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化学“物理化学”专业介绍及导师联系方式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9-27

物理化学
化学系、分析测试中心

国家重点学科,博士和硕士学位授予点,并建有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与教学人材培养基地。现有院士2人(兼职1人),教授19人(兼职2人),副教授14人。

 

 

 

 

主要研究方向:

多相催化和表面化学

量子化学和理论催化

激光化学和分子反应动态

纳米功能材料物理化学

电化学。

近年来主要科研项目及成果:

承担科技部973重大项目、攀登计划、国家基金委重大基金、重点基金、杰出青年基金、面上基金、市科委重点项目及国际合作项目。"顺酐加氢生产工艺技术及高效XYF-5催化剂"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乙二醇催化氧化合成40%乙二醛生产工艺技术"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电解银催化剂上氧的吸附态和选择氧化机理研究"和"阀控式免维护铅酸蓄电池"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化学沉淀制备高效沸石吸附剂和纯化剂"、"无粘结剂疏水硅沸石吸附剂的制备"获上海市优秀发明一等奖。

开设的主要专业课程:

统计热力学、高等物理化学实验、表面化学、核磁共振导论、高等无机化学、高等有机化学、量子化学原理及应用、高等结构分析、复相催化、催化进展、固体化学等。

毕业生去向:

除继续深造外,主要分布在国内外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集团公司。

先进材料与技术研究院

物理化学专业培养化学理论基础知识系统扎实、实验技能全面坚实、创新意识强、综合素质高,同时能够了解和把握物理化学发展的前沿和动态,适应我国经济、科技、教育发展需要,从事物理化学研究和教学的高层次人才。本专业拥有雄厚的教学科研队伍,先进完善的科研仪器,具有一流的教学科研水平。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既强调物理化学科学的基础理论培训,又注重与先进材料、器件组装及生物医学等应用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为研究生的未来职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知识架构。

主要研究方向:

①多相催化和表面化学

②量子化学和理论催化

③激光化学和分子反应动态

④纳米功能材料物理化学

毕业生去向:

除继续深造外,主要分布在国内外高等学校、研究机构和集团公司。

 

 

物理化学专业博士生导师简况

姓 名主要研究领域所在院、系(所)办公电话、Email地址
吴浩青嵌入电极反应动力学,高能电池──锂离子电池,固体电解质。化学系021-65642403
hqwu@fudan.edu.cn
吴征铠(兼职)化学反应动力学和激光化学化学系 
江志裕表面电化学、光谱电化学、生物电化学、高能化学电源等。化学系021-65642404
zyjiang@fudan.ac.cn
范康年金属表面吸附和催化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非晶态合金表面结构、电子态和催化性能的理论研究;中等分子结构的分子光谱的精确计算及反应机理的理论研究;飞秒光谱理论;材料和大分子的结构模拟。化学系021-65649385
Knfan@fudan.edu.cn
龙英才沸石的合成,结构表征与结晶机理;沸石吸附剂、催化剂的制备,结构研究及在异构体分离、催化、功能材料和环境工程中的应用;沸石膜。化学系021-65643913
Yclong@fudan.edu.cn
贺鹤勇多相催化和固体核磁共振;主要为低碳烷烃的活化和功能化;原位固体核磁共振研究反应机理;纳米催化剂的制备;新型材料的结构表征化学系021-65643916
heyonghe@fudan.edu.cn
唐 颐分子筛催化和功能材料;纳米材料制备和组装;新催化材料和复相催化化学系021-65642409
ytang@fudan.edu.cn
周鸣飞基质隔离分子的光化学和反应动力学;自由基光谱;小分子的量子化学计算化学系021-65643443
mfzhou@fudan.edu.cn
黄 维纳米材料化学(刚柔双嵌段和三嵌段共聚/齐聚高分子的合成、自组装及其物理化学性能和器件化研究);分子模拟(量子化学计算在功能高分子材料研究中的应用)先进材料研究院021-55664188
iamhw@fudan.edu.cn
白春礼 (名誉教授)有机纳米材料与器件;分子纳米结构与纳米技术先进材料研究院021-55664188
iamdirector@fudan.edu.cn
徐筱杰 (兼职)计算先进材料;结构化学;蛋白质及药物分子设计;基于中药资源的新药研究先进材料研究院021-55664188
iamdirector@fudan.edu.cn
刘忠范 (兼职)纳米化学;分子组装技术先进材料研究院021-55664188
iamdirector@fudan.edu.cn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