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元者,中国语言文学系,男。
论文:
悲剧快感发生的生理心理机制(《文艺理论研究》1988-03)
图腾艺术与生命感受的表达(《民间文艺季刊》1989-01)
瓦雷里与象征主义(《西方现代文艺理论研究》1991)
畲族的盘瓠崇拜及其民俗心理(《浙江民俗》1992)
立足于高标准,,反对平庸──美学和文艺创作的下一步目标[学术对话](《文论报》1993-01-02)
图腾崇拜的悲剧感及其原始崇高感(《社会科学》1993-05)
喧哗中的庄严:评《现代西方美学史》(《复旦学报》1995-05)
寻求跨世纪的文学史新景观(《学术月刊》1995-12)
文学史研究中的历史优先性原则(《文学评论》1996-02)
走向元文艺学(《文学评论》1996-04)
勾勒20世纪西方美学的历史图景(《社会科学》1996-08)
面向21世纪的美学家:蒋孔阳(《美与时代》1996-08)
蒋孔阳的美论及其人类学美学主题(《文艺研究》1996-06)
关于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美学的思考[学术对话](《文艺理论研究》1997-02)
艺术起源序说(《民族艺术》1997-01)
艺术起点问题新探(《民族艺术》1997-02)
艺术作品的起源与艺术起源学(《民族艺术》1997-02)
试论艺术起源的必然性》(《民族艺术》1997-03)
艺术起源问题的理论内涵及其当代意义(《文学评论丛刊,》第1卷第1辑,1997-12)
历史优先性原则与小说史研究(《复旦学报》1997-04)
试论史前艺术的始源性意义(《求是学刊》1997-06)
诗人的象征──瓦雷里(《语文学习》1998-04)
试论艺术起源研究中的历史优先性原则(《江海学刊》1998-04)
史前艺术的功能属性(《中国文化与世界》第6辑,1998-06)
艺术起源与“美”的情境性(《华南师大学报》1998-03)
试论劳动说与模仿说的有效性问题(《复旦学报》1998-06)
蒋孔阳的美学道路(《学术月刊》1998-11)
上海美学研究发展报告[1978-1998](《上海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发展报告[1978-1998]》,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
美的探寻与人生的觉醒──蒋孔阳人生论美学思想述评[《蒋孔阳文集》代编后记](《文学评论》1999-01,《复旦学报》1999-04)
文化滑向凡庸的忧思(《文汇报•文艺百家》1999-04-10)
人类学立场与文化的未来发展(《民族艺术》1999-02)
史前艺术的本质属性(《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2辑,1999-04)
艺术起源的性别学思考(《性别诗学》,社科文献1999)
物品与人品[美学对话](《中文自修》1999-01)
美育和生活[美学对话](《中文自修》1999-02)
美与创造[美学对话](《中文自修》1999-03)
人类学与艺术[译作](《民族艺术》1999-03)
艺术人类学与知识重构(《文汇报•学林》2000-02-12)
当代中国美学的四大遗憾(《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第3辑,2000-04)
20世纪中国美学:边际化及发展策略漫议(《美学与艺术评论》第5集,2000-06)
“只要有路,我还将走下去”,──蒋孔阳先生的最后十年(《学术界》2000-03)
艺术与童心(《中文自修》2000-01)
感觉的天使(《中文自修》2000-02)
形象的风帆(《中文自修》2000-03)
城市之美(《中文自修》2000-06)
艺术起源与因果问题(《海上论丛》第3辑,2000-04)
相似、相应与相继──艺术与进化论小议(《东方丛刊》2000-03)
民族民间艺术与21世纪中国艺术人类学学科建设(《南宁国际民族民间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完全的艺术真理观:艺术人类学的核心理念,,《文艺研究》(权威),2007-10
中国艺术人类学:历史、理念、事实和方法,,日本东京大学《BI》(美)日文版,2007-03
无害的苦工:界定民族音乐学,《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03
中国艺术人类学要义,《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06
该用怎样的文化滋养网民,《解放日报》,2007-02-06
专著:
《图腾美学与现代人类》,上海学林出版社,1992
《崇高之始:中国图腾文化》,沈阳出版社,1997
《艺术之根:艺术起源学引论》,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艺术起源与图腾特化》(《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博士硕士文库•文学卷》之一),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美学观礼》,中国发展出版社,2000
《美学心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