删除或更新信息,请邮件至freekaoyan#163.com(#换成@)

西南科技大学导师教师师资介绍简介-郑祥江副教授介绍

本站小编 Free考研考试/2021-10-01

导师类别 硕导
性 别 男
出生年月 1978年8月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绵阳涪城区青龙大道中段59号东7A西南科大生命学院
Email **@qq.com

个人简介
郑祥江,男,汉族,四川德阳人,1978年8月生,中共党员,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北京交通大学管理学硕士,四川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农业劳动力流动、人力资源管理。在《农村经济》、《华南农业大学学报》、《中国高教研究》、《经济导刊》等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7篇;主持四川省科技厅、社科联等省部级项目3项;参编专著2部,教材3部。荣获四川省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绵阳市优秀社科奖三等奖1项;荣获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作为负责人获得学校优秀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

工作经历
2001年7月以来一直在西南科技大学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教育经历
本科:1997-2001,江苏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焊接工艺及设备专业
硕士:2006-2008,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
博士:2011-2016,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农业经济管理专业毕业

获奖、荣誉称号
2016年12月,论文《西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获得绵阳市第十五次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1项(第一获奖人)。
2017年2月,专著《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对接整合研究》获四川省第十七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第三)
2017年1月,获西南科技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第二、第五)。
2018年5月,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第六)、二等奖1项(第二)。
2019年度绵阳市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社会、学会及学术兼职
中国国外农经学会会员
中国合作经济学会会员
国防科工局国防军工统计和经济分析专家库成员

研究领域
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

科研项目
近年承担科研项目20余项,其中主持9项,主要项目有:
①主持四川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川藏农产品供销合作体系协同发展与区域合作研究(编号:21RKX0087,省部级)
②子课题负责人:中国工程院咨询研究项目子课题“新时代工程科技人才教育体系改革战略目标、重点与实现路径研究”(编号2020-XY-32-4,省部级)
③主持四川省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立项项目一项,题目:四川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户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 (项目编号SC14XK4,省部级)。已结题。
④主持四川县域经济发展研究中心2014年立项课题一项,题目:基于组织承诺的四川县域中小企业核心人才流失问题研究(项目编号XYZX1410)。已结题。
⑤参与绵阳市2015年度精准脱贫第三方评估工作,于2016年9月向绵阳市扶贫局提交了《精准扶贫第三方评估报告(盐亭县)》,就精准扶贫开展情况、精准识别和脱贫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评估。
⑥作为第六研究人参研四川省农村发展研究中心重点项目(CR1003):四川省农民工返乡创业研究,2010.6-2013.6。已结题。
7.作为第七研究人参研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委托调研项目:农民就业培训项目实施效果调研,川办函[2011]84号。2011.6-2014.6。已结题。
8.作为第五研究人参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公共资助就业培训项目在少数民族农村地区的实施效果研究(11BGL064),2011.6-2014.6。已结题。
9.主持学校博士研究基金项目(校级),西南地区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倾向与权益保障问题研究(18sx7110)。2018.4-2020.4。在研。
10.主持校级项目,城乡融合背景下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17sxb247)。2017.12-2019.12。在研。
11.主持校级重点项目,乡村振兴战略下新型职业农民农业科技培训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18sxb187)。2018.12-2019.12。在研。

