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东政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华东政法大学 /2013-04-09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培养方案
(专业代码:030505)
 
一、培养目标
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主要为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高校、党校和科研院所培养具有较深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和较强思想政治工作能力的高层次管理、教学和研究人才。
(一)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有较为深入透彻的了解和系统的掌握,熟悉党的方针、政策,能够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开展各项工作;
(二)了解并掌握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维特点,熟悉思想政治的理论和方法,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的心理特点和规律,具有良好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能力;
(三)了解并掌握心理学的知识和技术,掌握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技术,了解并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和技术,能够有效帮助教育对象实现科学发展;
(四)熟悉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状况,能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同时又能够科学分析当代社会热点问题,具有良好的素养和眼光;
(五)有着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法律素养,能够综合运用道德教育和法律手段进行有效工作;
(六)有较好的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能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有较强的专业外语阅读能力,能够熟练利用计算机;
(八)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的体魄。
 
    二、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硕士点设置四个研究方向:
(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二)心理健康与职业规划教育
(三)法律伦理
(四)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
 
    三、学制和学习年限
硕士研究生的学制为三年,如确有必要,经本人提出申请,导师同意,报研究生教育院批准,可延长学习年限一至两年。
 
    四、课程设置
 课程采取学分制。总课程学分不低于45学分,其中学位课程21学分、必修课14学分、选修课程10学分。
(一)学位课程(共计21学分)
1、政治理论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36课时,2学分)、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18课时,1学分);
2、外语:第一外国语(72课时,2学分)、专业外语(72课时,2学分);
3.公共基础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54课时,3学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54课时,3学分)
4.专 业 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二)必修课(共计14学分)
1.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54课时,3学分)
2.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54课时,3学分)
3.中国哲学与文化专题(54课时,3学分)
4.法律伦理学(54课时,3学分)
5.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36课时,2学分)
    (三)选修课(共计10学分)
1.限制性选修课(限选2门,共4学分)
1)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务36课时,2学分)
2)青少年思维特点研究36课时,2学分)
3)青少年问题研究36课时,2学分)
4)职业规划教育专题研究36课时,2学分)
2. 任意性选修课(任选3门,共6学分,其中必须包括一门非本一级学科课程)
 
五、培养方式与方法
(一)培养工作实行导师个人与导师组共同培养相结合的方式,由指导教师根据每个研究生的原有基础、特长、专业重点、发展方向等,制定个人培养计划,每年检查执行情况,作必要的调整和修改。
(二)以自学为主、集体讨论为辅。学生除广泛阅读导师指定的马列原著、专业参考书和其他书籍报刊资料外,鼓励积极参加社会实践,调查研究,要求每一学年至少完成一篇学术论文。
(三)认真进行社会实践或教学实习,设实践学分5学分。教学实习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为主。学生须事先写好讲稿,在教研室试讲后进行,指导教师听课,评定成绩。
(四)毕业实习须在指导老师指导下进行,重点训练思想政治教育实务的工作能力。实习结束后须进行总结,由指导老师评定成绩。
(五)硕士研究生应当从事一定的科学研究,设科研学分为5学分。鼓励研究生独立承担或参加本校或校外科研项目,通过参与科研项目,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研能力。
(六)硕士研究生在校期间应至少参加15场校内讲座,设讲座学分为3学分。课堂外,自主选择听取本学科和与本学科相关的专家讲座,扩展知识面。
 
六.中期考核
研究生通过两年学习后,导师组在第五学期依据《华东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办法》对研究生进行中期考核。研究生经中期考核,思想品德、学习成绩、科研能力等方面合格者,可继续进入硕士论文写作阶段。
 
七.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的撰写工作集中在第三学年进行。在第二学年初步确定论文范围与方向,第四学期结束时提出论文开题报告,制定撰写计划与写作提纲,经导师及研究生教育院审批后实施论文写作计划,第六学期中前完成写作,经导师同意提交答辩委员会进行答辩,答辩通过后,再经学校学位委员会审核后授予学位。
 
 

 
 程 设 置
 
 周 学 时
考核方式
备注
第一学期
第二学期
第三学期
第四学期
第五学期
第六学期
政治
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36
2
2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
18
1
 
1
 
 
 
 
第一外国语
基础英语
72
4
4
 
 
 
 
 
考试
 
专业外语
72
 
4
 
 
 
 
考试
 
基础理论课和专业课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54
3
3
 
 
 
 
 
考试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实践
54
3
3
 
 
 
 
 
考试
 
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
72
4
 
4
 
 
 
 
考试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72
4
 
 
 
 
 
考试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
54
3
3
 
 
 
 
 
考试
 
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
54
3
 
3
 
 
 
 
考试
 
中国哲学与文化专题
54
3
 
 
3
 
 
 
考试
 
法律伦理学
54
3
 
 
 
 
 
考试
 
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
54
3
 
 
3
 
 
 
考试
 
 
选修课
限选课
青少年思维特点研究
36
2
 
2
 
 
 
 
考查
 选
2 门
青少年问题研究
36
2
 
 2
 
 
 
 
考查
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实务
36
2
 
 
 
 2
 
 
考查
职业规划教育专题研究
36
2
 
 
 
 
 
 考查
任选课
 
 
实践
论文
教学、社会实践
 
5
 
 
 
 
√ 
 
 须于中期考核前完成 
 
参与讲座
 
3
 √
 √
 √
 √
 
 
科学研究
 
5
  √
  √
  √
 √
 √
 
 
论文开题报告与论文调查
 
 
 
 
 
 
 
 
 
论文撰写、论文答辩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教学计划表
相关话题/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