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东理工大学硕-博连读生培养方案 |
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学科代码:0817-2) |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
2011年7月修订 |
|
本学院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包括应用化学、工业催化两个专业。本专业依托于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精细化工研究所、工业催化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本学科师资队伍年龄、知识结构合理,科研素质高、思想活跃、勇于创新,已形成了具有较强实力的科研梯队,其中1人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2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人受聘教育部****特聘教授,1人入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入选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计划,4人入选上海高校特聘教授(东方学者),2人次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人才培养计划,8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我校应用化学(精细化工)专业是在国内最早设立、具有近50年历史的本科专业及精细化工博士学位授予点(1985年)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是国内最早从事应用化学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的基地之一。1996年被批准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2000年和2001年又相继被确定为上海市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学科。工业催化专业1978年开始招收研究生,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工业催化硕士学位授予点,1986年开始招收有机化工专业(工业催化方向)博士研究生,1998年被批准为工业催化博士学位授予点,拥有工业催化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被教育部审核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是国内较早从事工业催化人才培养及科学研究的基地。 |
一、培养目标 |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本学科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至少学习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良好的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
二、研究方向 |
1.应用化学(含精细化学品化学与技术、有机、无机功能材料化学及其应用、光催化和应用光化学) 2.工业催化(含催化新材料与新技术、环境催化、有机化工催化、金属有机催化,绿色催化) |
三、学制和学习年限 |
硕博连读生学制为4.5年,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课程学习成绩有效期自研究生入学开始为6年。 |
四、课程设置和学习 |
1.本学科硕博连读生应完成不少于33学分的课程学习,其中硕士阶段不少于23学分,博士阶段不少于10学分。 2.根据校内资源共享及学科交叉的原则,研究生可选修数学或其他同类学科的专业课作为本学科的专业选修课,学分认可。 3.课程设置表中设置的课程有一定的选修空间,研究生一旦选定某门课程,则必须参加该课程的学习和考试。学位课程不及格的研究生,可在学习年限内参加重考或重修相同性质课程。参加重考或重修的研究生必须经选课后取得考试资格,重考与他届研究生同卷同堂进行,不再另行安排。在学习年限内未能按要求完成课程学习者,予以退学。 4.提倡硕博连读生自主学习和研究,提高创新能力。硕博连读生在进行课程学习的同时需参与课题组的科研、学术活动,进行学位论文的前期工作。 |
五、博士生资格认证 |
1.通过条件
(1)硕博连读生修满规定硕士阶段学分,成绩合格。 (2)通过论文开题报告。 (3)完成至少两次文献分析报告,并通过实验技能考核。 (4)具有优良的思想素质和道德品质,健康的身体和心理,以及良好的培养潜质。
2.步骤
(1)硕博连读生博士生资格认证在入学后的第4学期末完成。对个别优秀的学生,可适当安排在第3学期末进行。 (2)硕博连读生在规定的时间内本人填写《华东理工大学硕博连读研究生博士生资格认证表》,学院审查课程成绩,由导师如实填写硕博连读生的科研能力、科研作风、思想品德等情况,考核小组在规定时间对本专业的硕博连读生集中进行考核。 集中考核方式:先由硕博连读生做开题报告,接着导师介绍该生发表论文及科研工作情况。考核小组就专业基础知识及课题研究情况进行提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做出通过与不通过博士研究生资格认证的结论,并由考核小组负责人签字,名单报研究生院审核。 (3)经研究生院审核确认具有博士研究生资格的硕博连读生从通过博士生资格认证的下一学期开始享受博士生待遇,并作为录取的博士研究生上报教育部。 |
六、论文发表 |
1.申请博士学位者,必须完成三项学术成果。含专利、论文(三项学术成果中至少两篇为学术论文,其中至少一篇为SCI收录。学术论文不包括国际国内会议论文)。 2.学术论文应发表在国内核心刊物、国外学术刊物上。国内核心刊物的界定以北京大学图书馆编辑的《中文核心刊物要目纵览(2004版)》为准。如论文发表于本领域国际著名学术刊物上,则可适当降低对学术成果数量的要求(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界定的高影响因子学术刊物为:《AngewandteChemieInternationalEdition》、《JournalofAmericanChemicalSociety》、《AdvancedMaterials》。 3.学术论文须以研究生为第一作者,或导师(第一署名单位为华东理工大学)为第一作者、研究生为第二作者,内容与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相关。 4.学术论文须以华东理工大学为唯一或第一署名单位,研究生和论文通讯作者的第一署名单位均需为华东理工大学。 5.与国内外单位联合培养的博士研究生发表学术论文时,其博士研究生的署名单位为华东理工大学,学术论文的单位署名顺序和校外指导教师的署名要求以联合培养协议为准。 6.授权或公开的发明专利,应以华东理工大学为第一或第二申请单位,专利内容应与博士学位论文内容相关,学生排名不限。 |
七、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博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从事学位论文的工作内容及其所产生成果的知识产权属华东理工大学。与外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或联合开展毕业论文的,根据合作合同判定。 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和学位申请与授予等工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华东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进行。 |
