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胡晓明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01-15

胡晓明 教授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副所長文學研究所所長中國江南文學文献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语言文学系??????


导航
个人资料
研究方向
开授课程
科研项目
学术成果
荣誉及奖励







个人资料
部门: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毕业院校: 华东师范大学
学位: 文学博士
学历: 研究生
邮编:
联系电话: **
传真:
电子邮箱: huxiaoming1955@aliyun.com
办公地址: 中山北路图书馆205室
通讯地址: 上海中山北路3663號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200333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个人简介
胡晓明,1955年生,四川成都人。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文学研究所所长。1986年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文学硕士毕业,1990年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批评史专业文学博士毕业。1998年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2004为终身教授。2010年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2011年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高级访问****,2011年台湾“中央大学”、2015年香港中文大学客座教授。兼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美术学院南山讲座教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会长。曾应邀前往德国汉堡大学孔子学院、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以及台湾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海内外高校作学术讲演。
胡晓明教授的主要著作有:《中国诗学之精神》、《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灵根与情种:先秦文学思想研究》、《文选讲读》、《近代上海诗歌系年初编》、《诗与文化心灵》、《文化的认同》、《江南文学诗学》、《古典今义札记》、《文化江南札记》、《丽娃河畔札记》》等多种。曾获2006年度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江南女性别集初编》获2008 年度全国优秀古籍图书一等奖。主编教材《国学经典专书讲读系列》及主授同名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10)。




社会兼职

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學會會長
中國詩教學會副會長
中國美術學院講座教授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复旦大學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
贵州孔学堂学术委员会委员
『古代文學理論研究』叢刊主編
上海海峡两岸文化基金会副会长


研究方向
中國詩學、江南文獻與文學、近現代學術史
胡晓明教授的研究重点为“中国文化诗学”。旨在建立一种富于中国文化核心意义的诗学,透过对中国诗与文化的重新理解与深度解读以及中西古今的深度对话,改变西方文学理论与思想中心论的时代取向,更激活其创造活力,重建体用本末兼重的理论话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中国文化诗学之体用观:系列论文论述“后五四时代建设性的中国文论”,从诗道、诗人、诗境、诗用、诗生态等领域,全面用力,力图重写被“五四”新文化改变的古典中国诗学话语。第二,中国文化诗学之古今观:以“中国文化意象”的系列研究,以文化解码、诗意发掘为进路,打通古今,力图发展为一套既有诗学历史脉络,又有现代意义的诗性诠释。第三,中国文化诗学之空间论述:以《江南再发现:中国历史与文学上的“江南认同”》等系列论文为中心,重建富于意象与文献交汇的“江南诗学”。第四,中国文化诗学之时间脉络:以“晚清民国学人与文士”系列研究为中心,将诗学上接近代传统。第五,中国文化诗学之方法路径:新辞章学旨在汇通中西文论(《生生之证:中国诗学的时间体认》等)、新义理学旨在接引诗与儒学(《重建中国文学的思想世界如何可能》等)、新考据学旨在继承陈寅恪诗学(《落花之咏:陈宝琛陈三立王国维陈寅恪的诗学谱系》、《陈三立陈寅恪海棠诗笺证》等,提出思想典掌、今典多型、家族暗码以及近代谱系等新考据学内涵),在此诸家基础上,继续综合创造新诗学的方法论与诗学学术体系。


开授课程
《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
《中国美学导论》
《国学概要》(义理部分)
《文心雕龙》
《昭明文选讲读》
《李白诗研究》
《宋诗精华录讲读》
《现代中国学术原典讲读》
《释中国》导读
《中国美感研究》
《苏轼诗讲读》
《唐宋诗比较》
《陈寅恪研究》
《江南文学与文化研究》



科研项目
《近代学人文史著作研究》(教育部)
《近代上海文学编年》(上海市)
《饶宗颐学记》(香港大学基金会)
《晚清民初的诗学》(国家社科)
《二十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研究》(教育部)
《中国文化意象的再生产》(教育部)
《后五四时代建设性的中国文论研究》(教育部)
《中国美感的再发现》(贵州)


