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闵辉在致辞中从辅导员和思政课专业教师、课程思政、文伯书院导师制度三方面介绍了我校思政课教师队伍的协同现状。他指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新时代要求,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共同努力,坚持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提高整个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在主题报告环节,西安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苏玉波教授、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正光教授、上海市学生德育发展中心副主任宗爱东副教授分别围绕“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整合”“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的逻辑理路”“课程思政实现教书和育人相统一的战略选择和现实路径”作了详细阐述。
三场分论坛中,与会专家、学者分别围绕“辅导员工作研究”“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研究”“辅导员和思政课教师整合研究”等议题以主题发言、互动交流、专家点评形式展开全面深入研讨。

22日上午,论坛举行主题报告和闭幕式。浙江工商大学崔华前教授、浙江大学蔡晓卫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南亚娟博士、大连海事大学博士生导师曲建武教授分别作了“高校立德树人工作必须确立整体视野”“辅导员融入大学生法治教育的有效路径研究”“高校思政教授与辅导员两支队伍融合机制研究”“高校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同向同行的思考”主题报告。我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主持工作)、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赵庆寺教授作了总结发言。他感谢各方对论坛的支持,并表示论坛体现了开放性、多元性、思想性、学术性,与会者之间的交流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证性工作经验,对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论坛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搭建了良好交流平台,有助于共同探索高校各门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的途径和方法,实现“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探索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队伍的有效整合路径,真正体现全员育人的教育理念。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文字|夏梦颖 摄影|杜玉明 编辑|熊颖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