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
男,博士,副研究员,硕导
学历及工作经历:
2003年6月毕业于江南大学(原无锡轻工大学),获生物工程专业学士学位;
2008年3月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获物理化学专业博士学位;
2008年4月至2010年3月,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流动站博士后;
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香港大学环境毒理学博士后;
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助理研究员;
2011年9月至今,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研究员,硕导;国家环境保护化工过程环境风险评价与控制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兼现代环境微生物研究平台负责人。
研究领域:
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生物技术、微生物生态学和环境基因组学;极端环境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功能研究;环境微生物分子生态研究;污水处理与资源化研究;环境微生物氮循环研究;地下水污染生物修复。
研究方向:
污染环境的微生物修复技术和环境领域关键酶研究。主要从事污染场地原位生物修复和污染物生物处理技术研究;环境基因组、环境微生物多样性和降解机理研究;高效降解微生物高通量筛选和诱变育种研究;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生化处理技术开发;中度嗜盐菌活性污泥处理高盐有机废水研究;高效厌氧和好氧生物反应器开发;活性污泥宏基因组学和宏转录组学分析。
研究方向为:
科研项目:
主持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上海市人才计划项目2项,教育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1项、环保部公益性项目子课题2项和香港大学合作科研项目1项等;参与“863”计划重点项目、科技部“水专项”子课题、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优先资助领域项目和上海市环保科技重大项目研究。主持完成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上海市科委博士后基金项目和香港大学内地人才交流项目等,总经费200余万元。指导多名本科生USRP、大学生创新实验项目和挑战杯科技创新项目。
科研成果:
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第一作者的SCI论文10余篇,都是领域中公认的国际权威刊物;出版英文学术专著1部;申请中国发明专利8项,授权2项;研究成果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2008年),参与的研究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2010年)。
培养学生:
已培养博士2人,硕士6人,现在读研究生14人。指导本科生20余人,其中2人分别获得校优秀毕业论文和院优秀毕业论文。
代表论文:
[1]LiHui*,Ting-TingShen,Ji-DongGu,Kuang-FeiLin,Yong-DiLiu,Shu-GuangLu,PingWang,QiangLu,NaAn,Dong-ShenMa,MengZhao,Yan-DiWang,Xiao-MingDu.Biodegradationtetrachloroethyleneand2-Chlorophenolandtoxiceffectonactivatedsludgeperformance.BioresourceTechnology,2013(accept).
[2]LiHui*,WangXiao-li,MuBo-zhong,LinKuang-fei,LiuYong-di,LuShu-guang.Moleculardetection,quantificationanddistributionofalkane-degradingbacteriainproductionwaterfromlowtemperatureoilfields.InternationalBiodeteriorationandBiodegradation,2013,76:49–57.
[3]LiHui*,ZhangQian,WangXiao-li,MaXing-yuan,LinKuang-fei,LiuYong-di,GuJi-dong,etal.BiodegradationofbenzenehomologuesincontaminatedsedimentoftheEastChinaSea.BioresourceTechnology,2012,124,129–136.
[4]LiHui*,MuBo-zhong,LinKuang-fei,LiuYong-di,etal.Thetoxicityof1,1,1-Trichloroethaneonbacterialcommunityinmethanogenic,nitrate-reducing,sulfate-reducing,benzene/toluenedegradingconditionsfromananaerobicsequencingbatchreactor.Ecotoxicology,2012,21:1426–1435.
[5]LiHui*,MuBo-zhong,GuJi-dong.ProductionprocessesaffectprokaryoticamoAgeneabundanceanddistributioninhigh-temperaturepetroleumreservoirs.GeomicrobiologyJournal,2011,28(8):692–704.
[6]LiHui*,ChenShuo,MuBo-zhong,GuJi-dong.Moleculardetectionofanaerobicammonium-oxidizing(anammox)bacteriainhightemperaturepetroleumreservoirs.MicrobialEcology,2010,60(4):771–783.
[7]LanWen-sheng,LiHui*(共同第一作者),WangWei-dong,KatayamaYoko,GuJi-dong.MicrobialcommunityanalysisoffreshandoldmicrobialbiofilmsonBayonTemplesandstoneofAngkorWat,Cambodia.MicrobialEcology,2010,60(4):105–115.
[8]LiHui*,YangShi-zhong,MuBo-zhong,RongZhao-feng,ZhangJie.Molecularphylogeneticdiversityofmicrobialcommunityassociatedwithhigh-temperaturepetroleumreservoirs.FEMSMicrobiologyEcology,2007,60:74–84.
