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于之前文献报道中自组装策略可以调控表面Ullmann反应路径,本工作发现Br2Py (2,7-Dibromopyrene)在Ag(111)表面上的Ullmann耦合反应路径是唯一的。无论预构筑的组装结构如何新奇独特,经过热催化激发非对称性脱溴反应后,均被诱导到brick-wall构型的有机金属二聚体;进一步的加热,得到长程有序的有机金属链;最后,得到高度有序的纳米带。此反应路径背后的物理化学机制可以解释为:组装纳米结构之间的弱相互作用(hydrogen bonding和halogen bonding)无法主导反应路径,而Br2Py前驱体分子两端的溴原子脱掉后,金属-碳和碳-碳共价键形成,强的共价作用力轻松碾压弱的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从而主导了整个Ullmann偶联反应路径。

图1 自组装结构归一到相同的反应路径

图2 表面反应机制探究
除此之外,在前期工作中,他们还率先在国际上报道了基于半金属Bi界面的Ullmann偶联与可控反应,得到了Bi参与的中间体和一维纳米链,引起了领域内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相关工作见Scientific Reports, 2021, 11, 3414.
以上工作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的资助以及上海光源20U线站的支持等。
文章链接:https://doi.org/10.1007/s12274-021-34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