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图所示,为了搭建CaT-Smelor 2.0平台,该研究首先通过设计合适的适配体开关将双链DNA固定在磁珠上并优化了信噪比,成功实现了信号传感模块(适配体)与检测模块(CRISPR-Cas12a)的耦合。随后,以癌症标志物甲胎蛋白(AFP)为例,利用CaT-Smelor 2.0实现了对AFP的快速、高灵敏检测;通过替换适配体,CaT-Smelor 2.0可“即插即用”,实现对小分子化合物如可卡因的高效检测,适用于兴奋剂、毒品检测等场景。同时,该研究还考察了CaT-Smelor 2.0对复杂样品的检测效果,结果表明,在人血清中对AFP和可卡因的最低检测限分别可达0.07fM和0.34μM。CaT-Smelor 2.0不仅继承了一代检测平台的现有优势,同时还大幅提升了通用性和可扩展性;结合适配体技术,理论上可实现任意分析物的传感与检测,应用潜力巨大。
我校博士研究生赵祥祥、中国农业科学院植保所李珊珊、我校助理研究员刘光及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王忠为共同第一作者;华东理工大学客座教授、中科院微生物所研究员王为善、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谭高翼及张立新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该工作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及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