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教授游庆龙团队在国际地学期刊发表研究成果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0

近日,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大气科学研究院教授游庆龙团队在国际地学领域期刊《地球科学论评》(Earth-Science Reviews)上发表了题为“Review of snow cover variation over the Tibetan Plateau and its influence on the broad climate system”的重要研究成果。该成果推进了对青藏高原气候与极端气候变化和机理的研究,为“一带一路”倡议和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建设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游庆龙为论文的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

青藏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被誉为地球“第三极”,也是“一带一路”的核心区。青藏高原是长江、黄河等亚洲十余条大江大河的发源地,被称为“亚洲水塔”,其冰冻圈(包括冰川、积雪和冻土等)广泛发育,蕴藏着巨大的淡水资源。青藏高原常年积雪面积约为30万平方公里,由于其高反照率、低导热率以及水文效应,青藏高原积雪变化与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天气气候和气候系统变化密切相关,在东亚乃至全球能量和水循环等方面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在此背景下,团队的研究总结了近年来基于多源积雪资料研究青藏高原积雪变化的现状以及不确定性,指出了地面观测台站的选取标准、研究时段、分析方法、多传感器卫星数据精准性等使得青藏高原积雪变化特征存在较大偏差,受地形、气温和水汽影响,青藏高原积雪在南亚季风区-西风环流区-季风西风相互作用区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性和变化特征。
论文回顾了青藏高原积雪变化的物理成因及其对高原及其周边气候和气候系统的影响,指出气温和降水是控制青藏高原积雪变化的最直接因素,北极涛动、西风急流、海-气耦合系统等通过大气环流调控青藏高原积雪变化。同时,青藏高原积雪通过“冰冻圈-大气圈”相互作用机制,影响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区水汽输送过程与降水空间格局,对其气候和气候系统带来显著影响。
研究提出了青藏高原积雪研究有待解决的问题,如亟需利用多源数据集准确开展青藏高原极端积雪灾害过程与影响评估;青藏高原积雪分布与变化是否具有海拔依赖型现象需要证实;气候变化特别是未来变暖1.5℃和2℃背景下,青藏高原积雪未来变化规律及其影响气候与极端气候变化的物理机制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近5年来,游庆龙团队主要从事气候系统变化与成因、极端气候变化规律诊断等方面的研究,先后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全球变化及应对”重点专项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资助,在青藏高原气候变化与大气环流、冰冻圈与大气圈相互作用、极端气候事件变化规律与预估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科研成果,在Earth-Science ReviewsClimate DynamicsJournal of Climate等国际知名期刊发表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收录学术论文40余篇。




相关话题/青藏高原 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