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9日,《丝路乐坊》项目启动会议暨“一带一路”创作与研究座谈会在上海音乐学院举行。上海音乐学院党委书记、院长、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院长林在勇出席座谈会,并为《丝路乐坊》专家委员会成员与高级研究员颁发聘书。上海音乐学院副院长、高研院执行院长杨燕迪主持会议。
本次会议由上海音乐学院贺绿汀中国音乐高等研究院主办,《丝路乐坊》项目中心承办。
上海音乐家协会主席、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许舒亚,上音科研处长、高研院秘书长钱仁平,上音教育网络信息中心主任、数字媒体学院(筹)负责人代晓蓉,上音学科办副主任、高研院副秘书长韩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音乐家协会主席、作曲家、指挥家努斯来提·瓦吉丁,香港中乐团艺术总监、终身指挥阎惠昌,经典947频率总监沈舒强,旅美作曲家于阳,大连艺术学院副院长、教授张欢,《戏剧艺术》杂志主编、上海戏剧学院教授、博导潘健华,艺术人文频道制片人、资深编导孙孟晋,上海市多媒体行业协会副会长潘峰,上海大世界文化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军出席本次座谈会。
林在勇从战略高度,对这个项目本身的推进以及未来的推广做了规划:《丝路乐坊》项目是在学校未来布局当中的重要战略之一,在这个项目里面包含了舞美、多媒体、市场等这样一些新的要素,其工作里面最核心的观点是分享,在分享当中获得共振。《丝路乐坊》要精准地设立项目,科学地安排工作的节点,然后理性地来看待自己工作的价值,客观地呈现工作成果。用一种开放、包容、分享的态度赢得社会的认可。把它做成一个真正不图虚名,年年有真实成果的研究中心、艺术产出单位。通过跟大世界、艺术人文频道等平台的合作,创造更多的机会、推出更多作品。希望不仅仅是传承和展示,更要有一定的文化增值、产业价值、商业价值。
会上,代晓蓉介绍了《丝路乐坊》项目计划。我院近年来高度重视“一带一路”题材的重大创作,完成了《丝路追梦》等一批具有艺术水准和中国艺术特色的作品。在这个背景和情况下,成立了《丝路乐坊》项目中心,其主要工作分为三个版块“丝路创作”“丝路研究”“丝路交流与传播”。它的意义在于进一步树立上音在一带一路主题下的艺术创作,进一步确立我院在丝路题材作品的创作中,音乐、媒体、戏剧、跨界融合创作的亮点与特色,为进一步响应时代需求,探索、巩固跨界融合的创作的方式,体现上音一直以来的艺术创作中海纳百川、用于探索的精神和能力。
许舒亚教授认为,上海音乐学院在创作力量上首当其冲,在这里集中了最优秀的作曲家。近年来,在“上海之春”等品牌里展现了很多的新人新作、优秀作品、优秀人才。希望今后能够推出更多好的作品、好的创意、好的计划,从而推动上海音乐学院继续在上海,甚至全国各项活动中起到重要的展示作用。
努斯来提·瓦吉丁主席说,在“一带一路”国家的战略感召之下,能成立这样一个项目中心,感到非常高兴。愿意在“一带一路”的创作和研究上,尽一点我微薄之力。把我在西域多年的感想以及思路和其他老师一起,协力打造上海音乐学院这样一个品牌项目。
与会专家针对这个项目,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热烈的发言,以及对如何推动项目的发展给出了切实的建议。
撰稿、摄影:陈冬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