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博连读生课程设置表(2) | (≥33学分,4个学习单元内完成) | 课程编号 | 课程名称 | 学位课 | 必修/ 选修 | 学时/学分 | 学习单元 | 任课教师 | 1 | 2 | 3 | 4 | 5 | 6 | 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设置表(硕士阶段) | 1.公共课 (学位课) ,≥8学分 | 011M050200A001
| 研究生基础英语
| 学位课
| 必修课
| 96/3
| √ | √ | √ | | | | 黄淑芳,管博
| 009M010100A001
| 自然辩证法概论(理科)
| 学位课
| 必修课
| 18/1
| | √ | | | | | 黄时进,米丹
| 009M030500A002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
| 学位课
| 必修课
| 36/2
| √ | | | | | | 杨苏,曹东勃
| 006M070100A003
| 计算方法
| 选修数学或专业核心课程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殷锡鸣
| 006M070100A004
| 应用微分方程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秦衍
| 006M070100A006
| 矩阵理论
| 学位课
| 选修课
| 48/3
| √ | √ | | | | | 李继根
| 006M070100A007
| 随机过程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方民,秦衍
| 006M070100A009
| 小波分析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邵方明
| 006M070100A010
| 数学模型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鲁习文
| 006M070100A011
| 数理方程引论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邓淑芳
| 006M070100A013
| 统计计算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钱夕元
| 006M070100A014
| 有限元基础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何志庆
| 006M070100A015
| 数值方法(全英文)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何志庆
| 006M070100A016
| 最优化方法(全英文)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苏纯洁
| 006M070100A017
| 统计计算(全英文)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钱夕元
| 006M070100A008
| 神经网络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谢纲
| 006M070100A002
| 最优化方法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苏纯洁,刘朝晖
| 006M070100A001
| 数理统计方法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朱坤平,刘剑平
| 2.专业核心课 (学位课) ,≥6学分 | 002M081702B011
| 高等精细化学品化学
| 学位课
| 选修课
| 48/3
| √ | √ | | | | | 田禾
| 002M070301B001
| 高等仪器分析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杜一平,张凌怡
| 002M070301B002
| 有机化合物波谱分析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童晓峰
| 002M070301B004
| 高等有机化学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刘培念,杨先金
| 002M081702B012
| 光催化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张金龙,陈锋
| 002M081702B013
| 催化理论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王幸宜,郭耘
| 002M081702B086
| 催化研究方法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王幸宜,王艳芹
| 002M081702B032
| 催化研究方法(全英文授课)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王艳芹,王幸宜
| 3.专业选修课(非学位课) ,≥7学分 | 002M081702C058
| 学术讲座
| 非学位
| 必修课
| 32/2
| √ | √ | √ | | | | 田禾
| 007M080501C007
|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李春忠,程起林
| 002M081702C031
| 合成金属导论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沈永嘉
| 002M070301B089
| 生物无机化学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刘劲刚
| 002M070301C023
| 金属有机化学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马海燕
| 002M070301C019
| 现代仪器分析实验技术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钱枫
| 002M081702C033
| 制剂工程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唐燕辉
| 002M082202B041
| 表面活性剂化学及助剂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王利民
| 002M081702C034
| 催化剂制备的科学原理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王幸宜
| 002M081702C035
| 固体催化剂设计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郭杨龙
| 002M081702C036
| 功能性材料科学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 陈锋
| 002M081702C040
| 稀土金属有机化学及其应用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王利民
| 002M082202B015
| 精细有机合成新方法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王利民
| 002M081702C037
| 中药新产品开发学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张文清
| 002M070301B007
| 高等无机化学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张建荣
| 002M081702C038
