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数学一级学科(学科代码:0701)理学院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3-04

华东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数学一级学科(学科代码:0701)
理学院
2011年7月修订

  我校数学学科建立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应用数学专业于1977年开始招生本科生,1990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3年获得应用数学专业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上海市工科高等院校中的第一个应用数学博士点,2011年成为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现有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27人。
  本学科由应用数学研究所,数学系,数学实验室和认知神经动力学研究所组成,主要研究领域有:优化理论与应用、应用泛函分析、随机分析与金融数学、偏微分方程数值解及特征值问题、函数逼近理论、矩阵扰动理论及矩阵计算、化工工程建模与计算、理论物理中的数学问题、感知觉的神经动力学模型、大脑皮层的神经编码和解码等。本学科每年承担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以及上海市的科研项目,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了一批有影响的科研论文。目前认知神经动力学研究所主编出版一份由德国Springer出版社出版的《CognitiveNeurodynamics》国际期刊。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博士生应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科研作风;具有高度的责任感,良好的合作精神和较强的创新精神,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具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具有坚实宽广的应用数学理论知识,系统了解本学科的发展现状,深入掌握相关研究方向的学术前沿。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计算机技术,独立研究应用数学理论的前沿问题或有关数学模型的新问题,做出具有创造性的工作。至少学习一门外国语,能够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良好的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能够胜任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其他单位的教学、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等。

二、培养年限

博士生学制为3年,培养年限不超过6年。课程学习成绩有效期自研究生入学开始为6年。

三、研究方向

  1.优化理论与应用
  2.应用泛函分析与算子代数
  3.随机分析与金融应用
  4.化工工程建模与计算
  5.物理中的数学问题 
  6.认知神经动力学

四、课程设置与学习

1.博士生应完成不少于10学分的课程学习,一般在入学后的前4个学习单元内完成。

2.非本专业或同等学力录取的博士生,必须加选本专业硕士生的专业课程2学分,但所学课程的学分不计入总学分。

3.根据资源共享的原则,鼓励我校研究生选修其他高校、学科具有优势、符合本学科培养要求的专业课程,经导师和学院核准后,承认其学分。

4.课程设置表中设置的课程有一定的选修空间,研究生一旦选定某门课程,则必须参加该课程的学习和考试。考试不及格的研究生,可在学习年限内参加重考或重修相同性质课程。参加重考或重修的研究生必须经选课后取得考试资格,重考与他届研究生同卷同堂进行,不再另行安排。在学习年限内未能按要求完成课程学习者,予以退学。

5.在进行课程学习的同时,博士生需参与课题组的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开展学位论文的前期工作。提倡博士生自主学习和研究型学习,提高创新能力。在进行课程学习的同时,博士生需参与课题组的科学研究与学术活动,开展学位论文的前期工作。课程学习期间,每学期从事科研、学术活动的时间应不少于500学时。

五、博士候选人资格认证

1.博士候选人资格认证一般在第3学期末进行,由各二级学科成立博士候选人资格认证小组,组长由博士生导师组组长担任。

2.博士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填写《华东理工大学博士候选人资格认证表》。资格认证的内容包括课程学习的学分和成绩(含专业补修课程成绩)、文献阅读、学术报告及实验技能、开题报告、论文进展、导师对其科研能力的评价等部分。

3.认证结果分四类

(1)通过者继续完成博士论文工作。

(2)明显不符合培养要求者,作退学处理。

(3)其他初次未通过博士候选人资格认证者,允许再参加一次认证,再次认证通过者可继续完成博士论文工作,再次认证仍未通过者,作退学处理。

(4)到期无故不参加认证者按不通过处理。

4.开题报告

博士生入学后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方向,通过查阅文献、收集资料和调查研究确定研究课题,在第3学期末前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须在本学科和相关学科专家参加的论证会上,就课题的研究范围、意义和价值、拟解决的问题、研究方案及研究进度等做出说明,并进行可行性论证,经过认可后才能进行课题研究。对于科研经费的来源、试验器材的采购和加工计划等应尽早提前考虑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六、论文发表

  按《华东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暂行规定》执行。

七、学位论文与学位授予

博士学位论文是博士生培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博士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博士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从事学位论文的工作内容及其所产生成果的知识产权属华东理工大学。与外单位联合培养研究生或联合开展毕业论文的,根据合作合同判定。

学位论文的评阅、答辩和学位申请与授予等工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和《华东理工大学学位授予工作细则》的规定进行。

华东理工大学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10学分,不包括选修的硕士生课程)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位课 必修/
选修
学时/学分 学习单元 任课教师
1.公共课(学位课) ,≥4学分
009D030500A002
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当代(必修)
学位课
必修课
36/2
      黄时进,汪帮琼
011D050200A001
博士英语口语
学位课
必修课
32/1
        黄淑芳
011D050200A002
博士英语写作
学位课
必修课
32/1
        黄淑芳
2.专业课 (学位课) ,≥6学分
006D070101B001
计算复杂性理论
至少六选一 学位课
选修课
54/3
        鲁习文,刘朝晖
006D070101B002
Hilbert空间的算子理论
学位课
选修课
54/3
        靳勇飞,李建奎
006D070101B003
随机微分方程续论
学位课
选修课
54/3
        秦衍,闫理坦
006D070101B004
特征值问题的变分法
学位课
选修课
54/3
        何志庆,解惠青
006D070101B005
常微分方程与非线性动力学
学位课
选修课
32/2
        杜莹
006D070101B006
算子的谱分析
学位课
选修课
48/3
        程红波,李建奎
006D070101B007
最优化算法
至少六选一 学位课
选修课
54/3
        鲁习文,刘朝晖
006D070101B008
算子代数
学位课
选修课
54/2
        李建奎,靳勇飞
006D070101B009
半鞅与随机分析
学位课
选修课
54/3
        秦衍,闫理坦
006D070101B010
矩阵扰动理论
学位课
选修课
54/3
        何志庆,解惠青
006D070101B011
认知神经动力学导论
学位课
选修课
32/2
        王如彬
006D070101B012
应用整体微分几何
学位课
选修课
48/3
        程红波,杨勤民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