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挑战,不青春”,校团委积极响应党的号召、顺应时代趋势,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注重培养华政学子实事求是、刻苦钻研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提前一年启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校内培育计划,收到近300份项目申报书。今年3月,校团委组织开展“挑战杯”校内选拔赛,经过前期学生自主申报、学院择优推荐、校外专家书面评审、校内现场答辩等环节,推荐12支优秀队伍参加上海市赛,着力加强对参赛队伍全过程、全方位、针对性的指导。除资金支持、规则解读、经验分享、开展培训外,同时在立项培育、校内初赛与复赛、推荐市赛等各个环节,多次邀请专家****进行深入指导,并前往兄弟院校汲取经验。各学院倾力支持、认真组织,进行院内选拔与资金帮扶,积极调动优秀教师为参赛队伍提供专业指导。校院协同、多种方式、多重举措,把准目标、明晰方向,促进成果产出、助力青年成长。
荣获市赛特等奖的项目团队负责人陈祉璇表示:“从培育、校赛、复赛、决赛,一路走来非常不易,离不开小组同学和国际金融法律学院老师的精诚团结。我们将永远记住那些每个开着灯激烈讨论的夜晚,那些在调研过程中所奔赴的路途,那些朝着希望疯狂奔跑的时刻。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荣获一等奖项目成员邢晋嘉认为参加“挑战杯”意义非凡,“参与‘挑战杯’,我收获的不仅仅是小组课题研究能力的提升,更是在这个过程相互学习、相互增长,开拓了视野、结识了好友。‘挑战杯’是一个让大学生良性比拼的平台,让优秀的作品通过层层筛选脱颖而出,这样难得的平台对于大学生的意义远不止如此。”
附:“挑战杯”市赛获奖情况
团队 | 参赛学生 | 指导老师 | 学院 | 获奖情况 |
数据向善团队 | 陈祉璇、何演、梁笑、汪颖宁、娄晶媛、赵志宇、曾月 | 刘凤元 | 国际金融法律学院 | 特等奖 |
人工智能团队 | 黄章隆、高芸、金凯思、代阳阳、江文迪、杨金地、童畅、王钧世 | 高奇琦 | 社会发展学院 | 特等奖 |
数智时代团队 | 李亚婷、李润坤、施京京、邢晋嘉、邹野、吴思琪、黄泓森 | 谭金可 | 国际金融法律学院 | 一等奖 |
人脸识别团队 | 王万玉、时小雪、王頔、韩雨柔、汪家新 | 韩旭至 | 国际法学院 | 一等奖 |
商业保理团队 | 吴梦蔚、邵志成、季思远、吴东晓、赵启萌、龚方琪、张晖、董亚美 | 姚明斌、曾大鹏 | 法律学院 | 二等奖 |
公益诉讼团队 | 何舒婷、姜腾超、沈怡雯、吴张豪、卿原箐、刘宁宇、汪洋洋 | 任超、褚涓 | 经济法学院 | 三等奖 |
重返枫桥团队 | 杨云天、白妍、焦弼群、马治民 | 党东升 | 刑事法学院 | 三等奖 |
嵌入式养老团队 | 朱凌祉、林声宇、徐甜梦、刘畅、王伟、胡玙璠、李政阳 | 谭金可 | 法律硕士教育中心 | 三等奖 |
个人信息保护团队 | 郭奕含、潘鸿菲、黄頔波、周思娴、塔娜、杨浩原、吴小凡、金璐瑶 | 姚岳绒、杜文静 | 国际法学院 | 三等奖 |
死刑法律援助团队 | 张磊、孙琪、沈思玮、许商羽、田梦雨、周子煊、王子睿、史少卓 | 李俊 | 社会发展学院 | 三等奖 |
网络互助发展团队 | 林韶、刘影、解以黎 | 王莲峰 | 知识产权学院 | 三等奖 |
来源|校团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