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东理工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导师基本信息-叶汝强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3-09

博导姓名 叶汝强
导师所在学院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
最后学位博士
主要研究方向

胶体与界面化学
1、生物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基础研究。以实验和计算机分子模拟相结合,科学设计制备由生物表面活性剂稳定的微乳液,研究生物表面活性剂微乳液的宏观特性和微观结构,以及两者之间的定性定量关系和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情况,构作分子热力学模型。
2、生物表面活性剂微乳液应用开发。以微生物采油为背景,利用生物表面活性剂安全稳定环保等特点,开发其在采油、材料、食品等领域的相关应用技术。

主要代表成果

1、一种微乳状液及其制备方法. 专利授权号:CN 1233447C;生物表面活性剂鼠李糖脂制备微乳状液.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06,32:72~75。
探索了用鼠李糖脂制备微乳状液的可行性和基本条件,设计了包括表面活性剂相配制、水相配制、油相配制、微乳状液配制等工艺步骤的完整制备方法,研究了系统的相行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成果具有制造成本低、稳定性好、环保等优点。

2、Effect of alcohols on the phase behavior of microemulsions formed by a biosurfactant - rhamnolipid. Journal of Dispers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 26: 455~461;Physicochemical studies on microemulsions stabilized by biosurfactant.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submitted)。
以鼠李糖脂/直链醇/正庚烷/水系统为研究对象,系统考察了直链醇链长对生物表面活性剂单相微乳液和多相微乳液的影响。直链醇作为助表面活性剂不仅能够改善油水界面膜的流动性,还可以改变表面活性剂的HLB。链长的长短直接影响形成的微乳液的类型。且直链醇链长的增长有助于增大中相微乳液的形成体积,降低最佳盐度。因此,直链醇链长的增长和体系盐度的增加,是增强体系增溶能力的有效途径。

3、一种纳米银溶胶的制备方法. 专利公开号:CN 1759962A;Synthesis of silver nanopartilces in reverse micelles stabilized by natural biosurfactant. Colloids and Surfaces A 2006, 279: 175~178。
采用糖脂类生物表面活性剂配制成反相微乳状液,并以该微乳液为模板,在快速搅拌的条件下将含有还原剂的微乳状液与含有硝酸银的微乳状液混合,制备纳米银粒子,通过破乳、分离、洗涤,重新分散到非极性溶剂中,得到平均粒径小于50nm的纳米银溶胶。本发明工艺简单,无需引入其它保护剂,得到的纳米银溶胶稳定性高,颗粒小且分散均匀,并且不破坏其抗菌性能,具有环保等优点。

联系电话
E-mail
相关话题/博士 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