学术成果


一、专著
《中国诗学之精神》20.8万字,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万川之月:中国山水诗的心灵境界》14万字,北京三联、台北锦锈1993年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新版,
《灵根与情种:先秦文学思想研究》23万字,百花洲文艺1994年版
《文选讲读》40万字,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
《饶宗颐学记》7万字,香港教育图书公司1996年版
《文化江南札记》14万字,华东师大出版社2006年版。
《近代上海诗歌系年初编》(与李瑞明合编)24万字,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诗与文化心灵》45万字,中华书局,2006年
《唐宋诗一百句》4万字,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文化的认同》20万字,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丽娃河畔札记》,凤凰出版集团,2012
《古典今义札记》海天出版社,2013
《巴黎美学札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在《文学遗产》《文史哲》等刊物发表论文约六十余篇。
二、主编
《释中国》(胡晓明、傅杰主编)130万字,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
《近代上海文学系年初编》(共四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年
《读经:启蒙还是蒙昧?》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年版。
《江南女性别集丛刊初编》、《二编》《三编》《四编》(胡晓明、彭国忠主编)120万字,黄山书社,2008年版
《国学名著讲读系列丛书》(共十二册),华东师大出版社,2005至2010年
《唐诗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楚辞二十讲》,华夏出版社,2009年版
《历代女性诗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
《中国文史上的江南》,上海书店出版社,2014
《江南家族文学丛编》(上海卷),安徽文艺出版社,2009
《古代文学理论研究丛刊》(集刊,每年两期)
三、海外讲学、访学与发表论文
香港:1994年10月至1995年元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访问****。
台湾:1998年10月,台湾《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访学一周。
香港:1998年11月至12月,香港中文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所访问****。
香港:2004年11月14日 香港凤凰卫视《世纪大讲堂》演讲:《读经的新意义》
澳门:2006年11月20日:中国文学现代化进程国际学术研讨会(澳门大学)发表论文:《略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
香港:2006年12月13日:饶宗颐教授九十华诞国际学术研讨会(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发表论文:《变脸的神女:文选神女赋的后世转义》
新加坡:2007年11月15日:新加坡国立大学学术演讲:《能不忆江南:中国文学与历史上的江南认同》
巴黎:2007年8月15日至11月13日,受法国巴黎国际艺术城邀请,作三个月的欧洲艺术史考察。
汉堡:2008年10月20日,受德国汉堡大学孔子学院邀请,作《君子成人之美:中国文化的一个特点》讲演。
汉堡:2008年10月26日,受德国汉堡国际传媒艺术与新媒体学院邀请,作《妙谛法身:中国艺术的一个特点》的讲演。
香港:2008年12月17日,受香港城市大学的邀请,作《中国诗的文化意象》的讲演。
马六甲:2009年2月22日,受马六甲华商总会与培风校友会的邀请,作《中华核心价值与现代工商社会》的讲演。
台南:2009年4月16至20日,成功大学第六届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文体、修辞、思想融合与阅读传统:对庄老思想的复杂响应,以《文选》为中心的讨论》。
高雄:2009年4月18日,受高雄师范大学经学研究所邀请,作《略说文化意象的诗学》的讲演。
爱德蒙顿:2010-6-20,受加拿大爱德蒙顿孔子学院邀请,作《茶与中国文化心灵》的讲演。
剑桥:2010-5-25至2010-8-25,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高级访问****。
温哥华:2011-5-3至2011-6-3,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UBC)高级访问****。
香港:2011年4月27日到29日,香港大学东方诗话第七届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正人君变今俗与文学话语权:《诗大序》毛传郑笺今读》
桃园:2011年10月1日,台湾中央大学《世变与中国知识人》研讨会,发表论文:《践身心之则:略说中国知识人响应乱世的三种方式》。
花莲:2011年11 月5 日至6日,《多元化的经典诠释:第三届人文化成国际学术研讨会》,台湾东华大学中文系,论文:《从严子陵到黄公望:富春江文化意象的诠释史》
台北:2011年11 月1日,台湾大学讲演:《富春山居图与富春江的文化意象》
新竹:2011年11 月14 日,台湾清华大学讲演:《唐宋诗学与中国美典》。
台北:2011年12月9日,台湾政治大学讲演:《中国诗与中国文化意象》。
台北:2011年12月24日,国家图书馆汉学研究中心《新汉学台北论坛》:唐代研究的新视界,发表论文:《探索中国文化意象的诗歌拼图》。
桃园:2012年1 月10 日,中央大学“国科会中国文学中的物与我研讨计划”,讲演《衣与中国文学》
台北:2012年3月16至19日,台湾大学经学与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川逝:诗史与经义中一些智者与诗人心影之重迭》。
