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0月11日,由上海市归国华侨联合会、上海交通大学主办,上海社会科学院侨联、上海交通大学侨联、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侨联承办,上海市其它高校侨联、科研院所侨联协办的上海市2017年“侨智论坛——人工智能与未来城市”在上海交通大学举行。
中国侨联副主席,上海市侨联党组书记、主席沈敏,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上海市侨联副主席徐学敏等出席,并与侨界杰出人物代表、中科院院士褚君浩、贺林以及中科院外籍院士蒲慕明等共同启动论坛。

论坛由上海市侨联副主席陶勇和徐大振主持,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蒲慕明、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朱向阳、上海社科院副院长何建华分别作了题为《脑科学与人工智能》、《生机电一体化机器人技术》、《新智能,让城市更智慧更温情更美好》主旨演讲。他们分别从脑科学、机器人以及人文科学等角度诠释了人工智能对未来城市的影响。来自本市8所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作交流发言。他们从医学、智能机器人、人口老龄化、智能纤维、运动等不同领域诠释了“人工智能与未来城市”这一主题,并和现场来宾进行了互动交流。

本次论坛共收到来自沪上各高校和科研院所共15家侨联组织推荐的22篇高质量论文,上海社科院侨联推荐的3篇论文全部入选,分别是哲学所副所长成素梅研究员的“人工智能的范式转换及其发展前景”、应用所葛伟民研究员等的“人工智能与智慧城市”、信息所顾洁博士的“人工智能:精准服务与隐私安全”。我院也因此成为本次论坛征文中入选论文最多的单位。
我院侨联主席沈开艳及三位征文作者,以及其他高校、科研院所统战部门负责人、侨联负责人等参加了论坛,此外各区、高校、科研院所、国企侨联代表,各侨界社团代表,新侨代表,上海市有关部门代表等,共230余人出席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