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创新专业委员会年会在校举行
与会专家指出,在产业集群研究方面,技术多样化、自主创新是防止技术锁定的前提,而多方/协会共治是产业集群治理的原则。同时,园区应致力于打造产业集群,让产业不断升级,而非成为企业的“容器”;在绿色发展中,改堵为疏的发展策略尤为关键,碳封存应让位于碳利用,并重点关注战略性新兴产业、城市、城市群、大气污染治理与科技创新、环境规制、国企改革、低碳发展之间的关联;在城市与区域发展模式上,利用空间经济定量模型分析创新网络发育水平,并探寻其主导因子,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
大会开幕式上,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候任理事长李国平教授在致辞中表示,区域创新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为中国区域科学协会成立30周年庆祝活动拉开了帷幕。在当前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下,基于绿色屏障、科技创新的高质量发展模式是我国区域发展模式创新的重要方向之一,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创新专业委员会在推动区域科学理论与方法创新、践行新的发展理念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面临极佳的发展机遇。
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创新专业委员会主任曾刚教授表示,值此华东师范大学70周年华诞之际,作为“双一流”建设高校,举办此次活动是对我校“智慧的创获,品性的陶熔,民族和社会的发展”崇高理想的有力践行。上海作为长三角的龙头城市,将于2025年提前五年实现碳达峰,并于2050年与美国同步进入碳中和发展新阶段,上海在引领长三角区域协同创新低碳发展肩负着特殊重要使命。
大会闭幕式上,曾刚教授作总结讲话并宣布了“区域创新专业委员会2021年会”的优秀论文名单,胡森林等9位硕博研究生获此殊荣。
本次会议采用线下和线上同步方式进行,来自我国香港、北京、广州、合肥、南京、上海等城市近4000人参会,通过现场交流、线上对话及弹幕提问等多种方式,与会****专家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和交流,反响极为强烈。
本次研讨会由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华东师大主办,得到了中国区域科学协会区域创新专业委员会、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华东师范大学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区域经济学会长三角一体化专业委员会等多家单位的大力支持。
文|易臻真 图、来源|城市发展研究院/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编辑|黄尔纯 编审|郭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