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复旦大学]电子工程系

研究生院 免费考研网/2006-05-21

  电子工程系成立于1982年,现隶属于复旦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工程系,现有2个专业教研室: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教研室和生物医学工程教研室;1个系级研究所:复旦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2个科研中心:生物医学工程中心和数字技术中心;1个实验中心:电子学教学实验中心。电子工程系具有较强的科研、教学师资力量,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教授6名(博士生导师6名),副教授与高级工程师16名。

  电子工程系,现设有“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和“生物医学工程”2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400人左右。作为侧重于科研应用的理科院系,电子工程系特别注意培养本科生坚实的数理基础、良好的科学素质和一定的创新能力,使学生牢固地掌握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本系历届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全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连续获得优异成绩。电子工程系学科研究方向广泛,现有数字系统理论与技术、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图像处理、工业控制、通信理论与技术、电路分析与测试、医学超声与工程、医学信号处理、心脏起搏与电生理、医学仪器与系统等方向。电子工程系现有“电路与系统”和“生物医学工程”2个硕士点及“电路与系统”和“生物医学工程”2个博士点。其中“生物医学工程”具有一级学科博士授予权,电路与系统是“电子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授予点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1996年“电路与系统”学科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1997年建立“电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1999年“电路与系统”学科获教育部批准设立“****”特聘教授岗位,2000年“生物医学工程”学科获学校批准设立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岗位。

  电子工程系的科研力量雄厚,具有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骨干、知名教授为依托、后备力量源源不断的教学科研队伍。医学超声与工程等研究方向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有国际影响;人工智能和神经网络、数字系统理论与技术等研究方向有较大国内影响。多年来,本系承担了大量的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部委省市级科研项目,均取得了圆满结果。据统计,1996年来承担科研项目95项,总经费达1617.5万;获奖12项,含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省部级奖10项;发表论文600多篇,著作6本,含SCI 67篇,EI 175篇。目前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30多项、其他科研项目30多项。

 

相关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