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祁明致辞。他表示,本次论坛聚焦“中国道路的百年探索:创造与贡献”主题开展研讨交流,对于进一步深化学习研究阐释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有助于学校进一步在“中国道路”研究方面形成品牌效应和特色优势,必将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学校以举办论坛为重要契机,进一步发挥中特中心的思想引领作用,构建开放合作、协同攻关的学术共同体平台,凝聚各方力量,旨在形成一批高质量的研究成果。

本次论坛共有四个主旨报告,分别由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党委宣传部部长郭茜、《解放日报》理论部副主任王珍主持。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拥军重点阐释了“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根本区别”;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陈锡喜做线上交流,聚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贡献”主题进行阐述;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教授孙力以“从百年主题看中国道路的贡献”为题,阐述了中国道路对世界的贡献;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曹景文重点阐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世界意义”。
在主题研讨环节,15位专家****围绕中国道路问题展开了精彩的学术研讨。《文汇报》理评部主任杨逸淇、上海对外经贸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张耿庆、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帅主持主题讨论环节。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杜玉华、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胡绪明、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徐光寿、浙江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桑建泉、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何益忠、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邱仁富、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高玉林、上海海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董玉来、上海应用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务副院长邱杰、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徐建飞、华东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庆寺、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刘伟、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徐国民、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叶柏荣、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刘勇等分别从历史、理论和实践层面分析了中国道路百年探索实践中的创造与贡献。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教授赵勇做总结发言。他指出,中国道路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完善的,要注重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源头性成果的把握;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探索中国道路的研究,要重视经典文本的作用和实践样本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学理性研究,形成原创性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