四、国内重要学术会议发表论文
1999年10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一届年会(保定),发表论文:《出新何术得陈推》
2001年4月:东方诗话学会第三届国际会议(上海),发表论文:《二十世纪中国诗学史小言》
2001年10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武汉),发表论文:《重建中国文学的思想世界如何可能》
2002年10月:第五届文选学国际学术研讨会(镇江),发表论文:《读《文选》札记》
2003年10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济南),发表论文:《客观的了解如何可能》
2005年6月:传统与现代的对话学术研讨会(南京):发表论文:《古典文学阅读的思想维度》
2005年4月:“中国美学的地方经验与世界价值”学术研讨会(上海):发表论文:《江南是一口深井》
2005年10月: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四届年会(西安),发表论文:《中国文论的正名》
2004年11月:上海社联第四届学术会议,发表论文:《读经的新意义》
2006年8月:郑珍诞辰二百周年学术研讨会(遵义),发表论文:《斯文留脉倘关天:郑子尹与同光体:文化诗学的意蕴》
2006年7月:“中国诗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南京),发表论文:自主精神、生活世界与多元传统》
2006年10月:“两岸三地中国文化研讨会”(南京),发表论文:《落花之咏:陈宝琛陈三立王国维陈寅恪的诗学谱系》
2006年11月:国学与西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厦门),发表论文:《华东师范大学国学专书导读课的介绍》
2007年12月30日: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五届年会(昆明),发表论文:《作为文化意象的诗学》
2008年5月7日,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中国文论高端论坛(济南):发表论文:《论中国文论的新开展》
2009年4月25日,中华诗词学会、龚自珍纪念馆《龚自珍与二十世纪诗词》研讨会(杭州):发表论文《略论民国诗坛龚自珍形象的四个问题》
2009年4月3日,上海美术馆《画者之思:许江的艺术与思想》学术研讨会(上海),发表论文:《中国文化意象的新收获》
2009年8月25-27日,江西九江:《第四届陶渊明国际学术研讨会》:发表论文:《略论钱振锽的陶渊明评论》
2009-12-21,成都: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第十六届年会,发表论文:《中国文学与历史上的江南认同》(新订)
2011年12月26日: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中国历史与文学上的江南》研讨会,发表论文《江南再发现:中国历史与文学上以及海外典籍中的江南认同》。
2011年7 月25 日至27日,浙江金华:浙江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首届江南文化论坛》,发表论文:《水乡的诗学:中国文学与艺术上关于水乡的一些美感经验》
五、近年来国内讲学
《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上海:上海图书馆,2003年11月15日
《中国学术中的博雅传统》,上海:上海社会科学界年会,2004年11月
《春天里的唐人诗意》,上海:上海理工大学,2005年4月1日))
《我看文化江南》,杭州:人文大讲坛,2006年4月16日
《略说李白诗的精神》,杭州:衡庐美术馆,2006年4月8日
《江南的茶文化》,北京:首都师大中国诗歌中心,2006年5月10日
《江南水意象的美学内涵》,嘉兴:嘉兴图书馆,2006年10月21日
《近年来关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鲜话题》(上、下),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06年10月22日至2006年10月23日
《二十世纪中国文化的花果飘零》,淮阴:淮阴师范学院,2006年10月18日
《二十世纪关于中国文化的十大误读》,福州:福州大学人文学院,2006年11月28日
《略论宋诗》,南京:南京大学中文系,2007年4月28日
《近年来中国文化在海外遭遇的新挑战》,昆明:云南大学,2007年12月30日
《诗画与文化意象》,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11月23日
《诗与中国文化意象》,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语文研究所,2008年12月
《儒家核心价值与现代社会》,大连:大连图书馆,2008年9月20日
《丰子恺为今天画了什么?》,上海:上海图书馆,2009年5月10日
《能不忆江南:再说中国历史与文学上的江南认同》,上海、芜湖:华东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2009年11月。
《白莲红豆与江南秘传意象》 ,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0-3-24
《对话时代的中国文论:以诗大序为中心的讨论》,上海:复旦大学,2010年3月8日
《翻过刀锋的阅读:略谈理解中国文化的方法》,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讲演,2011年3月15日。
《域外的苏杭:西方及东亚近代游记与汉文学中的苏杭意象》,杭州:中国美术学院讲演,2011年3月16日。
《再论唐诗与中国文化精神》,南京:东南大学人文大讲坛,2012年3月26日。
《唐诗与人的自由》,湛江:广东湛江师范学院,2012年4月20日。
《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衣道如何可能》,杭州:中国美术学院,2012年4月24日。
六、已结题的科研专案
教育部重点文科研究基地重大课题《中国二十世纪的思想世界:传统思想与现代价值结合的研究》
教育部十五规划项目《晚清诗学与近现代学术文化》(2002-2006)
