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计算机应用技术、 |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
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系建于 1984年,1990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多年来一直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 和“973”等国家级科研项目以及大批省部级和企业级研发课题,在人工智能、软件工程、信息安全技术、网络信息处理等领域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在国内有广泛影响,研究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励30余项;教学水平高,注重教育内容和方法改革,承担国家和省部级教改项目多项,主持上海市精品课程2门,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依托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计算机技术研究所、计算机教学实验中心、网络中心等单位,为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级科学技术人才提供了良好的实验条件和工作环境。 |
一、培养目标 |
本学科博士学位获得者应掌握宽广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业知识,能够创造性地研究和解决与本学科有关的理论和实际问题,并能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掌握现代实验技能,具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研究能力和良好的科学作风;至少学习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良好的写作和进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和管理工作的能力。 |
二、学制和学习年限 |
硕-博连读生学制为4.5年,学习年限不超过6年,课程学习成绩有效期自研究生入学开始为6年。 |
三、研究方向 |
1.人工智能。 |
四、培养计划 |
硕-博连读生应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在导师组及导师的指导下制定培养计划,包括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计划。学位论文工作包括研究方向,已有工作基础,研究计划和时间安排等。 |
五、课程设置 |
(一)总学分 |
(二)课程设置和学分 |
详见“华东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硕-博连读研究生课程设置表” |
(三)课程设置表中设置的课程有一定的选修空间,研究生一旦选定某门课程,则必须参加该课程的学习和考试。考试不及格或无故缺考者,在学习年限内可有一次重考机会,重考与它届研究生同卷同堂进行,不再另行安排补考。参加重考前一个月须到研究生院办理重考手续,取得考试资格。重考仍未通过或学习年限内仍然不参加考试的,予以退学。 |
六、博士生资格认定 |
1.通过条件 |
七、论文发表 |
参照《华东理工大学关于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要求的暂行规定》执行。 |
八、学位论文 |
博士学位论文是硕 -博连读生培养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对硕-博连读生进行科学研究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全面训练,是培养硕-博连读生创新能力、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主要环节。 |
九、学位授予 |
凡通过课程学习、完成学位论文,经导师及导师组审核,认为学位论文已达到博士学位论文要求的,可以组织博士学位论文评阅、答辩。经导师及导师组审核,认为学位论文未达到博士学位论文要求,但达到硕士学位论文要求的,可在补修满硕士研究生课程学分后,组织硕士学位论文评阅、答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