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来自德国波茨坦天体物理研究所(AIP),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PMO)和上海天文台(SHAO)、爱莎尼亚塔尔图天文台(Tartu Observatory)的天体物理家们参与的中德国际合作项目“宇宙网络结构对星系性质的影响”取得重要进展。项目科学家利用斯隆星系巡天(SDSS)数据,分析了宇宙大尺度纤维状结构(Cosmic Filaments)中星系的动力学特性,首次发现了宇宙大尺度纤维状结构的旋转信号,表明角动量可以在前所未有的尺度上产生,相应成果发表在《自然·天文学》杂志上。
宇宙大尺度结构中一个显著结构是纤维状结构(Filaments),是一种由众多星系和暗物质组成细长结构。它们的末端往往连接着星系团结构。因此这纤维状结构可以看作是宇宙中物质传输的“高速公路”。文章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王鹏(AIP)说:“尽管这些‘细’圆柱体——与铅笔的结构相似——长数亿光年,但直径只有几百万光年的‘宇宙高速公路’会旋转!”中德合作项目德方负责人Noam Libeskind (AIP) 补充道:“这种转动以前从未在如此巨大的尺度上出现过,这意味着一定有一种迄今未知的物理机制负责扭转这些高速公路。”
图1,左图:宇宙网中四种大尺度结构示意图:团块(Knots/Cluster/Nodes),细丝(Filaments),片状(Walls/Sheets),空洞(Voids),其中细长的为宇宙纤维状结构。右图:星系和物质沿着宇宙大尺度纤维状结构(Cosmic Filaments)做螺旋运动示意图。
右图来源: AIP/ A. Khalatyan/ J. Fohlmeister
在宇宙学背景下,如何产生角动量是宇宙学尚未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在结构形成的标准模型中,当物质从低密度区域流向高密度区域时,早期宇宙中存在的小的高密度区域通过重力不稳定性增长。这种流动是无旋的或无卷曲的——早期宇宙中没有原始自转。因此,任何旋转都必须在结构形式的过程中产生。宇宙网,特别是纤维状结构,与星系的形成和演化密切相关。它们对星系自旋也有很强的影响,经常调节着星系及其暗物质晕旋转的方向。然而,目前对结构形成的理解是否预测纤维状结构本身是否应该也在旋转,尚不明确。爱沙尼亚塔尔图天文的Elmo Tempel教授的研究团队通过使用复杂的映射方法,从星系分布找寻到纤维状结构。每根纤维状结构近似于一个圆柱体,其中的星系分布在纤维结构轴心的两侧。中德科学家团队利用这个方法仔细测量了两侧之间星系的平均红移差异,发现其中一侧总是表现出远离观测者的红移,而另外一侧是靠近观察者的蓝移。这表明,纤维结构显示出与旋转一致的清晰信号。
图2,宇宙纤维状结构(Filament)的旋转曲线。红线表示远离观测者的一侧,蓝线表示靠近观测者的一侧。
“宇宙中星系的运动伴随着更大规模的物质流动。质量流和速度流通常以分层方式传输。首先,物质坍缩成薄片状结构,形成巨大的宇宙墙。然后物质在此平面中流动以形成纤维结构。在最后阶段,物质坍塌并沿着细纤维状结构轴向流动以形成团块结构。”中德项目中方负责人康熙教授说。“在这种质量流模型下,人们可能会期望在第二阶段形成纤维状结构的自旋。换句话说,我们预计沿着纤维状结构的运动仍然是线性的,而垂直于纤维状结构轴向的运动是非线性的。”团队核心成员之一,来自上海天文台的郭铨研究员解释说。王鹏补充说“居住在星系团区域的星系被吸积到连接两个星系团的纤维状结构上,然后沿着这条高速公路运动。假设纤维状结构可以近似为圆柱形,这样的流动自然会引起绕着纤维状结构轴的旋转,因此星系整体的运动呈现螺旋状。”
国际知名天文期刊《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于2021年6月14日以“Possible observational evidence that cosmic filaments spin”为题发表了这一重要研究结果。论文第一和通讯作者王鹏毕业于紫金山天文台,现于波茨坦天体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50-021-01380-6
科学联系人:
郭铨,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射电天文科学与技术研究室研究员,guoquan@shao.ac.cn
附件下载: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海天文台研究团队参与的中德合作项目在宇宙大尺度结构研究中取得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2-02-14
相关话题/结构 物质 运动 自然 观测
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发现首批“拍电子伏加速器”和最高能量光子开启“超高能伽马天文学”时代
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LHAASO)”在银河系内发现大量超高能宇宙加速器,并记录到能量达1.4拍电子伏的伽马光子(拍=千万亿),这是人类观测到的最高能量光子,突破了人类对银河系粒子加速的传统认知,开启了“超高能伽马天文学”的时代。这些发现于2021年5月17日发表在《Nature ...上海天文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全球望远镜联合对M87开展前所未有的多波段同步观测