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陈衍沈曾植陈三立研究》(2003-2006)
上海市高教局青年科研基金项目《儒家思想与中国诗歌文化》(1992-94)
教育部文科博士点基金项目《近代学人与文学研究》(1994-96)
香港大学同学会(UGA)基金项目《饶宗颐学述》(1998)
七、在研项目
教育部重点文科研究基地重大课题《中国文化意象的再生产研究》(2008-2010)。
教育部九八五高校重点研究项目《女性、家族、地方:江南文学文献》(2008-11)
八、获奖情况
专著《中国诗学之精神》江西人民出版社1991,获华东地区理论读物一等奖。
专著《跨过的岁月:王元化画传》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获上海市新闻出版署2000年度十佳图书奖。
论文《生生之证:中国诗学的时间体认》获1992-94年度上海市社联优秀论文奖
论文《论陈寅恪先生的学术性格及思想史意义》获1996-98年度上海市社联优秀论文成果二等奖
论文《论陈寅恪的古典今事解诗方法》获1998-2000年度上海市社联优秀论文成果三等奖。
论文《唐宋诗之争:陈衍诗学的近代转义》获2000-2002年度上海市社联优秀论文成果三等奖。
《文科基地班课程改革》曾获2001年度上海市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
曾多次获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最受欢迎教师”称号。
曾获香港大学同学会基金会(UGA)1994~1995年度奖学金;
曾获1999年度华东师范大学优秀教师华为奖。
曾获1995年度上海市优秀青年教师称号。
主编《近代上海文学系年初编》获2004年上海市优秀图书奖。
负责人兼承担人:《国学专书系列讲读课程》,被评为“上海市精品课程”(2006)
获2006年度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
获2009年度终身教授学术报告优秀奖。
主编教材《国学经典专书讲读系列》及主授同名课程获国家精品课程(2010)。
《国学经典专书讲读系列》获首批教育部精品共享课程。(2016)
九、近五年论著目录(2006~2011)
《中国文论的乡愁》,《浙江大学学报》2006;《人大复印资料文学理论》2006第五期
《论钱锺书的以诗证史》,《中国诗学》第十辑,2006年
《真诗的现代性:七十年前朱光潜与鲁迅关于“曲终人不见”争论及其余响》,《江海学刊》2006第三期
《判教与分科:马一浮的六艺论与中国近代学术的分科》(与刘炜合作),《江西社会科学》2006第四期
《略论中国文化意象的生产》,《文艺理论研究》2007第一期
《自主精神、生活世界与多元传统》,《谁是诗中疏凿手?》凤凰出版社2007,7
《中国美学与解释学札记》,《文艺理论研究》2007第四期
《寒山诗里的马祖与石头》(与小川隆、陈蕾合作),《华东师大学报》2007,4
《变脸的神女:〈文选·神女赋〉在后世的转义》,《华学》第九、十合刊,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宋辩才法师年谱》,《传统中国研究》第六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年6月,页223-36
《略论文化意象的诗学》,《风清骨峻:庆祝祖保泉教授九十华诞论文集》人民出版社,2009年10月,页142-50
《唐宋诗语辞比较五题》,《文学和语言的接口研究》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页264-77
《风雪夜行人》(饶宗颐诗词论稿序),《饶宗颐诗词论稿》黄山书社,2009,页1-6
《略论民国诗坛龚自珍形象的四个问题》, 《龚自珍与二十世纪诗词研讨会论文集》,浙江古籍出版社,2009. 页33-52
《文体、修辞、思想融合与阅读传统:以〈文选〉为中心》,《魏晋南北朝文学与思想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六辑),台北:里仁书局,2010 ,页19-34
《略论钱振锽的陶渊明评论》,《九江学院学报》2010第四期
《真隐士的看不见与道家是一个零?》,《北京大学学报》,2010第三期
《王闿运与同光体的诗学取向》(与赵厚均合作),《浙江大学学报》2008年第3期;“人大复印资料”2008年第9期
《清初、江南与家族文学》,《文汇报》2006年8月6日
《江南再发现:中国历史与文学上的江南认同》,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1年第二期
《正人君、变今俗与文学话语权:诗大序郑笺毛传今释》,北京:《文学评论》2011年第六期、《新华文摘》2012年第五期
《如何解决美与真二分的难题》,上海:《文艺理论研究》2011第四期。
Shifting Chinese literary theory:on the recent ideological trend of “counter-West centralism” in Chinese literary theory research, Frontiers of Literaty Studies in Chna Volume 1 No,1 2007,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页135-161
《江南女性别集初编》《二编》《三编》(与彭国忠主编),黄山书社,2008-2012
《江南家族文學叢編》(與彭國忠主編),安徽教育出版社,2012
《江南文學地方叢編》(與彭國忠主編),黃山書社,2012.
《麗娃河畔札記》,鳳凰出版集團,2012.
2015年发表论文:
1,蓝蛇之首尾与诗学之古今 《学术研究》2015(04)
2,不死的风雅与人类文明永恒的尊严 《新美术》2015(04)
3,江南更是一个文化生命的概念 《文汇学人》10,8
4,重建被五四误解的文学传统 《文汇报》9,13
5,再论后五四时代建设性的中国文论 《社会科学战线》2015(02),获2015年度上海社联十大推介论文。
6,深圳大学学报》,2015(02)
7,我的电子古籍书阅读小史《文汇报》6,19
8,一个写诗的理想地方 《文汇报》2015,4,29
2016年成果:
《历代女性诗词鉴赏辞典》胡晓明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2016年3月
《中国文论的学术史》胡晓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2月31日


