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片说明:太阳-大寨项目出水以及水质前后对比
我国页岩气可采储量超过30万亿立方米,位居世界第一。但是,绿色环保生产的压力,已是制约页岩气进一步发展难题之一。页岩气田压裂返排液具有高盐、高硬、高有机物、高悬浮物等特点,太阳-大寨区块页岩气压裂返排液悬浮物最高达2000mg/L,平均悬浮物800mg/L。同时,环保新政对回注水水质要求也不断提高,按照项目现场井的注入层平均空气渗透率等相关参数,要求回注水悬浮物低于15mg/L。传统处理工艺难以达到回注标准,且设备占地面积大,加药量大,运行成本高。

图片说明:回注水处理站高效旋流微泡装置
为了彻底解决回注水中悬浮物含量高的问题,盐湖中心基于流体动力学、传质强化等理论基础,先后对高效旋流微泡装置开展模拟计算、小试实验和中试实验等系列研究攻关,通过几年反复实验,分析表征数千组数据,逐步完善工艺。为进一步降低悬浮物含量,研究人员系统研究复配药剂,大大提高了药剂的利用率,降低了药剂成本。
在近一年示范装置验证运行中,对不同区块的页岩气压裂返排液的处理,均能满足相关的排放标准要求。太阳-大寨区块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回注处理装置成功运用,标志着盐湖中心已完全掌握高效微气泡气浮的工艺设计和药剂复配等技术,在页岩气压裂返排液处理领域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进一步展现了盐湖中心高盐废水处理新技术开发和产业化优势,为推动国家非常规气开采的进一步发展做出一定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