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理工大学硕-博连读生培养方案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科代码:0805-1) |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11年7月修订 |
|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设立于2003年,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设有博士后流动站,是我国“211工程”和设立长江计划特聘教授岗位的重点建设学科点。它涵盖了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生物材料、纳米材料与技术、体育运动材料六个二级学科,其中“材料学”为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国家“211”工程和上海市重点建设学科。现有博士生导师34名,包括兼职双聘院士2人,教育部****特聘教授2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4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它依托高分子材料系、无机材料系、国家医用生物材料动员中心、国家级宝石检测中心、超细材料制备与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特种功能高分子材料及相关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市先进聚合物材料重点实验室、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等,拥有扫描电镜、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多种仪器在内的测试平台。长期选派学生到美、德、瑞、法、日等国家知名院校攻读学位或交流。 |
一、培养目标 |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深入了解材料科学与工程领域的最新发展动向;具有独立开展有关材料合成、材料结构性能研究、材料制备与加工、材料改性与应用等方面的科学技术研发能力,具有较好的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至少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及计算机操作和应用技术,能独立地进行国内外学术交流。 |
二、研究方向 |
1.材料物理与化学(含材料物理与材料化学、纳米材料物理与化学、生物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表界面性能) 2.材料学(含材料的分子设计与合成、材料结构与性能研究、新型功能材料、复合材料、材料开发工程、宝石学、新型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材料的腐蚀、磨损及其防护) 3.材料加工工程(含材料成型加工工艺与技术、反应性加工、聚合物合金、非金属材料深加工技术、导电材料加工) 4.生物材料(含生物活性材料、纳米生物医用材料与技术、生物高分子材料) 5.纳米材料与技术(含纳米材料制备与加工、纳米材料制备过程的工程基础、纳米复合材料、纳米催化科学与技术) 6.新型无机材料(含无机非晶态材料,无机能源与环境材料,无机红外光学材料,无机发光材料) 7.特种聚合物材料(含高性能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特殊功能聚合物及其复合材料、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环境友好材料,新型复合材料加工技术) 8.体育运动材料(含运动面层材料、运动防护与功能材料、运动器材检测技术) 9.核技术应用 |
三、学制和学习年限 |
硕博连读生学制为4.5年,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课程学习成绩有效期自研究生入学开始为6年。 |
四、课程设置和学习 |
1.本学科硕博连读生应完成不少于33学分的课程学习,其中硕士阶段不少于23学分,博士阶段不少于10学分。 2.根据校内资源共享及学科交叉的原则,研究生可选修数学或其他同类学科的专业课作为本学科的专业选修课,学分认可。 3.课程设置表中设置的课程有一定的选修空间,研究生一旦选定某门课程,则必须参加该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学位课程不及格的研究生,可在学习年限内参加重考或重修相同性质课程。参加重考或重修的研究生必须经选课后取得考试资格,重考与他届研究生同卷同堂进行,不再另行安排。在学习年限内未能按要求完成课程学习者,予以退学。 4.提倡硕博连读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提高创新能力。硕博连读生在进行课程学习的同时需参与课题组的科研、学术活动,进行学位论文的前期工作。 |
五、博士生资格认证 |
1.通过条件
(1)修满规定硕士阶段学分,成绩合格。 (2)通过论文开题报告。 (3)完成至少两次文献分析报告,并通过实验技能考核。 (4)具有优良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以及良好的培养潜质。
2.步骤
(1)硕博连读生博士生资格认证在入学后的第4学期末完成。对个别优秀的学生,可适当安排在第3学期末进行。 (2)硕博连读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本人填写《华东理工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博士生资格认证表》,学院审查课程成绩,由导师如实填写硕博连读生的科研能力、科研作风、思想品德等情况,考核小组在规定时间对本专业的硕博连读生集中进行考核。 采用集中考核方式:先由硕博连读生做开题报告,接着导师介绍该生发表论文及科研工作情况。考核小组就专业基础知识及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提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做出通过与不通过博士研究生资格认证的结论,并由考核小组负责人签字,名单报研究生院审核。 (3)经研究生院审核确认具有博士研究生资格的硕博连读生从通过博士生资格认证的下一学期开始享受博士生待遇,并作为录取的博士研究生上报教育部。 |
六、论文发表 |
按照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材院通字【2011】第3号文件执行。 |
七、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博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从事学位论文的工作内容及其所产生成果的知识产权属华东理工大学。与外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或联合开展毕业论文的,根据合作合同判定。 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和学位申请与授予等工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华东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进行。 |
华东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博连读生课程设置表(1) | (≥33学分,4个学习单元内完成)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位课 | 必修/ 选修 | 学时/学分 | 学习单元 | 任课教师 | 1 | 2 | 3 | 4 | 5 | 6 | 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设置表(硕士阶段) | 1.公共课 (学位课) ,≥8学分 | 009M010100A001
| 自然辩证法概论(理科)
| 学位课
| 必修课
| 18/1
| | √ | | | | | 黄时进,米丹
| 009M030500A00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学位课
| 必修课
| 36/2
| √ | | | | | | 杨苏,曹东勃
| 011M050200A001
| 研究生基础英语
| 学位课
| 必修课
| 96/3
| √ | √ | √ | | | | 黄淑芳,管博
| 006M070100A001
| 数理统计方法
| 九选一(可用专业核心课替代)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朱坤平,刘剑平
| 006M070100A002
| 最优化方法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苏纯洁,刘朝晖
| 006M070100A003
| 计算方法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殷锡鸣
| 006M070100A004
| 应用微分方程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秦衍
| 006M070100A006
| 矩阵理论
| 学位课
| 选修课
| 48/3
| √ | √ | | | | | 李继根
| 006M070100A010
| 数学模型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鲁习文
| 006M070100A011
| 数理方程引论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邓淑芳
| 006M070100A014
| 有限元基础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何志庆
| 006M070100A015
| 数值方法(全英文)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何志庆
| 2.专业核心课 (学位课) ,≥6学分 | 007M080501B001
| 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展
| 至少选修6学分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张金朝,徐世爱
| 007M080501B002
| 材料研究方法与实验
| 学位课
| 选修课
| 64/4
| √ | √ | | | | | 卢红,李永生
| 007M080501B003
| 材料表界面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管涌,危大福
| 007M080501B004
| 材料加工原理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唐颂超,吴国章
| 007M080501B005
| 金属学原理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路贵民,张修庆
| 006M070201C020
