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一级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介绍(4)

复旦大学 /2013-01-13

生物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生物学科设有遗传学、发育生物学、生物物理学、植物学、微生物学、动物学、生态学、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生物信息学(自设)、人类生物学(自设)等12个博士点;1999年获得生物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同年设立生物学博士后流动站。本学科依托遗传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医学神经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分子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糖复合物卫生部重点实验室,拥有遗传学、生态学、神经生物学、生理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等国家重点学科,在此基础上被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此外,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和生物物理学为上海市重点学科。本学科现有中国科学院院士4名,长江特聘和讲座教授8名,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含B类)获得者9名,复旦大学特聘教授8名。

本学科近年来获得国家973项目(首席)2项和课题16项、863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2项、创新群体资助1项,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含海外)9项及其他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400余项,获批新药证书及临床批件10余项。金力教授领导的现代人类学重点实验室在东亚人类起源和扩散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在Nature和Science杂志发表论文,并获得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郑兆鑫教授研制成功的猪口蹄疫O型基因工程疫苗已获国家新药证书;宋后燕教授课题组开发出一类生物技术新药注射用重组链激酶(r-SK),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余龙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创新研究群体”资助。此外,本学科还获得了4篇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和一批国家级教学成果。

 电子科学与技术 返回页首
 


我国1981年设立首批博士点时,被批准成立“电子、离子与真空物理”博士点,1984、1990年设“半导体物理与半导体器件物理”和“无线电电子学”博士点。1998年获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1999年建立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1992年建立“专用集成电路和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2004年建立“波散射与遥感信息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988年“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1996年“物理电子学”、“无线电电子学”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2002年“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电路与系统”、“微电子学与固体电子学”继续成为国家重点学科;同时,本学科被评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

本学科根据电子学科发展趋势,加强学科交叉与合作,形成了以下三个学科研究方向:
新材料、新器件和新工艺研究方向 根据纳米材料和器件研究的发展趋势,着重研究纳米尺度集成电路中工艺-器件-物理间的相互影响规律及各关键工艺技术,形成高速、低功耗集成电路设计理论和方法。

信号处理理论方法研究方向 针对当前信息处理的特点,研究海量、异源、多维信息处理的相关理论和方法,探索与人工智能、医学学科的交叉,促进相关研究成果的应用。

系统设计与实现研究方向 在器件工艺、信息处理研究的基础上,加强系统设计与实现方面的研究,促进研究成果的转化。

上述研究方向符合当今电子材料、信息处理、芯片与系统设计的发展方向,体现了复旦大学文、理、医综合性大学的优势,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强了与医学、生物学等学科的交叉融合。

本学科通过人才培养和引进,在主要学科方向上已形成知识、年龄结构合理的学术队伍,涌现了若干杰出的年青学科带头人。现拥有1名院士、1名973首席科学家、4名****及杰出基金获得者、4名新世纪(跨世纪)人才。

在科学研究方面,王威琪院士牵头负责中国工程院院级咨询项目(有9位院士参加),金亚秋教授作为973首席科学家负责“复杂自然环境时间空间定量信息获取与融合处理的理论与应用”,本学科还承担了多项973、863、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和省部级课题。近3年,获各项国家及省部级奖励10余项,仅在IEEE等本学科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就达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在3次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中2次获团体和个人冠军。

 基础医学 返回页首
 


复旦大学基础医学一级学科建于1927年,在我国医学教育和研究发展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拥有一批我国基础医学学科的创始人和开拓者,如解剖学家张鋆、齐登科等教授;病原生物和免疫学家汤飞凡、林飞卿等教授;病理解剖学和法医学家谷镜汧、张沅昌、陈康颐等教授;生理学和病理生理学家冯德培、徐丰彦、朱益栋教授等。1981年多个学科点被批准为首批博士学位授权点,1988、2002年有多个学科被评为国家重点学科。2007年又被教育部认定为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现由人体解剖和组织胚胎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学、免疫学、放射医学和法医学及自主设立的蛋白组学,医学信息学等二级学科组成。

多年来,特别是近五年来,在“985工程”、“211工程”的支持下,本学科在人才培养、教学、科研、服务等方面取得了较好成绩:已经形成了一支具有较高学术研究水平、有奉献团结进取精神的优秀学术团队,其中包括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的闻玉梅院士,长江特聘教授和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教学方面,注重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结合、手段和技术的革新,主编和参编了20多本教材,其中大型参考书《现代医学微生物学》《现代免疫学》《组织学》等多次荣获国家图书奖,多门课程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在科学研究方面,瞄准学科前沿,结合国情确定研究方向,获得多项基金资助,如“973”和“86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际合作项目、教育部科学技术重点项目、上海市重大重点项目等研究课题,取得系列研究成果。开展了具有创新性的抗原-抗体复合物型乙肝治疗性疫苗的应用基础研究,完成了符合国际标准的临床II期研究,验证了该治疗型乙肝疫苗的临床治疗效果;表皮葡萄球菌功能基因组学研究在国际权威杂志发表了有影响的论文,获教育部高校发明一等奖。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专业确定视觉及神经的发育与疾病研究、解剖及临床影像的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辅助手术、生殖及干细胞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等为三大主要方向。免疫学专业以感染性疾病的免疫机制及对策研究、肿瘤免疫的分子与细胞基础、免疫细胞的发育活化及其调节、移植免疫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等为研究方向,在疫苗分子设计的基础和应用研究方面已在国际上形成特色和影响,在国内领先。放射医学专业在电离辐射旁效应分子机理研究等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辐射防护研究方面具有一定的特色。此外,该学科积极开展面向临床和社会的技术服务,如病理学专业承担了大量的病理诊断工作,在华东和东南地区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放射医学专业是大亚湾和秦山核电站周边环境水中氚监测的指定单位。法医学专业作为全国和上海市司法鉴定中心,每年受理上海市和全国各类案件近万余件,为上海和全国的社会安定及上海市法制建设服务。

相关话题/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