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华东政法大学学报》编辑部主办的“新时代”的选题策划和名栏建设座谈会在长宁校区召开。我校副校长顾功耘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张守文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徐爱国教授,《法律科学》编审何柏生教授,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2011计划”司法文明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杜宴林教授,《新华文摘》王青林编审,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刘明昭编审,《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沈丽飞编审等专家、学者出席会议并作主题发言。会议由我校科研处副处长卢勤忠教授主持。

卢勤忠教授
顾功耘向与会专家表示欢迎和感谢。作为《法学》的主编,顾功耘从自身的办刊经验出发谈到目前期刊发展面临的一些问题和挑战,鼓励本校期刊加强同兄弟杂志和与会专家的交流合作,将刊物越办越好。

顾功耘教授
张守文代表北京大学法学院对我校65周年校庆表示热烈祝贺,并对我校这几年科研工作的突出成果表示肯定。他指出现在社会的总目标是实现现代化,而研究发展理论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期刊选题可以关注发展的主体(是国家还是企业或是个人)发展的权利、发展的责任、发展的能力、发展的规划、发展的动力(包括发展的激励)等。这些主题,《学报》可以作为专题考虑。

张守文教授
何柏生对已有的教育部名栏进行了分析,提出名栏必须要办出特色,并对《学报》的名栏培育和建设提出具体建议。徐爱国提出编辑工作关键在于平衡,在质量深刻性和约稿现实性之间找到平衡点。他指出,期刊需要在历史总结和解决新问题、选题和材料、理论和历史、新学科和旧学科、大牌作者和新秀、政治和学术、法学研究和学术推广等问题之间进行取舍。

何柏生教授

徐爱国教授
杜宴林建议《学报》从法治建设的目标、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全面依法治国上升为国家基本方略、具体理论创新、以良法促进法治、法治社会建设到司法责任制的新任务各个方面对选题进行细化和深化分析。

杜宴林教授
《新华文摘》王青林编审建议《学报》对深化依法治国这一主题进行深入研究。从坚持历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或全民守法等专题入手组织策划,类似的主题还有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推进合宪性审查,维护宪法权威,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等。王青林编审还建议《学报》多关注党规党法相关方向的研究论文。

王青林编审
《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沈丽飞编审从名栏设置的起因和考虑的原则入手,提出办刊需要遵循学术性原则、制度性原则、实践导向原则和长期性原则。她指出,期刊编辑的政治意识和学术情怀、学术判断能力非常重要。《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刘明昭编审对近两年期刊论文的特点进行了总结。她认为,近年来期刊论文对数据的运用更加充分自如,对交叉领域的关注度也相对提高了。刘明昭建议《学报》就改革开放四十年作一些回顾,也可以做一些书评和回顾类的栏目。《学报》责任编辑袁发强教授、陈颐教授、吴一鸣副教授以及陆宇峰副教授也就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主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沈丽飞编审

刘明昭编审

马长山教授
马长山在总结发言中表示,对十九大的理解可以从学术的角度和社会的角度综合考量,各位专家的意见深刻并且具有实用性,大部分是从调研中得出的结论,这对《学报》有相当大的帮助和启发。《学报》会认真思考,让未来的名栏建设工作向前推进一步。与会专家提到的很多学术热点需要通过期刊的选题加以推进,通过审编带动学术的创新性,促成不同学科之间的互助性。“新时代”的发展需要法学力量的参与,《学报》编辑部将对众专家的选题和名栏建设意见进行综合考虑和实践转化。
来源|《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文字|余红 编辑|熊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