[9]LiHui*,YangShi-zhong,MuBo-zhong.Phylogeneticdiversityandstructureofthearchaealcommunityinacontinentalhigh-temperature,water-floodingpetroleumreservoir.CurrentMicrobiology,2007,55:382–388.
[10]LiHui*,YangShi-zhong,MuBo-zhong,RongZhao-feng,ZhangJie.Molecularanalysisofbacterialcommunitystructureinacontinentalhigh-temperatureandwater-floodingpetroleumreservoir.FEMSMicrobiologyLetters,2006,257:92–98.
[11]LiHui*,LinKuang-fei,LiuYong-di,LuShu-guang.Uptake,metabolism,andtoxicityoftrichloroethylene(TCE)inweepingwillowsandpoplars.JournalofHazardousMaterials,2012(inreview).
[12]李辉*,林匡飞,牟伯中等.培养法和免培养法联合检测油藏环境烃降解菌和产甲烷菌群多样性.微生物学通报,2011,38(1):21–28.
[13]李辉*,牟伯中.油藏微生物多样性的分子生态学研究进展.微生物学通报,2008,35(5):803–808.
[14]刘晔,李辉,刘洪来,牟伯中.长链烷烃降解菌alkB片段的分离和鉴定.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6,12(4):562–565.
[15]王立影,MbadingaSM,李辉,刘金峰,牟伯中.石油烃的厌氧生物降解对油藏残余油气化开采的启示.微生物学通报,2010,37(1):96–102.
[16]饶志明,赵有玺,李辉,王正祥,沈微,方惠英,诸葛健.太湖流域土壤微生物基因组总DNA分离纯化及其质粒文库的初步构建.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04,10(6):774–777.
会议论文:
[1]陆强,李辉*,林匡飞?,刘勇弟,吕树光,沈婷婷,朱瑞利,周雅珍.上海浦东典型氯代烃污染场地地下水污染现状调查.第一届全国岩土多场相互作用及环境土工学术研讨会,杭州,2012.pp45–51.
[2]陆强,李辉*,林匡飞?,刘勇弟,沈婷婷,朱瑞利,周雅珍.厌氧脱氯菌群影响典型污染场地氯代烃原位生物衰减过程.第十五次全国环境微生物学学术研讨会,大连,2012.pp218–219.
[3]陆强,李辉*,林匡飞?,刘勇弟,沈婷婷,朱瑞利,周雅珍.典型VOCs污染场地健康风险评估及生物修复技术.上海市微生物学会环境微生物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上海,2012.pp30.
[4]LiHui*,MuBo-Zhong,LinKuang-Fei,GuJi-Dong.Moleculardetectionandquantificationofalkane-degradingbacteriainoil-contaminatedwastewaterfromoilfields.TheFirst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GeomicrobialEcotoxicology(GME2011),Wuhan,May,2011.pp59–62.
[5]LiHui*,MuBo-Zhong,LinKuang-Fei,GuJi-Dong.AssessmentofbacterialcommunitydiversityandnaturalattenuationofchlorinatedhydrocarbonsinacomplexcontaminatedgroundwatersysteminShanghai,PudongNewDistrict.InauguralMeetingofBergey’SInternationalSocietyForMicrobialSystematics,Beijing,May,2011.pp66.
[6]LiHui*,MuBo-zhong.Molecularanalysisofmicrobialdiversityinapetroleumreservoir.TheEighthAnnualMeetingofChineseSocietyforMicrobiology,Dalian,2005.pp192.
出版专著:
[1]LiHui*,MuBo-zhong.Methanogenesandammonia-oxidationarchaealcommunitiesinthehightemperatureoilreservoirs.In:SakuraY.Kat?(eds)Archaea:Structure,HabitatsandEcologicalSignificance,NovaSciencePublishers,NewYork,2011,pp.39–68.
发明专利:
[1]林匡飞,吕树光,李辉*等.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地下水的一体化异位修复系统.ZL201010230683.1,发明专利,中国.
[2]林匡飞,李炳智,吕树光,张卫,刘莉莉,李辉*等.一种处理氯代烃污染地下水的塔式空气吹脱装置.ZL201010230721.3,发明专利,中国.
[3]林匡飞,李炳智,吕树光,张卫,刘莉莉,李辉*等.一种氯代烃尾气收集处理器.申请号:CN201010239138.9,发明专利,中国.
[4]李辉*,林匡飞,吕树光等.植物微生物联合去除土壤及浅层地下水有机污染物系统.申请号:CN201110079084.9,发明专利,中国.
[5]李辉*,林匡飞,刘勇弟等.一种氯代烃高效好氧降解混合菌剂的制备方法与应用.CN201210049034.0,发明专利,中国.
