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刘晓陵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5

刘晓陵 副教授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导航
个人资料
研究方向
开授课程
科研项目
学术成果
荣誉及奖励







个人资料
部门: 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毕业院校: 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 博士
学历:
邮编:
联系电话:
传真:
电子邮箱: xlliu@psy.ecnu.edu.cn
办公地址: 华东师范大学中山北路校区俊秀楼
通讯地址: 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教育经历
1995.7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毕业,获本科学位
1998.7华东师范大学心理系毕业,获硕士学位
2002-2003年,美国St.Olaf大学访学
2010.7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研究所毕业,获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1998年7月起先后任教于华东师范大学教科院和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个人简介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心理测量与测验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社会兼职
担任上海市心理学会测量与统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研究方向
心理量表和测验研发,现代测验理论应用


开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心理测量》、《心理学》
研究生课程《心理测验理论与应用》、《心理测量技术与应用》、《学校心理测量与评价》



科研项目
主持横向课题:
《慈溪市基层干部心理素质综合评估分析》(2020)
《青少年家庭教育评估体系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2019-2020)
《心理教育与生涯规划数据采集分析》(2019)
上海市教育工会理论课题立项《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保障机制建立的实证研究》(2019)
《小学生参与体育外聘试点项目的功效研究--心理评估的视角》(2017-2018)
上海市教育工会理论课题立项《上海市985高校青年教师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机制研究》(2017)
《高一学生学科倾向测评系统研发》(2017)
《中小学心理测评综合系统开发》(2015-2017)
合作横向课题:
《中国高中生学科及高考专业倾向测评》(2015-2016)
参与纵向课题:
参与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基础研究项目《儿童青少年脑智发育机制研究》(2019获批)
承担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的子课题(学生自我效能感测量与评价研究)(2014年完成)



学术成果

论文
刘晓陵,方优游,金瑜.(2019).中小学生学习适应的调查研究.基础教育,16(2),56-63.
刘晓陵,赖新蓁,文剑冰.(2017).教育与主观幸福感关系——基于教育回报率分析.山东社会科学,258(2),91-99.
刘晓陵,张妮婕,金瑜.(2017).心理量表在学业成绩区分和预测中的应用.上海教育科研,364(9),50-53.
刘晓陵,刘路,邱燕霞,金瑜,周隽.(2016).威廉斯创造力测验的信效度检验.基础教育,13(3),51-58.
刘晓陵,于铎,金瑜.(2015).多维度儿童智力诊断量表的信度和效度再检验.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3(6)1003-1008.
朱虹,刘晓陵,胡谊.(2013).社会文化观下的教育心理思想.全球教育展望,42(3),25-30.
胡谊,刘晓陵.(2007).天才的实质、表现与发展.中国特殊教育,80(2),36-40.
刘晓陵,金瑜,陈宝忠,杨海波.(2006).学习困难学生鉴别和诊断之实证研究.上海教育科研,4,34-36.
刘晓陵,金瑜.(2005).行为遗传学研究之新进展.心理学探新,25(2),17-20.
刘晓陵,金瑜.(2000).布鲁姆学习测验(BLT)中文版测题册试用本的编制报告.心理科学,23(1),63-67.
刘晓陵,金瑜,林云祖.(1998).中学生心理素质调查表的编制.上海教育科研,122(2),23-26.
会议论文
Marriage, Family and SWB: evidence from mainland China(第一作者).由通讯作者邢占军在2015年巴西第60届世界统计大会上做了报告.
Subjective Well-being of Chinese People from a Gender View Point(第一作者).在ICP2016(日本横滨)上做了张贴报告.
编译著
《学校教育指标系统的构建》(合著).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学习评价7策略》(主译).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9.
《心理测验-原理、应用和争论》(参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0.
《行为遗传学》(校译).华东师范学出版社,2008.
《经典与现代测验理论》(参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创造能力教与学》(主译).华东师范学出版社,2003.
《心理测量》(参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荣誉及奖励
教学获奖:
合作成果《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心理学创新人才训练和孵化梯次体系》获得2017年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华东师大教学成果一等奖
本科生专业基础课程《心理测量》获得2011年度上海市精品课程,2010年上海市教委重点课程立项,2014年华东师大教学成果一等奖。
研究生基础课程《高级心理测量》获得2005年度上海市教学成果二等奖。
其他荣誉:
2018年获2014-2018年度上海市教育系统优秀工会积极分子
2018年获华东师范大学优秀共产党员
2018年获上海市教育系统工会理论研究会2017年课题研究一等奖
2009年获评华东师范大学第三届优秀本科生导师




招生信息














10 访问


相关教师





相关话题/心理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