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赵方杜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6



职称: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性别:男
职务:
所属部门:社会学系
学科领域:社会学
电子邮件:zhaofd@ecust.edu.cn
【简历/背景】
2012/6—2015/6,复旦大学,社会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2007/9—2010/6,南开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研究生
2005/9—2007/6,南开大学社会学系,硕士研究生
2001/9—2005/6,吉林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工作专业,本科
【研究方向】
发展社会学、消费社会学、住房政策等
【研究项目】
1.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探索研究基金项目(WE**):“城市新移民的居住隔离与社会不平等:基于上海的实证研究”,主持人,在研。
2.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7批特别资助项目(2014T70381):“城市新移民的居住隔离、融合困境与社区治理” ,主持人,已结项。
3.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3批面上资助(一等)项目(2013M530168):“城市化进程中流动人口的住房需求与社会政策研究” ,主持人,已结项。
4.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2CSH031):“文化适应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的身体消费研究” ,主持人,在研。
5.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1YJC840072):“权力与身体:中国现代性进程中的身体规训研究” ,主持人,在研。
6.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探索研究基金项目(WE**):“城镇‘夹心层’群体的住房保障问题研究——以公共租赁住房为切入点” ,主持人,已结项。
7.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B501-29):“西方社会学理论前沿发展及其本土化研究” ,主持人,已结项。
8.华东理工大学优秀青年教师科研基金项目(YE**):“身体社会学:理论检视与实践反思” ,主持人,已结项。
【研究成果】
论文

1.王国伟、赵方杜:《市场交易关系中的信息权力及其影响——以Z电子市场中的“转型交易”过程为例”》,《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4年第7期全文转载.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文摘》2014年第3期转载。
2.赵方杜:《身体政治:现代国家双重建构的镜像表达》,《学术论坛》2013年第10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文摘》2014年第2期转载。
3.赵方杜:《市场转型与城市家庭的住房分化:基于CGSS2006数据的分析》,《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3年第6期。
4.赵方杜:《户籍制度嬗变中的社会管理蕴意》,《理论月刊》2013年第8期。
5.赵方杜:《身体社会学:理解当代社会的新视阈》,《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年第4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2013年第4期全文转载.
6.赵方杜:《规训权力演绎中的身体境遇》,《理论月刊》2012年第10期。
7.赵方杜:《形神双修:先秦道家身体观及其当代意蕴》,《兰州学刊》2012年第7期。
8.赵方杜:《消费主义:一种新的身体规训》,《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年第3期。
9.赵方杜:《论传统儒家思想中的身体观念》,《兰州学刊》2011年第6期。
10.赵方杜、侯钧生:《论身体社会学的产生与思考》,《理论与现代化》2010年第2期。
11.赵方杜、夏丽:《青年农民工的社会支持网与职业获得》,《中国青年研究》2009年第4期。
12.赵方杜:《论齐美尔对现代性的研究》,《理论与现代化》2009年第1期。
13.王国伟、赵方杜:《国企改制与社会支持的建设》,《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年第6期。人大复印资料《社会学文摘》2009年第2期转载。
编著/教材
1. 《西方社会学理论教程》,侯钧生主编,第十五章“布迪厄的实践社会学理论”,第十九章第五节“身体与社会”,南开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2. 《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研究报告》(2013),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编,第五章“城乡困难家庭住房状况及相关社会政策分析”,中国社会出版社2015年版。 3.《政治学、社会学与社会理论:经典理论与当代思潮的碰撞》, 何雪松、赵方杜译,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4. 《中国城乡困难家庭社会政策支持系统建设蓝皮书》(2012),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编,第七章“城市困难家庭住房状况及相关政策,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年版。 5. 《善爱、公信、共生:昆山周市镇社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张广利主编,第五篇第一、二、三、四、五、六章,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11年版。 【获奖信息】(国家级/省级/市级/校级)
2014年5月,华东理工大学“模范班导师”;

2009年12月,南开大学“周恩来奖学金”;
2008年10月,南开大学“优秀学生干部”。
【社会活动】








相关话题/华东理工大学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