| 核物理导论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杨存忠
| 006M070201C021
| 辐射化学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葛学平
| 006M070201C022
| 材料辐射改性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李治
| 006M070201C024
| 辐射及其安全防护技术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李治
| 3.专业选修课(非学位课) ,≥7学分 | 007M080501C001
| 学术讲座(必修)
| 非学位
| 必修课
| 32/2
| | | √ | √ | | | 李永生
| 007M080501C002
| 专业英语
| 至少选修5学分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郭卫红,曾惠丹
| 007M080501C003
| 材料研究方法与实验(全英文)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管涌
| 007M080501C004
| 先进聚合物材料(全英文)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郭卫红,汪济奎
| 007M080501C005
| 近代高分子化学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李欣欣
| 007M080501C006
| 近代高分子物理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张德震
| 007M080501C007
|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李春忠,程起林
| 007M080501C008
| 聚合物物理化学原理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林嘉平,陈涛
| 007M080501C009
| 功能化高分子材料(双语:英文、中文)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包华
| 007M080501C010
| 高分子合金(全英文)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徐世爱
| 007M080501C011
| 材料流变学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潘泳康
| 007M080501C012
| 高性能复合材料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王耀先
| 007M080501C013
| 化工项目研究与开发的决策管理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汪济奎,郭卫红
| 007M080501C014
| 智能与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吴唯
| 007M080501C015
| 高分子合成新技术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刘峰
| 007M080501C016
| 烯烃配位聚合理论与实践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张丹枫
| 007M080501C017
| 胶体与表面科学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杨化桂
| 007M080501C018
| 纳米组装技术与应用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朱以华,杨晓玲
| 007M080501C019
| 材料科学中的电化学过程及其研究方法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李星玮
| 007M080501C020
| 微孔-介孔材料概论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李永生
| 007M080501C021
| 高级宝石学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郭守国,王以群
| 007M080501C022
| 无机材料物理与化学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李亮
| 007M080501C023
| 非晶态材料科学专论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任晶
| 007M080501C024
| 功能材料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尚淑珍
| 007M080501C025
| 粉末冶金学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张修庆
| 007M080501C027
| 生物医用材料评价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魏杰
| 4.综合素养课(非学位课) ,≥2学分 | 014M040300D001
| 健身(必修)
| 非学位
| 必修课
| 16/0
| √ | √ | √ | √ | | | 徐君蔚
| 009M010100D001
| 中国历史文化前沿问题研究
| 至少选修1学分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居伟忠
| 009M030500D001
| 科研道德与科学研究规范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王荣发
| 009M030500D002
| 外国名著欣赏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陈荣杰
| 011M050200D007
| 国际学术交流英语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华静,管博
| 011M050200D008
| 英美文学欣赏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颜静兰
| 012M020200D001
| 国际商务沟通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黄庐进
| 012M020200D002
| 研究生心理导航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胡娟
| 015M030101D001
| 专利实务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傅利英
| 012M120100D001
| 管理决策技术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周伟
| 012M120200D001
| 职业发展管理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陈万思
| 013M050400D001
| 古典文学研究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傅蓉蓉
| 003M010100D001
| 科学导论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张惠展
| 017M120500D018
| 文献检索与检索案例研究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陈荣,霍丽萍
| 005M081200D001
| C程序设计语言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郭卫斌
| 005M081200D002
| 计算机网络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罗勇军
| 005M081200D004
| 高级信息技术基础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李志华
| 005M081200D005
| 高级计算技术基础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刘江
| 011M050200D001
| 日语二外(初级)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黄育红
| 011M050200D002
| 日语二外(中级)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黄育红
| 011M050200D003
| 法语二外(初级)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王春桥,戴秋霞
| 011M050200D004
| 法语二外(中级)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王春桥,戴秋霞
| 011M050200D005
| 德语二外(初级)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王涌
| 011M050200D006
| 德语二外(中级)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王涌
| 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设置表(博士阶段) | 1.博士公共课(学位课) ,≥4学分 | 009D030500A002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必修)
| 学位课
| 必修课
| 36/2
| √ | √ | √ | | | | 黄时进,汪帮琼
| 011D050200A001
| 博士英语口语
| 学位课
| 必修课
| 32/1
| √ | √ | | | | | 黄淑芳
| 011D050200A002
| 博士英语写作
| 学位课
| 必修课
| 32/1
| √ | √ | | | | | 黄淑芳
| 2.博士专业课 (学位课) ,≥6学分 | 007D080501B001
| 近代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展
| 至少选修6学分 | 学位课
| 选修课
| 48/3
| | | √ | √ | | | 林嘉平
| 007D080501B002
| 材料研究新技术的讨论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郎美东
| 007D080501B003
|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李春忠
| 007D080501B004
| 聚合物材料近代加工方法进展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唐颂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