发表论文
[1] 郑祥江,杨锦秀.农业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02):50-56.
[2] 郑祥江,杨锦秀.西南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业生产影响研究[J].农村经济,2015(06):110-114.
[3] 郑祥江,马金山,曹呈楠.EVA视阈下发展循环经济的机制与途径[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4(02):80-83.
[4] 吉则尔夫,郑祥江.产业扶贫视角下农村“插花式”贫困现状及对策分析[J].湖南农业科学,2020(1):103-107.
[5] 吉则尔夫,郑祥江.乡村振兴战略下彝区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19,47(15):23.
[6] 陈礼开,郑祥江,皇甫红姣.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与农村居民幸福感的关系研究——基于2015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J].广东农业科学,2020,47(5):146.
[7] 代丽,郑祥江.员工感知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培训现状研究[J].现代商业,2020(2):113-114.
[8] 代丽,郑祥江.新生代农民工激励问题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19(33):117-118.
[9] 陈礼开,皇甫红姣,郑祥江.新生代农民工参与社会保险的影响因素探析[J].湖北农业科学,2019,58(17):136-139.
[10] 郑祥江. 西南地区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6.
[11] 郑祥江. 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及其培养模式创新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08.
[12] 郑祥江,郝生跃.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及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8(04):51-56.
[13] 郑祥江,曹呈楠,范平宇.组织承诺、组织公平视角下的西部中小企业员工离职问题研究--以绵阳市中小企业为例[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8,12(37):7-11.
[14] 郑祥江,殷明均.大数据视域下高校教学管理信息系统建设研究——以西南科技大学教学管理信息化建设为例[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01):50-52.
[15] 张宁欣,郑祥江,丁家洪,喻松.县级脱贫攻坚项目库建设的现状及对策分析——以绵阳市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2):218-220.
[16] 韩莹,郑祥江.精准扶贫视角下贫困农户识别问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5):198-200+224.
[17] 郑祥江,侯习敏,郭志媛.高校学生工作队伍廉政文化建设措施[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6(26):124-125.
[18] 郑祥江,苏珊.国防科技创新人才军民融合式培养体系研究与构建[J].四川军民融合对策研究,2018(2):33-37.
[19] 肖正学,尚丽平,段涛,郑祥江.认真坚持开放办学 推进军民融合发展——西南科技大学国防科技学院军民融合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J].国防科技工业,2016(11):38-39.
[20] 彭瑶瑶,张强,郑祥江.我国家电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实证研究[J].特区经济,2013(07):92-94.
[21] 郑祥江,张强.对地区间教育公平的思考——西部大开发中东西部院校对口支援分析[J].人民论坛,2010(20):190-191.
[22] 郑祥江.推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微观机制[J].经济导刊,2010(04):54-55.
[23] 韩新明,郑祥江.基于循环经济的旅游产业网络耦合机制研究(英文)[J].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2009,1(05):28-31.
[24] 郑祥江,张强,廖方伟.高校教师教学科研多任务委托代理问题研究[J].教学研究,2009,32(02):32-34+50.
[25] 郝生跃,郑祥江.硕士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现状调查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8(S1):118-123.
[26] 郑祥江,代晓茜.高校与教师在教材选用过程中的博弈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1):81-84+89.
[27] 郑祥江,李显寅,王成端,刘志勤,陈蓉清.学分制条件下教材管理工作面临的问题和对策[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4):55-57.

出版专著和教材
专著:
1、《家庭农场经营的理论与实践》,电子工业出版社,2017年12月出版,第二作者。
2、《高校毕业生就业市场对接整合研究》,科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第三作者。
教材:
《统计学》,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第三作者。

教学活动
主讲《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现代管理学》《现代农业发展专题》等研究生课程和《经济管理概论》《组织行为学》《管理学》等本科生课程。

指导学生情况
已指导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工商管理专业研究生4名、经济学专业1名,农业管理(农村与区域发展)专业硕士6名。指导学生在公开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学生获得西南科技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3人次,通过团队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研讨环境,学生多次参加社会调查与实践,在道德品格、专业知识、个人能力、特殊才干等方面都得到了良好的锻炼。毕业生中已有多人在高校、政府部门工作,显示出较好的综合能力。

我的团队
所在科研团队主要围绕人力资源、创新创业、国防知识产权、媒体管理、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思想政治教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等方向开展教学和研究工作。团队由10余名学科背景交叉融合的骨干教师组成,团队成员主要从事管理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中硕士生导师5人;教授1人,副教授5人;博士研究生3人,在读博士生5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1人。近五年以来,团队独立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共同主持国家级项目2项,主持省部级项目6项,主持地方规划、服务地方和企业的经济与社会发展项目20余项,年均团队科研经费达40万以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出版著作7部;成果获四川省社会科学三等奖1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绵阳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指导学生参加“创青春”、“挑战杯”、“大学生体育产业创新创业大赛”等赛事获省级奖4项。



相关话题/西南科技大学