“文”:中国抒情技艺的一个秘密《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卷》2016年第十期从严子陵到黄公望:富春江的文化意象——《富春山居图》的前传及其展开《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3期《新华文摘》2016年23期全文转载
我对于现代思想的一些批评以及古今对话的建言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6年第5期
1、《唐宋诗比较》,胡晓明,《新华文摘》2008年第五期
2、《“很美”的古典文论,如何有益于现代人的灵智》,胡晓明,《解放日报》评论版,3月15日。
3、《在一个破了模子的世界搞七搞八:敬悼饶宗颐教授》,胡晓明《南方周末》2月8日。
4,《饶宗颐教授的新经学构想》,胡晓明,《文汇报》,2月12日
5、《为思想而生的人——王元化学馆重新开馆剪影》,胡晓明,文汇报,5月31日。
6、《读经典,为了做一个刚健深厚、温馨灵秀的人》,胡晓明,文汇报,5月4日。
7、《守望中国文化之拳拳赤子——读陈福康《郑振铎传》《郑振铎论》》,胡晓明,《文汇读书周报》6月9日
8 、《“我深爱的沼泽地啊”——《陈鸿森自选诗五十首》序》,胡晓明,社会科学报,6月5日。
9.《时代需要“阅读力”》胡晓明,《文汇读书周报》6月21日-
10,《玉石蕴而千辉生—为华师大图书馆“丽娃文库”序》胡晓明《解放日报》6月4日
11,《唐诗与魅的世界》,胡晓明,云南大学学报,2018(3)
12,《强化中国文论阐释力》,胡晓明人民日报2018-07-21
13、《江南文化,不止是风花雪月》,胡晓明,解放日报,2018.10.19
14、《江南文化中,蕴含着诗学的一种可能性》,胡晓明,文汇报,2018,10.11
15,《关于贵州文化大景观的一些思考》,《贵州文史》第四期
16,古典著作中的中国文化精神——胡晓明教授访谈录 《上海高校图书馆情报工作研究》,9,11。
17,《从花果飘零到灵根自植:今天我们如何读中国书》(网文,4.8.ECNU学工在线)
18,《人文三义》(网文:4.5.复雅堂)
19,《饶宗颐的治学态度与方法》,(网刊,7.2.华东师范大学学报)

1,《后五四时代中国思想学术之路:王元化教授逝世十周年纪念文集》
胡晓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
2,《中国文论中的“体”》胡晓明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10
3,《巴黎美学札记》(重印),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荣誉及奖励


招生信息














10 访问


相关教师





相关话题/人文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