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教授彭慧胜、副教授孙雪梅,生命科学学院教授俞洪波,航空航天系教授徐凡等多学科团队紧密合作,提出并发展得到一种可注射的纤维状生物传感器。这类新型纤维状生物传感器具有稳定的电化学性能、与组织相匹配的力学性能、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整合性,能够实现对体内多种化学物质进行长期、实时监测。10月28日,该项研究成果以《螺旋碳纳米管纤维电化学传感器实现了多种疾病标记物的长期体内监测》(“Functionalized helical fibre bundles of carbon nanotubes as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for long-term in vivo monitoring of multiple disease biomarkers”)为题,在线发表于《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杂志。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和疾病防治重视程度的提高,个人生理信息的实时监测及其带来的个体化医疗受到关注。而电化学生物传感器是一类可以将化学信号转化成电信号的装置,可用于检测特定化学物质的信号,在可穿戴医疗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
然而,不论是现有的体外电化学传感器还是植入式传感器都存在一定的应用限制。据介绍,现有的体外电化学传感器多将汗液、尿液作检测媒介。由于这些媒介不能连续存在,成分单一且检测不准确,往往会限制监测的连续性、准确性和多元化。相较而言,尽管现有的可植入式传感器以体液作媒介,可以准确、实时检测人体中的生理信号,为人们提供及时的健康信息,却也仍会有因其材料本身模量大,而存在的刚性器件和柔软组织间的重复机械损伤问题。另外,现有植入式器件基于二维平面结构设计,植入方法主要基于传统手术,很难实现微创的植入,导致难以和组织形成稳定界面,无法实现长期和准确的检测,亦会影响到信号采集和生物安全。
面对上述问题,复旦大学研究团队通过仿生肌肉结构的方法,设计了具有多级螺旋结构的纤维状电化学传感器。团队通过力学模拟和纳米压痕实验证明碳纳米管纤维相对传统的植入材料如金丝或聚二甲基硅氧烷等具有更低的弯曲内应力,且其抗弯刚度相对于其他传统植入材料更接近柔软的组织,并借鉴传统静脉注射方法,利用与纤维一维结构相适应的注射方法,将纤维状传感器准确植入至目标区域,纤维在体外的形态类似于动物毛发贴附在皮肤表面。通过细胞实验及组织切片,该纤维在注射后没有使动物产生炎症反应和疤痕,并且与周围组织结合良好,证明了纤维传感器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整合性。
生物体内的化学物质种类繁多且分布不均,为满足实际检测的需求,研究团队还设计了具有轴向或者径向结构的多级纤维状传感器,分别可以实现在不同位点对同一物质的分布进行检测(如肿瘤中过氧化氢的分布)或者在同一位点对不同种类的化学物质进行检测(如血液中的钙离子和葡萄糖)。以血糖和血钙的检测为例,纤维状传感器可以对血管内钙离子和葡萄糖进行实时监测,得到的结果和商用传统检测方法相比效果良好。
据介绍,这项工作在生物电子学领域发展出一个新的方向。通过集成电路、蓝牙和相应软件,利用该器件将可远程对生理数据进行实时采集。且器件可以在血管中稳定工作四周。
复旦大学高分子科学系博士研究生王立媛、解松林,生命科学学院本科生王志远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孙雪梅、徐凡、俞洪波、彭慧胜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上海市教委等的资助。
附图一,多级螺旋碳纳米管纤维。a,肌肉多级螺旋结构示意图;b,多壁碳纳米管纤维的透射电镜图,标尺:3nm;c,单根碳纳米管纤维的扫描电镜图,标尺:6μm;d,多根碳纳米管纤维的扫描电镜图,标尺:20μm;e和f,纤维器件植入到肿瘤和血管的示意图;g,纤维器件植入后在皮肤表面形态,标尺:500μm。
附图二,多级螺旋纤维状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a,轴向分布用于不同位点对同一物质的分布进行检测;b,径向分布用于同一位点对不同种类的化学物质进行检测。标尺:50μm。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多学科团队合作在纤维生物电子学领域取得新进展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0
相关话题/传感器 生物
微电子学院吴东平教授课题组发明全固态无参比电极半导体离子传感器
以离子敏感场效应晶体管为核心单元的半导体离子传感器在食品、环保、生命健康和物联网等诸多领域都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由于使用时需要使用一个体积庞大、昂贵的参比电极提供参考电位,导致传统的半导体离子传感器体积大、成本高、不易微缩和集成、不能充分利用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的成果,极大限制了半导体离子传感器的广泛 ...复旦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0微电子学院吴东平教授课题组发明全固态无参比电极半导体离子传感器
以离子敏感场效应晶体管为核心单元的半导体离子传感器在食品、环保、生命健康和物联网等诸多领域都有巨大的应用前景,但由于使用时需要使用一个体积庞大、昂贵的参比电极提供参考电位,导致传统的半导体离子传感器体积大、成本高、不易微缩和集成、不能充分利用半导体产业快速发展的成果,极大限制了半导体离子传感器的广泛 ...复旦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0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詹义强课题组 开发出具有超快恢复速度的湿度传感器
近日,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微纳系统中心詹义强教授课题组开发出具有超快恢复速度的无铅双钙钛矿Cs2BiAgBr6湿度传感器。4月15日,有关研究成果以“Lead‐FreeCs2BiAgBr6DoublePerovskite‐BasedHumiditySensorwithSuperfastReco ...复旦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0基础医学院黄志力课题组发现小鼠 黑暗暴露诱发觉醒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院黄志力课题组研究发现,上丘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联合腹侧被盖区多巴胺能神经元介导了小鼠急性黑暗暴露诱发觉醒效应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为临床治疗异常光照引起睡眠紊乱相关疾病提供新思路。该研究成果于2019年1月31日,以《上丘γ-氨基丁酸能神经元在小鼠黑暗暴露诱发觉醒的效应中起到关键作用》 ...复旦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0基础医学院刘浥课题组发现分子生物钟对mTORC1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
近日,基础医学院刘浥课题组研究发现分子生物钟对mTORC1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12月6日,相关研究成果以《节律蛋白Per2通过招募TSC1到mTORC1复合物来抑制mTORC1信号通路的活性》(”TheCircadianProteinPeriod2SuppressesmTORC1Activityvi ...复旦大学通知公告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0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振国
陈振国博士,青年研究员,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兼职教授地址:东安路131号,上海200032电话:(办公室)传真:邮箱:ZhenguoChen@fudan.edu.cn工作经历青年研究员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复旦大学附属上海市第五人民医院兼职教授(2017.07-今)助理研究教授美国德克萨 ...复旦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0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AlastairMurchie
AlastairMurchie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地址:东安路131号,明道楼911室,上海200032电话:(办公室),(实验室)邮箱:aihm@fudan.edu.cn工作经历教授,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2005-今)首席研发,英国剑桥新药开发公司(1998-2005)首席研发,法国巴黎 ...复旦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0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陈飞
陈飞地址:上海市东安路270号2号楼1313B,上海200032实验室主页:https://www.x-mol.com/groups/chenfei电话:邮箱:feixchen@fudan.edu.cn工作经历青年研究员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2019.12-至今)博士后美国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2 ...复旦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0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何云刚
何云刚博士,青年研究员地址:东安路131号,明道楼,上海200032邮箱:heyungang@fudan.edu.cn工作经历青年研究员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2018.1-今)副研究员中国科学院,中科院-马普学会计算生物学伙伴研究所,(2009.11-2017.12)博士后美国斯坦福研究院,( ...复旦大学师资导师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 2021-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