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侨联党组书记、市政府侨办主任王珏,市侨联主席齐全胜、副主席徐大振、副主席兼秘书长陶勇,长宁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陈志奇,校党委书记郭为禄、党委副书记唐波、副校长陈晶莹,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曲玉梁,校侨联主席、研究生教育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刘丹华等出席会议。

郭为禄从侨务工作的重要意义、履行学校提升侨务工作法治水平社会责任、凝聚侨心侨力服务上海及全国发展等三方面介绍了我校侨务工作开展情况及中心定位,表达了将中心建成“侨务政策的高端智库”“侨务法治的研究中心”“侨务人才的培养基地”“侨务法律的交流平台”的愿望与决心。在谈到中心未来发展,郭为禄提出四点希望:要着眼实践。着眼于上海市侨务法治建设中迫切需要解决的实践问题,为政府决策和制度创新提供智力支持。要重视实务。围绕新时期的侨务立法需求以及侨务工作中诸多现实法律实务等问题进行专业性研究,提出相关制度建设和实务问题解决的对策性建议。要培养人才。通过政府决策咨询、实务问题研究,锻炼和培养研究中心研究团队中年轻成员的研究能力,使其成为侨务法治研究领域的专门性人才。要深化交流。发挥广大海外侨胞的桥梁作用,深化其住在国同中国中国各领域交流合作,凝聚全球各地侨胞中的法律人才,为海内外侨胞提供法律信息和咨询服务,促进全球华侨华人法律人才的交流合作,构建“一带一路”法律共享平台。

围绕中心工作进一步拓展与深化,王珏对中心发展提出了四点建议:一要强化政治引领,实现为大局服务和为侨服务相统一。“中心”和“新侨驿站”都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侨务工作的重要论述和习近平法治思想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二要投身普法宣传,做好涉侨法律服务研究和侨法宣传工作。中心要发挥学校专家、教授专业研究的优势和特长,认真做好涉侨法律服务研究与交流的工作。三要积极对接“地方侨联+高校侨联+校友会”和“基层侨联+海外华侨华人社团”两项机制建设,创新内容方法,借中心成立的东风,加强市区校三方联动,进一步创新团结凝聚新侨(包括留学归国人员)的方式,丰富服务海外校友的工作内涵,加强高校侨联阵地建设。四要服务“一带一路”,积极开展中外法律学术交流。中心要把重点工作聚焦在助力中国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上,引导他们依法规避和防范海外投资风险。
会上,郭为禄与齐全胜共同为中心揭牌,在涉侨法律服务建设上掀开了新篇章。


陶勇与唐波签署《“上海涉侨法律服务研究与交流中心”2021年度合作协议》,开启合力提升侨务法治建设水平的序章。

徐大振、陈晶莹为华东政法大学“新侨驿站”揭牌,在推进两项机制的征程上迈出坚实的一步。

陈志奇向“新侨驿站”站长侯玉芹颁发证书,希望其带领新侨驿站全体成员不负使命,为侨务法治建设献智出力。

会后,中心召开理事会第一次大会,通过中心章程、明确运行方案和年度工作任务。
中心成立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完善海外侨胞和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律制度的重要举措。中心将立足学校,充分发挥政法院校法学学科优势,探索打造涉侨法治高端智库,打造“大侨务”格局优势,最大限度凝聚侨心侨力,推动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来源|党委统战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