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获第33届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青年科学家奖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0

近日,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岳冬晓博士和宋倩博士因在合成孔径雷达图像解译方面的研究成果获第33届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URSI GASS)青年科学家奖。
岳冬晓的获奖项目“合成孔径雷达图像(SAR)杂波的物理表征模型”从物理建模角度深入分析了杂波的产生机制,结合深度神经网络创新性的提出了物理杂波的生成机制,为复杂自然环境下的SAR图像解译提供了理论基础。

宋倩的获奖项目“小样本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表征与分类”针对实际应用中SAR图像样本量少的关键科学问题,创新性的提出了SAR图像的高维空间表征方法,提高了目标分类与识别准确率,在SAR图像的解译与应用中具有重要价值。

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成立于1913年,是国际科学理事会下属的科学组织,负责促进和协调国际无线电相关领域的科学交流与合作,学术研究的讨论与传播,在国际无线电科学学界具有崇高的科学地位和社会影响。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大会与科学研讨会(URSI GASS)是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的三大旗舰会议之一,每三年举办一次,迄今已有近百年历史,今年由于新冠疫情于8月29日至9月5日在线举行。
青年科学家奖由国际无线电科学联盟于1969年设立,每三年评选一次在无线电科学领域有突出贡献的青年研究人员,每次全球约100名35岁以下青年****获奖。
相关话题/科学 国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