作的结果,已作为子项目入选“上海市一流研究生教育引领项目——上海外国语大学区域国别研究特色研究生项目”。本次讲座为“欧亚研究前沿讲坛”第37讲。



相关话题/政治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