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副教授谈研究生扩招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5-24

又一年的研究生(均指硕士研究生)考试结束,成绩已经公布。这几年研究生扩招和报考人数的势头迅猛,继2005年报考人数第一次突破百万,今年更上层楼,报考人数127万,再创历史新高,而招生人数也已经达到了34.4万,是2000年的5倍多,速度不可谓不迅速。全国在校研究生数量也突破了100万,在研究生的数量上,中国已经位居世界前列。

  研究生报考的火爆与本科生就业形势的严峻是密切相关的,而后者又与高校本科生的扩招息息相关。几年来,全国高校招生人数由1998年的200万人飙升至2001年的460万人,翻了一番还多;仅仅过了5年,今年招生人数将达到近900万人,几乎又翻了一番。这种大跃进式的扩招带来的直接后果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无门,直接的表现就是薪酬标准直线下降。以高校毕业人数最多的城市北京为例,2005年北京地区应届毕业生的月薪较之上一年平均下降了16%.有专家预测,继2003年大学生遭遇就业难后,2006年大学毕业生的起薪还将比2005年降低22%左右;而在另一高校毕业生集中的城市上海,1000元的月薪已成为普遍的标准被毕业生们接受。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考研就成为了高校毕业生们的优先选择,也至少在客观上减轻了毕业生的就业压力,从这个意义上讲,研究生扩招是必然的。

  当然,研究生扩招带来的负面结果罄竹难书:合格的导师数量不足,教育质量下降,学术水平不仅滥竽充数,还带来了不少抄袭、剽窃的恶果,这一切都是事实,可以举出无数事例。但事有百害而必有一利,利与害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换,研究生扩招同样如此。

  前面提到了高考的问题,其实研究生扩招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更高一级的高考,在一些沿海发达城市的职业市场上,研究生的文凭几乎相当于几年前的本科文凭;相应的,随着高考扩招的规模更大、势头更猛,本科文凭因此贬值更甚,考研岂不正在变为高考?

  高考存在着各省分数线不平等的现象,实质是各省的录取率不一样,高的如北京、上海,重点大学的录取率可以达到16%以上,而一些省份只有10%,甚至5%.为了全国各地区的均衡发展,尤其是为了促进边远落后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对这些地区进行一定的录取倾斜是情有可原的,但对本来就业机会就远多于其他地区的北京、上海倾斜却违背基本的公平、公正原则。改变这种不公平的呼吁存在多年,但这一现象不仅没有改变,却变本加厉。一些地方政府借着与教育部共建大学的机会,进一步扩大了本地生源的比例,据2003年统计,部分部属重点大学的本地生源比例分别是:北大17%,清华16%,复旦44%,上海交大47%,武大50%,南大55%,浙大61%,其中北大、清华并非与北京市政府共建,其经费来源于全国的纳税人,因此本地生源的比例较低,但北京市每81个考生中就有一个上北大或清华;而50万考生的河南仅168个招生指标,近3000考生才有一个上北大或清华。不同的录取率导致各省分数线相差悬殊,同一班级的分数竟然会相差几十分甚至上百分,其不公平显而易见。近几年,这一趋势不仅没能扭转,还在进一步加剧。由于地方和部门利益,想要在短时期内改变这一不公平的现象希望渺茫。在这个现实背景下,研究生扩招就是对不公平高考制度的一种纠正。

  前面提到本科文凭贬值加速,因此凭借本地较高录取率进入大学的毕业生与他们的同学一样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考研变得越来越重要,与之相应,高考的重要性相对减弱。研究生考试没有地区名额指标,比高考公平得多,是一次重新洗牌。所有考生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遵循相同的录取标准,这样就给了以前遭受不公平高考待遇的考生们第二次竞争的机会,而且更重要的是,这次是相对公平的。

  由于许多非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通过考研成为名牌大学的研究生,现在招聘研究生时有一种“查三代”的做法,即查研究生原来本科的毕业院校,看其是否为名牌大学。但因为中国的高考是不平等的,因此这种做法容有商榷。按照这种逻辑,不仅要“查三代”,更要查“户口”,因为同一所大学来源于不同省份的学生高考分数线相差太大了。由于其户口所在地录取率低,许多优秀的学生不能进入名牌大学,而进入名牌大学的一些考生如果换个省份,可能连普通院校也考不上。不仅如此,高考是应试教育发展的终极产物,高分未必代表高能力,再加上一考定终身,考试发挥失常或填报志愿失误等因素,有些优秀学生进入了并不理想的大学,考研是给了他们第二次机会。以本科学校取人的做法其实是一种没有充足根据的歧视。

  我担任研究生导师已经七年,以自己的经验,并没有发现名牌与非名牌大学出身的研究生在研究能力上有什么显著性的差异。这其中的因素很复杂,我想一个重要的因素是高考成绩好的学生研究能力未必就强。高考是应试教育的产物,考察的主要是解题能力,而学术研究更注重提出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更何况能否考上名牌大学还存在着录取率不平等和高考临场发挥等因素。其实我非常反对研究生扩招,主要原因是合格导师的数量有限,一届研究生如果超过三名,一名尽职的导师会感到吃力,无法保证教学的质量。但如果换一个思路,只将硕士研究生当作一种职业训练,而不是必然将其作为一名未来的学术研究者来训练,那么就可以降低学位要求——缩短学习年限甚至取消毕业论文(这些正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普遍做法和目前改革的方向),那么这样的扩招也未必不是一件有益的事,至少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纠正现实存在的不公平的高考制度。考研对高考的纠正不仅体现在录取的相对公平性上,而且还体现在考试内容上。高考是应试教育的终极产物,过分注重一次笔试的成绩;而考研包括了面试,更侧重于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而且面试的权重越来越大,这也是对应试教育的一种纠正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