[6]李辉*,林匡飞,刘勇弟,吕树光等.一种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地下水样品的无扰动采集与测定方法.CN201210090038.3,发明专利,中国.
[7]李辉*,刘勇弟,林匡飞,吕树光等.一种降解高盐苯系物的中度嗜盐菌群的构建方法及应用.CN201210232811.5,发明专利,中国.
[8]李辉*,林匡飞,刘勇弟,吕树光等.一种氯代烃厌氧降解菌剂的制备方法及应用.CN201210232794.5,发明专利,中国.
奖励荣誉:
[1]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8年;
[2]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2012年;
[3]上海市人才发展资金,2012年;
[4]华东理工大学首届青年英才,2012年;
[5]上海市化工区理工教学创新奖,2012年;
[6]《应用于环境生物学报》优秀论文,2005年;
[7]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优秀科技论文二等奖,2010年。
社会兼职:
美国化学学会杂志审稿人,EnvironmentalScienceandTechnology,Ecotoxicology,MicrobialEcology,AppliedMicrobiologyandBiotechnology,InternationalBiodeteriorationandBiodegradation,BioresourceTechnology等国际期刊学术期刊审稿人。
联系方式:
地址:上海市梅陇路130号华东理工大学563信箱
邮编:200237
电话:021-64253244(O),13564631808
E-mail:huili@ecust.edu.cn
热烈欢迎有志于环境保护的青年才俊加盟!
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李辉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3-03-02
相关话题/导师 资源 环境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平
王平男,教授,博导,国家千人计划获得者。教育经历1981.9-1985.7华东理工大学化工系,学士学位1985.9-1988.7华东理工大学化工系,硕士学位1988.9-1990.5华东理工大学化工系,博士课程1991.9-1995.2美国Tufts大学化工系,博士学位主要科研经历2011.6–至今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导师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3-02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德祥
教授,博士生导师,1957年3月19日出生于安徽省六安市。学历及工作经历:1978年起在华东化工学院有机化工系煤化工专业本科学习,1982~1985为该院(现华东理工大学)化学工程二系有机化工(煤化工方向)研究生。1985~1997淮南矿业学院助教、讲师、教授,期间1992~1993为美国西肯塔基大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导师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3-02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张大年
1961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系本科;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工程化学专业研究生;1965-2004年华东理工大学任教师;其间1983-1985赴日本大阪府立大学访问学习。研究方向:大气污染控制、大气环境化学、环境规划与管理代表性成果: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导师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3-02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于建国
1960年6月生,男,籍贯辽宁大连,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党员,副校长,兼任华东理工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和资源过程工程研究所所长。1982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无机化工专业,后获工学硕士、博士学位,曾担任校科技处处长、资源环境学院院长等职务,社会兼职有中国化工学会化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上海市化学化工学会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导师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3-02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于广锁
于广锁,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洁净煤技术研究所所长。研究以含碳化合物为原料的气流床气化技术,重点研究水煤浆气流床气化的工艺及装备;催化反应工程;碳一化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63计划课题及专利实施许可项目等。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特等奖2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3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导师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3-02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杰
男,1961年5月出生,工学博士、教授学历和工作经历1985年华东理工大学能源化工系本科毕业,1988年同系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留校任教。1994年赴日本东北大学留学,1998年在该校应用化学学科获工学博士学位,1998至2003年先后在日本群马大学和东北大学任助教,2003年至2006年在日本产业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导师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3-02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杨骥
教授博导长期从事环境污染物化学控制技术研究。个人履历1996年上海交通大学应用化学本科毕业;1998年上海交通大学环境化工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国家优秀奖学金);1998-2001年在密西根理工大学攻读博士;2001年5月起在美国纸科学技术研究院进行博士后研究,从事可再生植物资源利用过程中污染控制研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导师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3-02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王辅臣
1966年4月出生于甘肃岷县,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计划”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创新团队带头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计划入选者,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学习与工作简历2003-至今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导师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3-02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颜涌捷
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1965年毕业于华东化工学院燃料化学工艺学专业。后留校任教,现为教授,博士生导师,领取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82-1984以访问学者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能源研究所进行能源转化研究工作,并于1988-1989年应日本名古屋工业大学邀请,以访问教授身分进行流化床的科研工作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导师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3-02华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研究生导师简介-乔秀臣
教授博士生导师个人简介:乔秀臣,男,1973年生,山西定襄人学习与工作简历1994年在太原理工大学获得学士学位;1997年在武汉理工大学获得硕士学位;1997至2000年在武汉理工大学任教;2001至2004年在香港理工大学博士论文研究(香港政府基金PolyU5056/00E);2005至2006年 ...华东理工大学师资导师 华东理工大学 免费考研网 2013-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