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音乐研究中心是我院基于院内、国内以及国际学术机构协同合作而建立的新型学术平台,由我院党委书记、院长林在勇倡议设立。该中心将围绕中国相邻国家的音乐文化研究,旨在通过学术研究、音响音像档案建设、博物馆建设,聚焦音乐生态与文明流动,比较与审视亚-欧多元文化的历史与当下,探索传统音乐资源的再诠释及其可持续性与应用。促进国内外学术深度交流,推动跨学科交叉合作,包括数字人文环境下文化多样性实践及音乐知识的公共化,为音乐教育塑造平等、宽容、自强人格及激发艺术创造力提供学术支撑。
在同一时间开幕的《反哺归家:中国早期录音的历史与意义》国际工作坊,即是亚欧音乐研究中心的第一个学术活动。
我院副院长杨燕迪教授为“中心”成立揭牌并讲话。他指出,“亚欧音乐研究中心”的成立正是在“一带一路”战略的指引下,面对人类共同体的大命题,在音乐文化上做出的推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用的“新时代”的命名,来表明世界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格局发生的深刻变化,我们作为在“一带一路”上的国家,面临着一方面怎样吸收西方现代性的成果,同时又要保护自己的文化传统,然后在新的一个世界格局中发出自己的声音的命题。亚欧音乐研究中心将会集合来自全世界各地的同仁,来共同研究共同关怀的问题,为中国以及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再次复兴和崛起,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赵塔里木教授代表中国音乐家协会对“中心”成立表示热烈的祝贺。他强调了“中心”的研究区域定位在“亚欧”在当代的重要意义。他认为,音乐是“一带一路”上一个特别的符号,是“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人民在历史上的一个伟大创造,音乐是用声音留下来的文化记忆。随着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认可与参与,“一带一路”中的音乐研究愈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历史上“丝绸之路”音乐的传播和相互交流,以及创新再造的过程,中国音乐文化的面貌发生了改变,但这个面貌的创新和再造是中国化的,它也改变了中国音乐历史的发展。
上海音乐学院“亚欧音乐研究中心”主任萧梅教授介绍了中心的创建背景与概况,并阐释了“中心”今后工作的五大重点。
开幕式上,湖北省博物馆、中国国家民族博物馆、新疆师范大学音乐学院中亚音乐研究中心、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民族音乐传承驿站、山东临沂大学俄罗斯音乐研究所、西安音乐学院西北民族音乐研究中心、广西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院、日内瓦高等音乐学院、亚洲世界音乐季等机构正式加盟为亚欧音乐研究合作伙伴。
来自大英图书馆、美国国会图书馆、柏林音响档案馆、澳大利亚国家档案馆、日本大阪民族学博物馆、巴布亚新几内亚研究所、日内瓦高等音乐学院以及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台湾师范大学民族音乐研究所暨音乐数位典藏中心、台湾大学音乐研究所等多个单位的近40位学者们见证了这一历史时刻。
供稿:仪式音乐中心
撰稿:陈黛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