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学科代码:030503)人文科学研究院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3-04

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学科代码:030503)
人文科学研究院
2011年7月修订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本学科的研究将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主线,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主题,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为重点,密切结合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所进行的艰苦实践和理论总结,深入研究党的几代领导集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基本经验,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大理论成果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深刻揭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不断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培养目标

  系统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与理论成果;深入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形成、发展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理论来源;深刻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能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当今世界和中国的实际问题开展高水平研究,具有较强的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范围问题的能力;掌握本学科的前沿研究动态与最新成果;有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创新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学习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该语种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该语种的写作能力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能力,能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胜任本学科相关的教学、科研和宣传、党政工作;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





二、培养年限

博士生学制为3年,培养年限不超过6年。课程学习成绩有效期自研究生入学开始为6年。

三、研究方向

  1.文明与社会现代化研究
  2.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研究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研究

四、课程设置与学习

1.博士生应完成不少于14学分的课程学习,一般在入学后的前4个学习单元内完成。

2.非本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博士生,必须加选本专业硕士生的专业课程2学分,但所学课程的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3.根据资源共享的原则,鼓励我校研究生选修其他高校、学科具有优势、符合本学科培养要求的专业课程,经导师和学院核准后,承认其学分。

4.课程设置表中设置的课程有一定的选修空间,研究生一旦选定某门课程,则必须参加该课程的学习和考试。考试不及格的研究生,可在学习年限内参加重考或重修相同性质课程。参加重考或重修的研究生必须经选课后取得考试资格,重考与他届研究生同卷同堂进行,不再另行安排。在学习年限内未能按要求完成课程学习者,予以退学。

5.在进行课程学习的同时,博士生需参与课题组的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开展学位论文的前期工作。

五、博士候选人资格认证

1.  博士候选人资格认证一般在第3学期末进行,由各二级学科成立博士候选人资格认证小组,组长由博士生导师组组长担任。

2.  博士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华东理工大学博士候选人资格认证表》。资格认证的内容包括课程学习的学分和成绩(含专业补修课程成绩)、文献阅读、学术报告及实验技能、开题报告、论文进展、导师对其科研能力的评价等部分。

3.认证结果分四类

(1)通过者继续完成博士论文工作。

(2)明显不符合培养要求者,作退学处理。

(3)其他初次未通过博士候选人资格认证者,允许再参加一次认证,再次认证通过者可继续完成博士论文工作,再次认证仍未通过者,作退学处理。

(4)到期无故不参加认证者按不通过处理。

4.开题报告

博士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在第3学期末前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须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就课题的研究范围、意义和价值、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案及研究进度等做出说明,并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过认可后才能进行课题研究。对于科研经费的来源、试验器材的采购和加工计划等应尽早提前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论文发表

  按《华东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暂行规定》执行。

七、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博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从事学位论文的工作内容及其所产生成果的知识产权属华东理工大学。与外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或联合开展毕业论文的,根据合作合同判定。

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和学位申请与授予等工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华东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进行。

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二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14学分,不包括选修的硕士生课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位课 必修/
选修
学时/学分 学习单元 任课教师
1.公共课(学位课) ,≥6学分
009D030500A002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必修)
学位课
必修课
36/2
      黄时进,汪帮琼
011D050200A001
博士英语口语
学位课
必修课
32/1
        黄淑芳
011D050200A002
博士英语写作
学位课
必修课
32/1
        黄淑芳
009D030500A003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学位课
必修课
36/2
          范明英,陈迎年
2.专业课 (学位课) ,≥8学分
009D030501B001
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与主要经典著作选读
学位课
必修课
32/2
        范明英
009D030501B00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
学位课
必修课
32/2
          郭强
009D030501B00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重大文献选读
学位课
必修课
32/2
        鲍宗豪
009D030501B004
社会文明与社会现代化专题研究
学位课
选修课
32/2
        鲍宗豪
009D030501B005
科学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专题研究
学位课
选修课
32/2
        郭强
009D030501B006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及重大理论前沿
学位课
选修课
32/2
        范明英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