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上外赵鸣歧教授来校作“课程思政”专题讲座_华东政法大学

华东政法大学 免费考研网/2018-05-04

10月18日,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课程思政”系列培训第一场专题讲座开讲,上海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赵鸣歧教授应邀作了“传递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外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建设”讲座。外语学院党委书记余素青、副院长张朱平,教务处鲁慧及外语学院教师参加讲座。讲座由余素青主持。




上海外国语大学赵鸣歧教授来校作“课程思政”系列培训


赵教授以十八大以来党的治国理政新理念、当代中国发展阶段、以及党和国家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新目标为背景,阐释了高校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理论依据和现实意义,提出了目前外语人才培养中存在着精有余而博不足、专业化有余而复合型不足、国际化有余本土化不足的弊端,指出培养一批不仅熟悉语言国历史文化,更加熟悉本国历史文化的,具有全球视野、熟练运用外语、通晓国际规则、精通国际谈判,具有中国情怀的高端外语人才,是外语人才培养的头等大事、是外语高校的重要责任。

针对外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建设,赵鸣歧以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外时文选读”课程为例,指出可通过挖掘外语课程教学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不断实现外语教学和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培养大学生的理性思考能力、批判意识和爱国情怀,使学生在提高外语水平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素养,从而培养一流的社会主义高端外语人才。赵鸣歧建议外语教师不断提升理论素养,适当改造语言课程,建立教学团队并形成固定的备课机制。赵鸣歧强调了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分析了思政教育和外语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认为当前外语教育应注重培养复合型、国际化的创新型人才,这一过程中学生的思想素质培养尤为重要。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赵鸣歧强调思政课程、通识课程和专业课程在价值引领上要同向同行。余素青对讲座作了点评,多位教师就课程体系、教材编写、授课方式等踊跃提问,赵鸣歧均予以详细解答。

与会教师表示本次讲座贴合实际,内容丰富,能够促进外语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结合,推进外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建设。在交流提问环节,气氛热烈,我校教师围绕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大纲设计,教学案例、时文选材,如何深入发掘专业课程思政教育内涵,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开展师生互动等问题与赵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与探讨。(教务处、外语学院)

相关话题/课程 外语 思政 培养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