| 单晶结构及其在光电材料上的应用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解永树
| 002M081702C039
| 超分子化学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朱麟勇,包春燕
| 002M070301B009
| 近代有机合成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蔡良珍
| 4.综合素养课(非学位课) ,≥2学分 | 014M040300D001
| 健身(必修)
| 学位课
| 必修课
| 16/0
| √ | √ | √ | | | | 徐君蔚
| 003M010100D001
| 科学导论
| 至少选择1学分,必修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张惠展
| 009M030500D001
| 科研道德与科学研究规范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王荣发
| 009M010100D001
| 中国历史文化前沿问题研究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居伟忠
| 009M030500D002
| 外国名著欣赏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陈荣杰
| 011M050200D007
| 国际学术交流英语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华静,管博
| 011M050200D008
| 英美文学欣赏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颜静兰
| 012M020200D001
| 国际商务沟通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黄庐进
| 012M020200D002
| 研究生心理导航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胡娟
| 015M030101D001
| 专利实务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傅利英
| 012M120100D001
| 管理决策技术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周伟
| 012M120200D001
| 职业发展管理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陈万思
| 013M050400D001
| 古典文学研究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傅蓉蓉
| 017M120500D018
| 文献检索与检索案例研究
| 非学位
| 选修课
| 16/1
| | √ | | | | | 陈荣,霍丽萍
| 005M081200D001
| C程序设计语言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郭卫斌
| 005M081200D002
| 计算机网络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罗勇军
| 005M081200D004
| 高级信息技术基础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李志华
| 005M081200D005
| 高级计算技术基础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刘江
| 011M050200D001
| 日语二外(初级)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黄育红
| 011M050200D002
| 日语二外(中级)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黄育红
| 011M050200D003
| 法语二外(初级)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王春桥,戴秋霞
| 011M050200D004
| 法语二外(中级)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王春桥,戴秋霞
| 011M050200D005
| 德语二外(初级)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王涌
| 011M050200D006
| 德语二外(中级)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王涌
| 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设置表(博士阶段) | 1.博士公共课(学位课) ,≥4学分 | 011D050200A001
| 博士英语口语
| 学位课
| 必修课
| 32/1
| √ | √ | | | | | 黄淑芳
| 011D050200A002
| 博士英语写作
| 学位课
| 必修课
| 32/1
| √ | √ | | | | | 黄淑芳
| 009D030500A002
|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必修)
| 学位课
| 必修课
| 36/2
| √ | √ | √ | | | | 黄时进,汪帮琼
| 2.博士专业课 (学位课) ,≥6学分 | 002D081702B057
| 应用化学前沿讲座
| 三选一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田禾
| 002D070301B047
| 高等有机化学讲座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赵梅欣,杨先金
| 002D081702B056
| 有机功能材料前沿讲座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朱为宏
| 007D080501B003
| 纳米材料与纳米技术
| 非学位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李春忠
| 002D081702B054
| 工业催化研究进展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卢冠忠
| 002D081702B055
| 表面化学与物理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龚学庆
| 002D081702B053
| 应用有机化学与有机合成方法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 王利民,童晓峰
| 002D070301B052
| 金属有机化学与均相催化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马海燕
| 002D070301B049
| 高等物理化学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刘洪来
| 002D070301B050
| 分子模拟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黄永民
| 002D070301B046
| 高等无机化学
| 学位课
| 选修课
| 32/2
| | | √ | | | | 刘劲刚
| 007D080501B001
| 近代材料科学与工程进展
| 学位课
| 选修课
| 48/3
| | | √ | | | | 林嘉平
| 备注: | | 硕士专业核心课必须选择课程设置表中所列课程,专业选修课在导师指导下可选择其它专业课程。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