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物理学“光学”专业介绍及导师联系方式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国家重点学科,"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

本专业在历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光学专业评估排序中均位于全国高校第一。91年底与大连理工大学一起由国家投资建立"三束材料改性国家重点联合实验室",该实验室复旦大学分部于2002年改建为"先进光子学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依托于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本专业是复旦大学"211"重点学科建设单位。1999年被国家教委批准为第二批"****奖励计划"设岗专业。在非线性光学、超快光物理学、光子学基础与器件、载能束材料合成与改性,磁光超薄膜光学等领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目前主要研究方向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某些方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物理学系

该专业现有加盟院士1人, 教授4人,副教授3人。

主要研究方向:

固体光谱研究

新型材料的飞秒超快光物理

飞秒激光对硅等材料的表面微构造(黑硅)

生物大分子的超快过程

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近几年承担项目:

国家基金重大项目1项,国家基金重点项目2项,国家基金8项,省部级基金3项,累计经费达140万元。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非线性光学,固体光谱,激光物理,光生物医学,飞秒超快光物理等。

毕业生去向:

国内外的科研院所,高等学校及有关公司、单位。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该专业现有加盟院士2人,教授10人,副教授13人。

本专业培养的研究生主要在国内外高等院校、科学研究所继续深造或在激光物理、应用光学、光子学和光电子等领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以及在企业中从事光学应用和开发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

①超短脉冲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及超快光物理

②光子学物理基础

③固态物质的光学与光谱性质

④光电子功能材料和电荷转移过程

⑤光生物学和激光医学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固体光学性质、非线性光学、激光光谱、激光物理、磁性物理与材料等。

从上个世纪末,传统的光学,电子学进入了崭新的光电子学。新的交叉科学将把人类的文明推向一个更高的境界。光学这个传统科学将被赋予新的生命,推动人类的历史向前发展。本专业以光电子学与纳光子学基础研究为主,同时开展功能材料和器件的研究,在光信息和光通信技术方面进行探索,拥有一个朝气蓬勃、勇于探索、团结协作的科研群体,具备先进完善的科研仪器和国际一流的实验室。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们既强调光电子学科学的基础理论,又注重与材料学、物理学、化学、医学以及生物学等其它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使经过训练的学生成为能够轻松地进入相关交叉领域进行研究工作的综合人才。

主要研究方向:

纳光子学

激光制造与探测技术

光电子功能材料与器件

光功能材料

毕业生去向:

除继续深造外,主要分布在国内外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集团公司。

光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简况

姓 名主要研究领域所在院、系(所)办公电话、Email地址
沈学础固体光谱研究物理系021-65642683
张新夷同步辐射物理系021-65642364
xyzhang@fudan.edu.cn
周建英超快激光光谱物理系021-65642683
jyzhou@fudan.edu.cn
钱士雄新型材料的飞秒超快光物理,生物大分子的超快过程,肿瘤的诊断和治疗物理系021-65642373
sxiqian@fudan.edu.cn
周映雪固体光谱物理系021-65642966
yxzhou@fudan.edu.cn
赵 利超快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物理系021-65642726
lzhao@srcap.stc.sh.cn
陈暨耀光生物物理与激光医学物理系021-65642366
jychen@fudan.edu.cn
干福熹激光材料;光电子技术;光信息存储;非晶态物理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21-21322133
fuxigan@fudan.edu.cn
范滇元高功率固体激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21-65641599或
021-65643264
dyfan@mail.shcnc.ac.cn
陈良尧固体的光学、磁学性质,新型光子器件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21-65646068
lychen@fudan.ac.cn
钱列加半导体激光泵浦技术与飞秒脉冲科学,高维时空光弧子物理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21-65642145
ljqian@fudan.edu.cn
王培南激光光谱学;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21-65642092
pnwang@fudan.edu.cn
徐 雷光子学基础与器件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21-65642144
leixu@fudan.ac.cn
金庆原低维磁学与磁光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21-65642059
qyjin@fudan.ac.cn
刘丽英光子学基础与器件;非线性光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21-65642144
lyliu@fudan.edu.cn
吴嘉达光电子功能材料;等离子体物理的应用;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21-65642150
jdwu@fudan.edu.cn
陆明纳光子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021-65642177
minglu@fudan.ac.cn
彭 波新型激光材料与激光器件、新型光放大器、光波导、光开关以及相关的新材料;光记录以及记录材料;纳光子学材料与器件先进材料研究院021-55664170
bpeng@fudan.edu.cn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