2019年4月,科学家发布了有史以来第一张黑洞照片。这一卓越成就是通过事件视界望远镜(EHT)于2017年4月对M87星系中央超大质量黑洞的观测获得的。然而,这仅仅是这个科学故事的开始。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牵头组织协调包括8位台内研究人员在内的国内****参与了此次的EHT合作。期间,EHT国内牵头 ...上海天文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眨眼”的星系帮我们揭开银河系“丢失”的重子物质之谜
夜空中有无数明亮的星星,帮助人们认识宇宙,也为天文学家测量银河系内的物质创造了条件。天文学家将宇宙中所有能测量到的普通物质(例如星系、恒星,气体)加起来后,发现其总质量只是理论模型预测的一半。这些普通物质都属于重子物质(例如质子、中子等),日常生活中我们接触到的所有物质都属于重子物质。另一半“丢失” ...上海天文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上海天文台领衔开展的合作研究论文获评《自然-通讯》2020年度“天文学与行星科学”十大亮点研究论文
2021年1月26日,权威学术杂志《自然-通讯》发布2020年度“天文学和行星科学”十大亮点研究论文,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领衔开展的合作研究论文《Evolvingparsec-scaleradiostructureinthemostdistantblazarknown》入选其中。 这十大亮点研究论 ...上海天文台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Parag Kundu研究员喜获“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研究基金”项目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ParagKundu研究员获得2021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外国****研究基金——“外国优秀青年****”项目。该项目旨在支持自愿来中国开展基础研究工作的外国优秀科研人员,以促进外国****与中国****之间进行长期、稳定的学术合作与交流。 ParagKundu研究 ...上海巴斯德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嫦娥四号探测成果出炉:人类首份月球背面幔源物质初步证据
北京时间2019年5月16日凌晨,国际科学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布我国月球探测领域的一项重大发现。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为嫦娥四号任务玉兔二号巡视器研制了红外成像光谱仪(VisibleandNear-infraredImagingSpectrometer,VNIS)。利用VNI ...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用户波荡器束线及活细胞成像束线通过工艺测试
2021年5月24日至25日,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继5月初实现2nm自由电子激光放大出光之后,完成并通过了用户波荡器束线及活细胞成像束线的工艺测试。测试专家组由来自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上海光源成功制备出超精密纳米光栅并获批国家一级标准物质
近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正式发文批准了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上海光源团队)和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联合研制的超精密纳米光栅成为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具体名称为:一维硅纳米光栅标准物质,光栅间距106.4nm±0.7nm(k=2),编号GBW13983。上述标准物质填补了我国300nm尺度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反物质超核质量和结合能的精确测量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复旦大学和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所重离子物理团队在反物质系列研究上再次取得重要进展,完成了超氚核与反超氚核质量和结合能的精确测量。实验结果首次给出了超氚核与反超氚核以10-4质量差精度验证了CPT(电荷共轭变换-宇称反射-时间反演)对称性在奇异物质原子核上的成立,这也是迄今为止CPT对称性验证的最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上海应物所举办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启动会
为使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和熟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相关情况,提升科研项目申请质量,上海应物所科研管理处于2020年1月20日在嘉定园区学术活动中心举办了“202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启动会”,约80余名科研人员参加。科研管理处副处长支敏主持会议。会上,支敏首先介绍了举办本次启动会的目的与意 ...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